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蚯蚓养殖学校(“耘”课程:写一首校园里的“田园诗”)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22|点击次数: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含香小学的“耘”课程引导学生体验田间劳作生活,同时还将学科课程融合在田园之中。这是亲近自然的课程,既传承了农耕文化,又抓住了学生观察、学习的“兴趣点”。现在,含香小学的“校中田园”已经成为教室外的“大课堂”。

——————————————————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含香小学拥有一片“校中田园”,学校的“耘”课程就依托这片田园,由教科室牵头,各科骨干教师共同开发。全校师生一起参与,边学、边做、边研究,写成一首别有韵致的学校“田园诗”。

“耘”的本义是除草,后来引申为耕种,泛指从事田间劳动。学校以“耘”字命名课程,希望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学习农耕文化。

目前,学生普遍缺少劳动机会,也不珍惜劳动成果,甚至“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在这样的背景下,“耘”课程将会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劳动实践提供平台,让他们切身体会劳动的艰辛,把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学校在低年段(1-2年级)以“识田园”为主题,每周1课时,培养学生对于田园的兴趣;中年段(3-4年级)以“寻田园”为主题,每周2课时,让学生体验蔬菜的种植和管理,帮助他们学会观察、合作、探究;高年段(5-6年级)以“种田园”为主题,每周2课时,挖掘学科中的相关知识链接,完成种植、管理、收获的全过程。

辛勤劳动的“种植人”

当五月的阳光变得温润起来,正是到了移栽高粱苗的时候。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地在高粱地里“撒欢”:翻挖苗床、开排水沟、施入有机肥……学生学习移栽技术,并在实践中熟稔于心,从此土地上所有关于高粱生长的秘密将无处藏匿。辛勤的“种植人”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便是细心照料这些“小婴儿”,开始施撒清粪、人工除草、记录高粱苗生长的故事等一系列工作。

六月的夏日,生长着的不仅是高粱,还有一丛丛杂草。为了不让杂草抢了高粱苗的营养,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入高粱基地,躬身实践,开展清除杂草的劳动。按照学校教科室的安排,此次劳动的目标分为3个层面:知识层面,认识杂草,知道杂草的名称,了解杂草的特征和分类;能力层面,去除杂草,了解并掌握去除杂草的相关方法和技巧,并完成实践体验;自我保护层面,防止除草过程中受到伤害,也要注意花粉过敏、毒虫叮咬等问题。

到了收获季节,田里的农作物又如约等到了学生的到来。他们不仅收获了农作物,还有许多相关的知识。学校里流传着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展示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与实践,我会彻底明白。”显而易见,亲自参加劳作活动是课堂教学之外的重要补充,让学生的体会更加深刻,收获也更加扎实、丰富。

耕耘就是学问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许多学生无法大量接触外界的新生事物,写作文无话可说的现象十分严重。但是,“耘”课程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写作素材,教师在语文教学时也会有意识地与课程融合,让学生创作观察作文、劳动日记、采摘随笔、养殖心得等内容。

春天来了,竹笋破土而出,有些学生写下《我和笋儿说句悄悄话》《笋娃娃露面了》《小竹笋,大力士》等活泼新颖的文章;当向日葵渐次绽放之时,有的学生写道:“向日葵就像太阳的弟弟,天天随着太阳转,还有圆盘边上的花瓣,招来了许多蜜蜂,在黄黄的嫩叶上撒下花粉。”

季节在变化,自然界的景色也在变化,什么季节开什么花、什么时令长什么植物,这些都是学生留心观察的对象,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在淋漓尽致的表达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此外,农耕文化里还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也提供了“耘”课程与数学学科融合的契机。比如,如何测量、计算不同形状地块的面积,如何估算亩产,如何统计植物的月生长高度等,这些都可以将课堂教学中的数学内容引入生活。

与科学学科的融合更不在话下,大自然本身就是学生最好的科学课堂!学生在田园中接受科学知识,体会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心思细腻的学生给树干涂上“白石灰”,这“过膝长裙”仅仅是为了美观吗?当然不是,这其中的道理就是一节科学课。学校还特别制作了“二十四节气文化墙”,在每个节气的画框里,有节气的由来、意义,还配有图画和朗朗上口的“节气歌”——于是,“霜降后为何会天凉”“小雪与下雪的关系”等一系列科学讨论也开展起来。

除了学习科学知识,学生的艺术审美也获得熏陶,教师将美术课堂搬进田园是常有的事,他们带着学生现场观察、现场写生——一节美术课,学生或蹲或趴或坐,围着枇杷树绘出一幅幅惹人垂涎的“枇杷图”;另一节美术课,活动内容是在瓶子上“彩绘”春天,学生将调好的色彩混合交织,浓缩版的“春天”出现在瓶子身上,成为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

让“兴趣点”成为“小活动”

学生基于自身兴趣,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开展一系列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

一团团黑乎乎的小蝌蚪三五成群,学生“与蝌蚪有约”,观察蝌蚪的成长,记录蝌蚪变化的标志,还开展了“如何保护青蛙”“如何保护环境”等主题探究活动。

教师抛出一系列问题: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那么极度潮湿它还受得了吗?蚯蚓没有眼睛和耳朵,为什么人一跺脚它就会调头逃离?扔过一根辣条,蚯蚓赶紧落荒而逃,难道它有鼻子?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在教师帮助下设计了一些比较试验,观察蚯蚓的敏感性,梳理、总结出相关知识内容。

收高粱时怎样折拗才不会伤到手指?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生长?银杏叶悄悄变黄了,落叶为何总是背朝天?蜗牛爬行的路线为什么会留下一道白线?蚕宝宝最喜欢吃什么食物?蚂蚁聚字有什么奥秘?这些考察探究活动都是基于学生的日常观察和发现,教师寻找到他们的兴趣点,将这些兴趣点加以拓展延伸,设计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活动。

探究活动还延伸出许多“制作”。相比基于教科书的知识传授而言,基于“制作”的学习更具有操作性,也更受到学生的欢迎。

比如,“卷心菜的联想”。静静的卷心菜把羞答答的菜心包裹起来,同时也把温暖的阳光包裹进去。学生围在一张张小桌子边,认真挑选自己需要的卷心菜叶子,用手工刀进行切、剪、拼、插等操作,然后设计并组合出情趣盎然的画面“朵朵莲花开”。

“花样土豆”也吸引了许多学生。土豆可谓“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这些土豆大部分被送到食堂,有一些个头较小或形状怪异的就成了学生手中的“玩物”。一只只土豆狗诞生了:豌豆荚捏成狗耳朵,圆鼓鼓的豌豆当作狗眼睛,胡萝卜做成狗脖子的套圈,四季豆也成了狗尾巴,还摆出了小狗相互依偎的不同造型。

学生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通过制作活动学习到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习性。

教室外的大课堂

“耘”课程注重过程性评价。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例,学生会制作自己的档案袋,包括制定的活动方案,活动过程中积累的原始资料,采访提纲、调查问卷、活动报告、活动图片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些都是便于充分评价学生课程活动的经历和足迹。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展示机会,学校每学年举行观察日记、写生作品、手工制作等各类评比,如蔬果拼盘、树叶贴画、石头拼画等主题比赛,将优秀作品定期展出,并编录在学校杂志上进行传阅。学校还会以手抄报、图画、调查表、表演吟唱等形式,展现每学期的课程活动成果。

除了身边的动物、植物,连古老的农具也被利用起来:蓑衣、耙子、风车、窝铲、水车……“农具陈列室”里,那些久经岁月洗礼被磨得光溜溜的农具,不仅是参观的展品,更是独特的教育资源。学校还将劳动基地划成多个区域,各个班级的学生也相对应地分为若干种植小组,学生在翻地播种、除草施肥等实践活动中,拍照留影、观察记录、改进方案。

如今,“耘”课程已经成为含香小学最有特色的综合性课程,种植实践基地也已经成为教室外的“大课堂”了。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含香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1年03月03日第6版

作者:郑爱仙 王 莹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