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与防控【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与防控

李艳凤

(黑龙江省肇东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肇东151100)

作者简介:李艳凤(1974 -),女,本科,兽医师。

1 病原

引起该病的病原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的RNA病毒,且没有分成节段,存在囊膜。另外,该病毒对温度、湿度以及pH值都比较敏感,在干燥的环境中对使其快速失去感染性,而在潮湿和低温的环境中则适宜其存活。该病毒放置在- 20℃或者- 70℃保存时,能够稳定长期保持活性,通常能够达到几个月到几年不等。该病毒在pH值6.5~7.5能够保持相对比较稳定的活性,在此范围之外就会立即失去活性。

2. 流行病学

该病属于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之一,一般呈地方性流行。该病毒只能够感染猪,且对于任何品种以及不同用途和年龄的猪都具有感染性,尤其是妊娠母猪和小于1月龄的仔猪非常容易感染。该病的重要传染源是带毒猪和病猪,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接触感染和精液传播,还能够通过胎盘进行垂直传播。易感猪只能够通过鼻腔、口腔、腹腔、静脉、肌肉及子宫内接种等很多途径被病毒感染,且感染病毒的猪只在2~14星期都能够通过接触使其他易感猪只也感染病毒。在病猪的鼻腔以及排出的尿液、粪便中都能够检测到病毒。带毒猪和易感猪直接相互接触或者接触的运输工具以及其他用具被病毒污染都能够发生感染。另外,感染猪只的流动也是导致该病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养殖网:www.novmv.com/]。

3 临床及病理变化

该病通常具有3~24天的潜伏期。猪群只要感染该病毒就会导致快速传播,且在2~3个月的时间就能够使猪只的血清阳性率达到85%~95%。病猪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停止采食,体温升高达到40. 2~42.0℃,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的症状。妊娠母猪感染该病毒后会出现流产、早产,以及产弱仔、死胎或则木乃伊胎,个别还会产出畸形胎,且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加。病猪的双耳、外阴、尾部、股部皮肤出现蓝紫色或者青紫色斑块,两耳温度较低。患病仔猪的皮肤从红色逐渐变成紫红色,耳根、腹部、尾部、臀部处的皮肤发绀,彻底停止采食,体温升高超过40℃,出现气喘,呈比较明显的腹式呼吸,排出于结的粪便,有时色泽较深,且含有黏膜,排出的尿液通常呈黄色或者黄褐色。病猪体质消瘦,后肢无力,最后由于极度衰竭而发生死亡。种公猪、育肥猪和没有进行配种的青年母猪感染该病毒时,通常具有较低的发病率,发病后只出现精神不振、咳嗽、呼吸急促、食欲减退、喷嚏和运动障碍等症状,另外种公猪性欲减弱、精液品质降低。

4诊断方法

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等进行初步诊断,如需进一步确诊还要进行实验室检查。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病毒分离法、乳胶凝集试验、酶联免疫法、RT -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等。

5 防控措施

5.1 加强日常预防

猪场最好能够坚持自繁自养,禁止从外地引进种猪。如果必须引进时,需要提前对引进地种猪的健康状况进行详细调查,确保没有发生严重病患。对于新引进的种猪,必须加强检疫,最好能够采取单独隔离饲养一段时间。可先将引进的种猪饲养在风力较小的地方,进行大约8星期的隔离饲养。在此期间,采取敏感检测的方法,每间隔2星期要采取血清进行病毒抗体监测,必须在2次检测结果都呈阴性时才能够保证引进地的健康水平。另外,有些猪场采用将引进种猪和本场饲养的易感猪只混合饲养,如果在该阶段没有出现任何该病的症状,且确定完全健康后才能够进场正常饲养。

5.2 采取紧急防控

病猪出现病死症状时要立即进行清理,尸体必须进行无公害处理。根据当地和本场饲养具体情况,有目的性地对养殖规模进行控制和调整,确保饲养密度适宜,如有需要还可出售一定数量的仔猪,从而加强预防和控制。仔猪要及时进行剪牙、断尾、去势等工作,必要时还可延后出售时间。猪群发生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将适量的抗生素类药物添加在饲料中,能够很好的预防和控制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定期进行免疫接种,种猪要及时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或者弱毒疫苗,仔猪可选择在12~20日龄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疫苗,从而加强紧急防控。使用药物治疗期间,要注意加强防控病猪做出现并发病和继发病。如果猪只出现感染症状时,要立即将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等,使其尽快恢复健康。发现病猪时,要将其立即挑出,并放置在距离猪场超过200m处的单独隔离观察舍进行观察,并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治疗时,要根据病猪的主要致病原因和病程长短采取对症治疗。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