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鉴别【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鉴别

王 宁

(黑龙江省尚志市动物卫生防疫站,黑龙江尚志150600)

摘要:仔猪白痢主要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以仔猪肠炎和少数发生败血症为特征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5~2e日龄以内的仔猪,在临床上以下痢或排出乳白色、淡黄白色或灰白色带有特殊腥臭气味的黏稠粪便为特征,剖检可见肠道炎症病变。本文主要介绍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鉴别,供参考。

1 诊断方法

根据仔猪白痢的发生特征,发病猪场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以及症状和剖检病变等,分析发生下痢的原因,容易得出诊断结果。

久病死亡的仔猪,尸体外观消瘦,肛门和尾部附有污秽的粪便并有腥臭味。扑杀病情不严重的仔猪,其内脏没有显著的变化,仅胃肠黏膜有轻度卡他。死亡病例的胃内多由大量气体,胃幽门部稍红肿并有厚的胶样物覆盖。肠道黏膜有小块或大块剥脱,有的肠黏膜发生充血和出血,肠内容物为黄白色稀粥状,有酸臭气味,有的肠管空虚充满气体,肠壁菲薄而透明。炎症严重的,黏膜上皮剥脱,肠系膜淋巴结略肿胀,小肠淋巴滤泡亦稍肿大。心肌稍柔软,心冠沟的脂肪呈胶胨样。肾脏多呈苍白色。

仔猪白痢多发生于母猪饲养管理卫生条件不良的养猪场内的20日龄以内的仔猪,在一窝仔猪中陆续发病,有时也有同时发生的。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在冬春寒冷及夏季炎热时发病较多。每当气候突然转变时,也见发病率显著增高。

当本病的症状明显出现后,易于诊断,但在仔猪群中若仅有个别仔猪下痢,则容易被忽视。在栏内或运动场上,若发现有灰白色或淡黄白绿色稀粪,而在猪舍内又嗅到腥臭气味时,说明有仔猪白痢,但初次发生时不易发现患病仔猪。欲查出发病仔猪,必须注意仔猪肛门是否附有少许仔猪白痢特征性的稀粪,或捕捉可疑病仔猪,以手指压其肛门,若能压出灰白带黄白绿色的稀粪时,即为病猪。

剖检变化,扑杀病情不严重的仔猪,仅见胃肠黏膜有轻度卡他,死亡病例主要见肠内有少量稀粥状内容物,有酸臭气味,或肠管内空虚,充满气体,肠壁菲薄,肝和胆囊稍肿大。

从死亡的或扑杀的病猪尸体分离病原,除自肠内容物及肠系膜淋巴结,有时可自血液及脾、肝等实质器官分离到大肠杆菌外,少数病例肠内容物还可分离出变形杆菌或脓杆菌等。有时自其他疾病而死亡的仔猪体内也可分离到大肠杆菌。

2. 鉴别诊断

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红痢,在母猪群中的发病窝数不如仔猪白痢普遍,呈肠毒血症,多为血性下痢,病程经过很急,往往在仔猪出生后72h内发病死亡,治愈率很低。病程稍长的,从病猪粪便中可以分离到产气魏氏梭菌。死亡于魏氏梭菌性红痢的病猪,消化道黏膜,特别是空肠全部肠壁有较显著的出血变化。病程稍长的病例,肠管以坏死性炎症为主,而出血病变不严重。弧菌性仔猪痢疾也发生血性下痢,治愈率也低,并可从病猪的肠道排泄物及其盲肠和大肠黏膜中分离到弧菌,也容易与本病区别。

本病还应注意与仔猪黄痢、猪传染性胃肠炎及仔猪轮状病毒腹泻等相区别。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的溶血性大肠杆菌所引起。常发生在出生后12h至5日龄以内的仔猪。在一窝仔猪中常是先由1头开始,以后迅速蔓延到全窝的其他仔猪。初期排黄色稀粪,随着病情加重,粪便呈半透明的腥臭黄色液体。严重的病猪,精神沉郁,口渴,不吃奶,迅速消瘦,脱肛,眼球下陷,昏迷而死,病程经过1~3天。

由于病毒引起的猪传染性胃肠炎,多发生在冬季,大小猪只均可感染,蔓延迅速,呈水泄样下痢,1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高,断奶日龄以内的猪只数日内死亡。剖检可见胃肠黏膜有显著的出血性炎症。以病猪的胃肠内容物或磨碎的肠组织的无菌滤液,经口感染仔猪可以发病。

本病与轮状病毒腹泻的区别,轮状病毒腹泻常见于1~4周龄的仔猪,1周龄前发病较少,临床症状除腹泻外,以沉郁、食欲缺乏、呕吐和脱水为主要症状,一般缺少体温反应。

本病与猪副伤寒的区别在于后者多发生于断奶后的小猪,1个月以内的仔猪很少发生,在临床上多见显著的体温上升,病初便秘,后下痢,排淡黄色液状粪便。死于急性经过的病尸,剖检可见败血症变化,主要脾肿大,淋巴结肿胀出血,胃肠黏膜有肿胀、溃疡、出血和表层坏死,慢性的可见孤立淋巴滤泡及大肠黏膜的坏死,呈糠麸状,细菌学检查可分离到猪霍乱沙氏杆菌及其变种。

还要注意与仔猪猪瘟的鉴别诊断。虽然吃乳的仔猪发生猪瘟的情形不常见,但有时也可以见到。仔猪猪瘟多发生在20日龄以后,有显著的传染性,病仔猪排出黄绿色稀薄液状的粪便,与仔猪白痢排出灰白色糊状腥臭的粪便有所区别。剖检可见肾脏、心冠等处有针尖大的出血点。以病猪的病理材料感染断奶后小猪,可引起典型的急性猪瘟。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