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母猪蹄开裂的因素 母猪蹄裂的症状及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6|点击次数:

母猪蹄开裂的因素 母猪蹄裂的症状及防治

每到秋冬和早春季节母猪蹄裂现象较严重,主要表现为关节肿大、蹄角质增生龟裂、蹄壳变硬、变脆,出现破裂;按发生的部位则有蹄尖裂、蹄侧裂、蹄踵裂;根据裂缝的深浅,可分为表层深层裂;按照裂隙的方向,即沿角细管方向的裂口称为纵裂,与角细管的方向成直角的裂口是横裂,造成猪步态不稳、悬蹄、跛行甚至爬行,如有细菌侵入,则并发化脓性蹄真皮炎,也有感染破伤风的可能。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母猪非正常淘汰高。

首先,秋冬和早春季节更易发生本病的原因主要是秋冬和早春季节天气干燥、气温不稳、地面温度低。通常母猪蹄部温度较低,而母猪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体表毛细血管收缩,末梢血液循环及血流量不足,使蹄壳角质变脆易裂。

1、发病原因

母猪蹄开裂的发生与品种和年龄、饲料中某些营养物质不足或不平衡、环境不良、消毒不当有关。

1.1品种和年龄

更易出现蹄裂的母猪是国外引进的瘦肉型优良品种,尤其是长白猪多发。原因是瘦肉型优良品种生长速度快,体重增加和肢蹄的发育失调,使肢蹄承受压力增大,蹄部容易磨损龟裂,易继发感染。相比老母猪,青年母猪更易发生,青年母猪蹄垫部娇嫩,蹄壳较薄更易破裂,这也是青年母猪发病较多、情况较严重的主要原因。老母猪由于蹄垫和蹄壳相对发育比较成熟,抗继发感染能力也较强,所以老母猪虽然出现蹄角质增生龟裂和蹄壳破裂的比例也很大,但症状较轻,跛行较少。

1.2饲料中的某些营养物质不足或不平衡

钙、磷比例失调主要引起猪只四肢骨骼疾病、蹄壳角质软化和蹄变形。

生物素缺乏:生物素对维持蹄的角质层强度和硬度有一定作用,与肢蹄角质化及蹄部完整性有关,母猪生物素缺乏会导致正常脂类物质分泌减少,蹄壳变得薄嫩。

微量元素缺乏:母猪对锌元素的吸收障碍或饲料中锌元素的添加量不够,会造成蹄裂或侧裂;缺硒时可引起足部变形、脱毛和关节炎等;慢性氟中毒和缺锰时,会导致蹄异常变形、横裂。

含硫氨基酸不足:硫酸盐类代谢障碍都将影响蹄的生长和代谢,分子中含有硫原子的一类氨基酸,主要包括蛋氨酸、胱氨酸和半胱氨酸,动物保护组织由角蛋白构成,而角蛋白则含有相当数量的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又称甲硫基丁氨酸、甲硫氨酸,分子式为Cs H11N02S,是重要的必需氨基酸之一。

1.3环境不良

猪舍的地面过于粗糙,容易磨损蹄部。地面的坡度太大,造成母猪四肢、腱、韧带负重不均,尤其加大了对后蹄的压迫,易发生蹄裂症。新建猪舍的水泥地面还未完全熟化,碱性较强,在遇水的情况下,接触猪蹄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长期的接触会使蹄壳变软,容易开裂。

1.4消毒不当

空栏消毒后,由于栏舍周转或其他原因,往往对消毒过的栏舍清洗不够,加上地面未完全干燥就转入母猪,地面、产床上残留的消毒液容易腐蚀蹄壳,致使蹄壳受损,易蹄裂。

2、预防措施

2.1注意后备种猪的选择与培育

养殖户应注意后备种猪的选择与培育,后备种猪选择要留意种猪是否以蹄尖着地,通常蹄尖着地具有比较强健的猪蹄。注意在群体选择上,要加强对肢蹄结实度的多世代选择,进一步改良猪肢蹄,体尺结构和型体。

2.2加强饲养管理

气候转凉时,加强种猪舍的防风防寒措施,特别是防止北风直吹猪体,改善可能出现蹄裂的环境因素,如猪舍地面不能过于粗糙,地面坡度不能太大等。改善饲料营养,配制营养平衡的全价饲料,确保矿物质、维生素、含硫氨基酸、尤其是生物素的供给量,NRC(1998)推荐生物素用量为每千克饲料中添加0. 20mg。

3、治疗方法

3.1饲料中添加营养物质

养殖户可在妊娠、哺乳母猪料中(在使用预混料基础上),添加生物素和有机锌、锰等营养物质。

3.2手术处理

要使已裂开的角质愈合是困难的,主要是防止继发病和裂缝继续扩大。应努力消除角质裂缘的继续裂开,一种方法可行造沟主要适用于浅层裂或深层裂的不全裂肢蹄。在裂隙的蹄冠部用刀作长2cm,深达蹄真皮的槽沟,在隙的下端造一同样的槽沟,称之为蹄冠造沟法;从裂缝下端顶点向蹄冠底边作二等边三角形的槽沟,底边的长度以2~3cm较为适当,名为锐角造沟法;在裂缝两侧各相距约lcm,与裂缝平行,直达下端下端顶点各作一槽沟,称为平行造沟法;槽沟内可涂以松馏油。

另一种方法对蹄角质的裂缝施行黏合法,减少裂缝的张力。将裂缘蹄冠部剪毛,修整裂口,上至蹄冠缘,下稍过裂缝顶端,涂丙酮脱脂2~3次。向清洁无油的容器内加入等份的环氧树脂和标号为300的聚酰胺,迅速持续搅拌,直到呈乳白色即可使用。用拌好胶的脱脂棉填塞裂缝,再把胶薄薄地涂于锉好的部位,迅速黏紧一小块纱布,再涂上一层胶,再紧贴上一层稍大块的纱布。就这样共贴上纱布3~4层,注意不要使纱布的上缘与蹄冠缘同高。要求舍温保持在15℃以上。黏合th之后方可运动。

3.3钝性挫伤的治疗

母猪受到打击、斗咬、冲撞、跌倒等钝性挫伤,局部皮肤无伤口,治疗时将患部剪毛后消毒,用生理盐水冲洗患部,用鱼石脂软膏涂于患部。

3.4对于已经被细菌感染的猪只进行治疗

对于已经被细菌感染的,可先清除病蹄中的化脓组织或异物,然后进行局部消毒,涂布龙胆紫。注射抗生素。用青霉素按猪体重5万U/kg,链霉素3万U/kg,混合用氯化钠注射液20mL溶解后,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注3天。

1.7.jpg

母猪蹄裂的症状

母猪蹄裂的早期症状始于蹄甲的轻度开裂(即蹄底及蹄冠的横向或纵向开裂),继而创口扩大、出血,并受病原感染引发炎症,最终导致提前淘汰。蹄裂的母猪多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打滑、弓背、震颤、跛行等痛苦症状,为减少负重站立造成的痛苦,患猪多躺卧。但注意母猪蹄裂与口蹄疫症状的区分。前者以蹄裂、局部疼痛、卧地少动为主要特征,后者以蹄部发生水疱和糜烂为特征,同时伴有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

母猪蹄壳药物治疗

一旦猪场有蹄裂现象发生,可在怀孕、哺乳母猪饲

料中每吨添加2%生物素200g+硫酸锌200g +黄芪多糖1000g搅拌均匀,连用14天;对刚发生蹄裂的母猪,用0.0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蹄裂部或溃疡,擦干后,涂以红霉素软膏,每日2次,连用7天。因蹄裂、蹄底磨损等继发感染,肢蹄发炎肿胀,可用青霉素、鱼石脂等药物每天2次进行治疗。

母猪蹄裂预防

1、合理选择高品质种猪,对体型过大,肢蹄过于纤细,

单位面积支撑骨负重过大,易引起肢蹄损伤的个体,不留种用,改良现有猪的肢蹄结构,从而增强抗病力,降低蹄裂的发生。

2、加强饲料营养,确保能量、矿物质、维生素、微量

元素尤其是生物素和亚油酸的供给量。冬春季节可在种猪料

特别是哺乳料中添加1%-%的脂肪粉或者大豆油,减少蹄裂病

的发生。

3、改善圈面结构、质地和管理,水泥地面要保持适宜的光滑度和倾斜度(但必须小于3度),地面无尖锐物和积水,不能太粗糙。猪场应定期让母猪到户外活动,锻炼肢蹄、接收阳光,有利于维生素D 的合成和生物素的吸收。

总之,对母猪蹄裂的预防应从改善地面结构、提高营养水平、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免疫等多方面进行,早发现早治疗,才有较好的效果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