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牛蛙封沟养殖介绍_库百科牛蛙养殖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5-05|点击次数:
牛蛙封沟养殖介绍_牛蛙养殖

封沟养殖,就是利用自然条件,人工放流、自然生长的养殖生产。即根据牛蛙的生态、生活习性及繁殖、发育特性,选择地形、植被、水源、气候等条件适宜牛蛙栖息的场所,人工放养亲蛙、蝌蚪或移植受精卵团等,同时在沟内人工辅以必要的生产设施,实行人工繁育苗种等配套生产,放流后使之在野外自然条件下生长,长成后进行回捕的生产方式。

牛蛙封沟养殖介绍

一、封沟养殖场地的选

1、自然环境条件:影响牛蛙活动和生存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湿度、温度、食物丰度(昆虫密度)和日照强度等。因此,封沟养殖牛蛙最好是在降雨较多的山区或半山区,地势应选择三面是山,中间有充足的水源——河流、水塘、小溪等的山沟。整个山沟的林地植被及水源周围的草地植被茂密,植被丛中各种昆虫密度大,无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这是理想的养殖场地。

山沟走向以南北走向或东南及西北走向的“口袋沟”为最好。这样走向的山沟,沟内温度较其他走向的沟温度稳定适中,湿度也大,食物丰度大。沟底地势,要求平缓开阔,沟四周的山要高而陡,沟口越窄越好。这样的地势既利于牛蛙在沟内有广阔的捕食和活动场所,又有减少牛蛙逃逸,便于管理和提高回捕率。

牛蛙惧怕高温和日晒,因此沟内的植被必须浓密,空气必须荫凉潮湿。当白天日照强度大、温度高时,使其能潜入荫湿处躲避高温和日晒。同时,这样的环境也有利于各种昆虫的繁殖和保持生境小气候的稳定。

沟内的水源以常年平缓流动的溪水为最好,此外,沟内应具有多处的自然浅水坑塘,以满足早春牛蛙抱对产卵繁殖的条件。当然,沟内也必须有一定面积的水深2米以上的深水区,以保证牛蛙安全冬眠越冬。

二、人工辅助条件

1.修筑各类池塘:封沟养殖牛蛙的场所选定后,其沟内的自然条件未必都那么理想,都能满足牛蛙繁衍生存的条件,或缺少冬眠越冬的深水深源,或缺少产卵孵化的浅水坑塘等等,因此需要辅以人工条件。要在放养之前,在沟内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段,修筑产卵池、孵化池、苗种培育池及越冬池等,各类池的数量多少和面积大小,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地形条件和养殖规模而定。

2.产卵池和孵化化池:水深以10~40厘米为宜,孵化池以水深20~30厘米为宜,产卵池和孵化池的面积不必太大,每个池从十几平方米至百余平方米均可,可在沟内散布建若干个。

3.越冬池:水深应在2米以上,且面积不宜过大,一般应为几百平方米或几亩至几十亩为好。

4.苗种培育池:建在沟内植被茂密、昆虫密度大的荫凉潮湿地段,其水深以0.5~1.0米为宜,池岸的坡度越小越缓越好,使之水面与岸周陆地基本平齐,以利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苗种培育池的面积,视地形条件尽可能大些,以利蝌蚪的生长发育。

5.水质:牛蛙的蝌蚪、幼蛙及成蛙喜微流、清新、饵料丰富、温度适宜的水质,所以,无论是产卵地、孵化池、苗种培育池的水,都要保持适当的水深,过深过浅均不利于产卵、孵化和生长发育。要尽可能使各池的水与沟内主水源连通,形成微流的动态水,以保证水质的清机关报和天然饵料的补充。

牛蛙封沟养殖介绍

三、放养亲蛙

1.亲蛙的选择:在选择亲蛙时,应选3~4龄的亲蛙为最佳,这样的亲蛙放养后,整个繁殖高峰期都被有效地发挥在养殖生产中。如果放养的亲蛙年龄偏大,超过6龄,则放养后其繁殖能力就处于下降状态,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较差。除注重年龄因素外,要留意选择皮肤分泌物多,体表光滑湿润,体表无伤,个体大而健壮,活力强无病症的亲蛙。

2.放养时间:亲蛙选捕和放养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具体时间视当地气候条件,放养地与亲蛙采捕地的距离远近,交通便利条件等决定。一般原则:如果亲蛙选捕地与放养地距离远,选捕亲蛙又困难,交通不便,就在秋季放养。将亲蛙运到放养地放养于深水源处或越冬池内,任其自然越冬,待翌年清明前后苏醒上岸抱对产卵繁殖。如果亲蛙选捕地与放养地距离较近,交通便利,亲蛙选捕容易,数量有保证,就在早春亲蛙刚一苏醒尚未开始繁殖前放养。将选捕来的亲蛙运到放养地后,直接放到产卵池内,经短期饲养即可抱对卵繁殖。

3.放养密度:作为封沟养殖生产,其养殖面积都是比较大的,一般都是在几百亩至几千亩以上,面积几十亩的很少见到。所以,无论从亲蛙放养密度来说,还是从繁殖后成活的幼蛙密度来看,都很难产生密度过大的现象。加之养殖业者的财力、人力有限及目前牛蛙苗种的生产能力所限,放养密度(放养量)不足却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因此,这里对封沟养殖的放养密度,无需指出一个定数,只能建议尽量提高放养量,至少每亩地放养一对亲蛙是必要的。

四、回捕

1.回捕时间:对已长成的牛蛙,回捕时间习惯上是从每年的9月下旬或秋分之后至翌年3月底,牛蛙尚未开始繁殖之前进行,持续时间长达6个月,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情况及其他农活的忙闲程度等分期分批回捕。

2.回捕方法:由于在整个回捕期内,气候条件变化较大,经历了深秋、初冬、深冬、早春各阶段,越冬水体由初冷、严寒、冰封、解冻转暖的过程,加之放养场地内地形、地貌的差异,牛蛙活动的多样化,因此,就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回捕方法。在回捕的同时,要注意保留一定数量性成熟的后备亲蛙,同时要注意被保留的雌、雄个体的比例要适当。

以上内容是本网多年来实践中整理而来,部分专业知识仅供参考,投资需谨慎!想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养殖技术养殖方法的知识,请关注库百科养殖网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