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沧州蓝孔雀养殖厂(新华社|沧州:摘掉“穷帽子” 携手致富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22|点击次数:
新华社|沧州:摘掉“穷帽子” 携手致富路新华社|沧州:摘掉“穷帽子” 携手致富路

上图:在沧州市献县十五级村鲜花种植家庭农场内,村民在采收非洲菊(11月6日摄);下图:沧州市献县十五级村村民李从心手捧采收的非洲菊(11月6日摄)。这家家庭农场吸收了当地60多名农村妇女就业,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

日前,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盐山县,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吴桥、东光、孟村、献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继去年海兴、南皮两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退出后,沧州市7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沧州市也在全省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在精准脱贫实践中,沧州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7个贫困县共建设8个省级、28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千余个“扶贫车间”,有效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新华社发(傅新春 摄)

新华社|沧州:摘掉“穷帽子” 携手致富路

上图: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杨寨村村民田玉珍(前)在整理收获的红薯(11月7日摄);下图:田玉珍展示收获的红薯(11月7日摄)。田玉珍一家加入本村的红薯种植合作社,年收入5万元左右。 新华社发(傅新春 摄)

新华社|沧州:摘掉“穷帽子” 携手致富路

上图:沧州市盐山县姜庄村农民闫祖强在喂养孔雀(11月7日摄);下图:闫祖强抱着自己养殖的孔雀(11月7日摄)。闫祖强在当地家庭农场的扶持下从事孔雀养殖,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 新华社发(傅新春 摄)

新华社|沧州:摘掉“穷帽子” 携手致富路

上图:沧州市东光县何庄村村民在当地一家工艺品企业的“扶贫车间”制作节庆饰品(11月6日摄);下图:沧州市东光县何庄村村民许华展示制作的节庆饰品(11月6日摄)。许华在“扶贫车间”从事节庆饰品的制作,月收入2000多元。 新华社发(傅新春 摄)

新华社|沧州:摘掉“穷帽子” 携手致富路

上图:沧州市吴桥县王温村村民王风朝在大棚中查看成熟的甘蔗(11月6日摄);下图:王风朝展示收获的甘蔗(11月6日摄)。王风朝在当地种植合作社的带动下开始种植甘蔗,走上脱贫致富路。 新华社发(傅新春 摄)

新华社|沧州:摘掉“穷帽子” 携手致富路

上图:沧州市东光县大单村村民在村里的晚熟桃种植基地包装桃子(11月6日摄);下图:沧州市东光县大单村村民单爱华展示收获的桃子(11月6日摄)。单爱华在在村里的晚熟桃种植基地务工,月收入2000多元。 新华社发(傅新春 摄)

新华社|沧州:摘掉“穷帽子” 携手致富路

上图:沧州市海兴县前呈村村民王立河(左)、杨连香夫妇在自家的渔网加工车间操作机器编织渔网(11月5日摄);下图:王立河(左)、杨连香夫妇在自家的渔网加工车间内(11月5日摄)。王立河因车祸致高位截瘫,近两年在产业扶贫措施的帮助下实现脱贫,生产的渔网远销海内外。新华社发(苑立伟 摄)

新华社|沧州:摘掉“穷帽子” 携手致富路

上图:沧州市南皮县黄家洼村村民张洪波在南皮县残联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电商工作间利用手机在网上直播手工编织工艺品的过程(11月5日摄);下图:张洪波展示自己手工编织的工艺品(11月5日摄)。张洪波编织的工艺品在网上卖到全国各地,每个月收入4000元左右,他还为贫困户免费进行手工编织工艺品培训。 新华社发(苑立伟 摄)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