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降低雏鹅死亡率的技术有哪些-_库百科养鹅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5-04|点击次数:
降低雏鹅死亡率的技术有哪些?_养鹅

育雏是养鹅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育雏过程中要降低雏鹅死亡率。降低雏鹅死亡率的技术有哪些?想要降低雏鹅死亡率其实也就是变向的提高雏鹅成活率。提高雏鹅成活率的几个方面如下:

降低雏鹅死亡率的技术有哪些?

1、选好鹅雏及育雏时间

育雏时间应选在4~5月份,这个季节气温逐渐回升,湿度小,育雏省燃料,雏鹅少发病,到出栏时基本上都能达到收购体重,绒毛长齐,卖的价格还好。雏鹅应选择免疫程序正规种鹅场生产的种蛋进行孵化的雏鹅,鹅出壳后,体重适中,绒毛有光泽,无粘毛,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好,用手摸其腹部有弹性,活泼好动,眼睛明亮,鹅群中选择在中央活动的鹅雏。

降低雏鹅死亡率的技术有哪些?

2、网上育雏

采取网上育雏,尤其是规模饲养。首先在育雏室建1个木制网架,离地50~80厘米网上铺上网片钉好,打成1平方米1个格的隔栏,高30厘米,采用硬塑料网片,网孔尺寸不要过大,过大雏鹅漏脚,膝关节容易发病,网上育雏不需要垫料,管理方便,鹅不与粪便接触,雏鹅感染疾病的机会少,饲养管理方便。

降低雏鹅死亡率的技术有哪些?

3、合理饲养

温度不能忽冷忽热,温度计应在雏鹅自然站立时的背高水平线的位置,17日龄昼夜温度必须保持30~28度,以后每星期逐建降2度,21日龄达到20度。弱雏应放在热源近处,因弱雏体温调节能力更差,如温度达不到,雏鹅会集群,强壮点的向中间挤,容易压死。这期问饲养员要昼夜看守,精心护理,确保达到温度和湿度的稳定,尤其是夜间必须保证达到温度。进雏后按照大小分群,强弱分群,密度不宜过大。雏鹅有拥挤在一起休息的习性,群大一旦温度低互相挤压容易压死,也容易感染疾病,采食不均匀,生长有大小差别。l~7日龄每小群25只,8-14日龄每群20只,l5~21日龄每群l5只。

水是鹅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约占鹅体重的70%,水又是各种营养成分的溶剂,各种营养成分溶于水后才能被消化吸收,还有机体的排泄、血液循环,体温调节等都离不开水,所以必须保证雏鹅早饮水。雏鹅出壳l6小时表现啄食东西,或互相啄咬时即可给水。将部分雏鹅的喙按人饮水器中进行饮水,直到自己会饮时方可,其他雏鹅便模仿跟着饮水,有的雏鹅一直不饮水,要人工帮助进行引导,直到其会饮水为止。

降低雏鹅死亡率的技术有哪些?

4、正确育雏

保证雏鹅充足饮水,饮完水后不能洗浴,要求饲养员白天每2小时给1次水,夜间给2次,与给料相结合水、料同时上,一般雏鹅吃完料后饮水,饮完水后休息,饮水时用小型饮水器,每10只用1个,保证雏鹅饮水时不拥挤,能均匀的饮足水,饮完后马上把饮水器撤下来,不给其洗浴的机会。雏鹅1~15天饮温开水,水温同室温,晚上最后1次饮完水,要把全部饮水器撤除育雏网,必免雏鹅进入饮水器淹死。

雏鹅饮水会弄湿身上的绒毛,这时体温调节能力又差,会感到冷聚堆,为了让其羽毛快干,保护体温,应该把育雏室内温度提高l℃关闭通风孔,等鹅雏绒毛全干后,分布均匀拥挤在一起休息,这时可使一切恢复正常。对绒毛湿的严重的雏鹅,饲养员要把绒毛烤干,放回原处。

雏鹅饮完水后便可开食,开食用配合颗粒饲料,加入适量切细的鲜嫩青绿饲料,雏鹅喜食青绿多汁饲料,能增加食欲,促进排便。早春北方多用蒲公英作雏鹅的青绿饲料,蒲公英可在前1年的秋季种植,第2年春天长出来当饲料用,第1周龄青料占5%,把配好的料撒在饲料盘内,引诱鹅雏啄食,少给勤添,饲喂应定时、定量。随着日龄增加,逐渐增加青绿饲料给量,到28天,每只每天可增加到l00克。雏鹅1日龄注射小鹅瘟、鹅副粘病毒病、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禽流感三联高免血清,3~4星期预防球虫及维生素D、E缺乏症。

每天清洗饮水器和料槽1次,清除粪便1次,定期进行全面消毒,带鹅消毒,室内、外早春每星期消毒1次,等气温高时,每星期2次。有疾病发生时,水槽料槽要每天消毒1次,室内、室外环境每星期消毒3次,在消毒的同时要保证舍内温度不能低,湿度不能大,水槽料槽消毒完毕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避免消毒药浓度大引起鹅雏中毒,避免闲散人员出人育雏室,引入疫病。舍内过道每天要用拖布擦1次,保持室内干净,室外也要干净,粪便、垃圾堆放离育雏室要远,育雏室外门口要撒白灰消毒。

以上内容是本网多年来实践中整理而来,部分专业知识仅供参考,投资需谨慎!想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养殖技术养殖方法的知识,请关注库百科养殖网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