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黄石青年辞掉工作养青蛙一亩收入达四万余元_库百科青蛙养殖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5-05|点击次数:
黄石青年辞掉工作养青蛙一亩收入达四万余元_青蛙养殖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名句。月上树梢的夏夜,稻田里传来阵阵青蛙的叫声,衬托着乡村的宁静,也仿佛在说着今年是个丰收年。遗憾的是,如今野外已很少有青蛙,夏夜听蛙鸣,也差不多成了奢望。

阳新县三溪镇龙泉村,微风吹过,黄了一半的稻穗垂下了头,旁边一个棚子里,传来阵阵青蛙的叫声。循声望去,用网搭成的棚子里,两名男子正蹲在池子里,从网笼里将青蛙一只只抓起。旁边的池子里,人一走过,青蛙纷纷跳入水中,“扑通、扑通”的入水声响个不停,这个棚子是梁政超的青蛙养殖基地,基地占地30亩,四周全部用塑料网围住,头顶也用网子罩住了。这些网既能防止青蛙逃跑,也能防止青蛙的天敌进入基地。

基地被分成了一个个小池子,每个小池子也都搭上了遮阳棚,遮阳棚下面是浅浅的水塘,水塘四周是泥巴坎,池子四周也全用细网围住。 泥巴坎上摆满了用网做的“餐盘”,“餐盘”上面洒满了圆圆的棕色的颗粒。一群群青蛙蹲在“餐盘”里面,不时伸出舌头,将颗粒卷进嘴里。人一靠近,青蛙就吓得“扑通、扑通”跳进水。

梁政超1977年生,是地道的黄石人。当兵退伍后,他转业到市内一家单位。虽然工作很稳定,但他一直有颗想创业的心。6年前,梁政超在看电视时,发现有人在人工养殖青蛙。“如果用人工养殖大量的青蛙,不是既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又能保护野生的青蛙吗?”梁政超突然萌生了养殖青蛙创业的念头。

他根据电视节目上的线索,找到了养殖户。青蛙吃活虫,当时的养殖技术是,养出面包虫或者蛆虫来喂养青蛙。要想发展青蛙产业,还得先发展面包虫和蛆虫养殖产业,梁政超觉得这个成本太大了,而且养蛆虫还容易污染环境。 梁政超按捺住了创业的冲动,开始冷静地考察各地的养殖青蛙技术。那些年,他到处打听哪里有养青蛙的,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到人家的养殖基地进行考察。湖南、浙江、江西的青蛙养殖基地,他都去考察过。2015年,得知青蛙能喂饲料了,而且市面上也有专门的青蛙饲料买,梁政超辞掉工作,开始了创业历程。

选址、建场、选苗、办野生动物驯养许可证,梁政超天天忙得团团转。第一年,梁政超平均每亩投入十五万尾蝌蚪,但一下就死掉十三四万尾。蝌蚪长成了青蛙,因为不会吃饲料,又有大量青蛙死掉。梁政超没有气馁,他从外地高价请来技术员,跟班学习养殖技术。为了尽快掌握好技术,从没下过田的梁政超甚至买来一顶帐篷,晚上就睡在基地里。将饲料放在“餐盘”里震动,让这些饲料颗粒看起来像活物,青蛙们像吃虫子一样,马上就将饲料吃了下去。时间一长,青蛙就形成了条件反射,饲料不动它们也会自动跳进“餐盘”进食。

青蛙驯化成功后,梁政超又跟着学习青蛙的疾病预防以及寄生虫的处理。因为养殖得当,仅仅一年时间,他就收回了投资成本。2016年,梁政超在阳新县三溪镇龙泉村投资建立了新的养殖基地。养殖技术成熟后,他招了个人帮他打理基地,住在黄石的他每周只需要去基地两三次就行了。梁政超的养殖基地,现在已能亩产两千斤青蛙,一亩地的毛收入达到了4万余元。不过他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又开始向餐饮业进军,开发出了蒜蓉蛙、水煮蛙以及卤蛙等菜品。

以上内容是本网多年来实践中整理而来,部分专业知识仅供参考,投资需谨慎!想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养殖技术、养殖方法的知识,请关注库百科养殖网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