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杂交母猪配种难孕的原因调查及对策探讨【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6|点击次数:

杂交母猪配种难孕的原因调查及对策探讨

苟铭1 王雅2

1.四川省巴中市畜禽品种改良站,四川巴中636600;2.四川省巴中市畜牧食品局,四川巴中636600

近年来,四川省巴中市在大力发展优质瘦肉猪生产中,通过积极引进、培育和选留长×约、长×本、约×本等二元杂交母猪,大力推广普及生猪三元杂交,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此同时,局部地区因杂交母猪不发情、屡配不孕等问题,严重挫伤了杂交母猪饲养户的养殖积极性,阻碍了全市生猪品种改良和优质肉猪生产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此,2005年以来,由巴中市畜牧食品局牵头,组织市、县(区)畜禽品种改良站10余名技术人员在巴中市3 县1 区就杂交母猪配种难孕原因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调查地点、方法及内容

1.1 调查地点

由巴中市畜牧食品局牵头,组织市、县(区)畜禽品种改良站10 余名技术人员,重点在巴州、通江、南江和平昌4 县(区)的平梁、春载、流坝、东榆、赤溪、元石、雷山及坦溪8 个乡镇的13 个村、18 个社、129 户(场),随机调查配种不孕的二元杂交母猪160 头,其中巴州区60 头、通江县30 头、南江县47头、平昌县23 头;按品种组合分:长×太30 头、约×本68 头、长×约62 头。

1.2 调查方法

调查中实行定点(确定乡镇村社和养殖农户)、定人(确定专门技术人员)和定猪(确定配种不孕的杂交母猪)的“三定”措施,采取临床观察、访谈农户、询问病史、查看资料等方法对杂交母猪配种难孕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

1.3 调查内容

一是对杂交母猪发情特点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发情配种规律;二是对农户饲养的二元杂交母猪的饲养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适宜杂交母猪生长发育和配种受孕的较为合理的日粮组合和管理模式;三是对杂交母猪受孕难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为有效解决巴中市杂交母猪配种难孕的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2 调查结果

2.1 杂交母猪发情特点

1)发情周期。发情周期范围是17~24 d,平均为(20±1.7)d,其中:长×太(20±3)d、约×本(20±1)d、长×约(21±1)d。发情周期规律的120 头,占75%;

发情周期不规律的40头,占25%。

2)持续时间。持续时间范围是24~96 h,平均为(59±2)h,其中:长×太(54±26)h、约×本(68±28)h、长×约(56±12)h。

3)发情症状。杂交母猪的发情症状主要为呆立,减食,阴户红肿,流黏液,爬圈。在所测定的160头杂交母猪中,发情症状明显的24 头,占15.0%;发情症状不明显的87 头,占54.4%;不发情的杂交母猪49 头,占30.6%。从胎次上看,一胎42 头,占26.3%;二、三胎26 头,占16.3%;多胎19 头,占11.9%。

2.2 杂交母猪初配情况

从配种方式看,人工授精116 头、本交44 头,分别占72.5%、27.5%;从初配年龄看,长×太10~14月龄、约×本6~10 月龄、长×约7~12 月龄;从初配体重看,长×太50~90 kg、约×本50~98 kg、长×约75~105 kg。由此可见,所调查的杂交母猪初配年龄有的偏小、有的在初配时没有达到正常的初配体重。

2.3 杂交母猪饲养管理情况

从实地调查情况看,杂交母猪圈舍条件较好的占57.4%,圈舍条件较差的占42.6%;有运动场的占25.8%,无运动场的占74.2%;圈舍光照好的占68.4%,差的占31.6%;从杂交母猪的日粮组成上看,饲料单一的58 头、占36.3%,搭配饲喂配合饲料的102 头、占63.7%,青绿饲料基本能够满足。

2.4 杂交母猪配种难孕原因分析及处理效果

所调查的160头杂交母猪,其配种难孕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因发情症状不明显而输精不适时导致不孕的93 头,占58.1%;二是因饲养管理较差、杂交母猪体瘦导致不孕的22头,占13.7%;三是因杂交母猪体况过肥导致不孕的32 头,占20%;四是因杂交母猪患生殖道疾病(子宫内膜炎)导致不孕的7 头,占4.4%;五是其他原因导致不孕的6 头,占3.8%。

针对160 头杂交母猪的难孕原因,分别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采用药物催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肉注射,体重75~100 kg 的猪只500~1 000 IU/头;或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在杂交母猪每个情期到来前1~2 d,1次肌肉注射,500 IU/头,连用2 d。

2)加强饲养管理。一是对没有运动场的母猪舍进行圈舍改造,确保有运动场且光线充足。二是对母猪过肥者采取短期减料,科学饲养;对体况较差的杂交母猪,科学配制日粮,确保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始终保持种用体况。

3)治疗生殖道疾病。对患有子宫内膜炎等继发性疾病造成杂交母猪不发情、屡配不孕的,用黄体酮30~40 mg 或雌激素6~8 mg,配种当日肌肉注射;同时用25%葡萄糖注射液30~50 mL,加入庆大霉素750 mg,于最后1 次配种(授精)后3~4 h注入子宫内。

4)实行重复配种。在第1 次配种后间隔8~12 h再配1次,即采取1 个情期2 次配种。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160 头难孕的杂交母猪已配种怀孕144 头,占调查总数的90%;未孕有待继续采取措施处理的7 头,占调查总数的4.4%;先后淘汰9 头,占调查总数的5.6%。

3 结论与建议

3.1 导致杂交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

1)品种性繁殖障碍。因杂交母猪发情症状不明显,在圈舍光线暗淡时如不注意细心观察,很容易因漏配或配种不适时而导致不孕。

2)营养性繁殖障碍。瘦肉型杂交母猪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高。此次调查发现因饲养管理较差、杂交母猪体况过瘦导致不孕的22 头,因杂交母猪体况过肥导致不孕的32 头,营养性繁殖障碍所占比例高达33.8%。

3)疾病性繁殖障碍。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日本乙型脑炎、猪圆环病毒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布鲁氏菌病、猪弓形体病等均可导致母猪配种不孕。此次调查虽没发现,但继发性疾病也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因之一,如因卫生条件差、初产母猪胎儿过大引起子宫产道受损,进而发生子宫内膜炎可造成母猪下胎不发情、不受孕,甚至屡配不孕。

4)低胎次的母猪配种分娩率较低。从此次调查可以看出,1~3胎因发情不明显导致不孕的占42.5%。

3.2 解决杂交母猪配种难孕问题应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如对断奶后迟迟不发情的杂交母猪,可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催情;对后备母猪提早加强饲养管理,既不要让母猪过肥,也不能造成营养不良;仔细观察、掌握母猪发情规律,注意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实行重复配种,除常规免疫外,还要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日本乙型脑炎、猪圆环病毒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布鲁氏菌病、猪弓形体病等尽量进行疫苗免疫;对子宫内膜炎等继发性疾病造成母猪不发情、不受孕、屡配不孕的要进行治疗。

3.3 加强技术培训是防止杂交母猪配种难孕的有效措施

建议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采取印发资料、技术培训、科技承包、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强对制种场和养殖户的技术服务,大力推广科学养猪技术,进一步提高杂交母猪饲养管理的科技含量,以此来推动优质瘦肉猪的持续快速发展。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