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副伤寒和圆环病毒的混合感染的症状、诊断及防控【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猪副伤寒和圆环病毒的混合感染的症状、诊断及防控

在门诊接诊猪病的过程中,单一感染的猪病较少,两种或三种以上混合感染发病的较多。临床中传统的经典猪瘟、副伤寒、猪肺疫等仍层出不穷,但疑似圆环病毒、蓝耳病、伪狂犬病等新近发生流行的新疫病也占有一定的发病比例。最近,尤其是新老疫病混合感染的病例日趋增多。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猪副伤寒和圆环病毒的混合感染的症状、诊断及防控。

39.jpg

1、病例介绍

我市养猪户张某于2014年7月27日从当地某猪场购进30头刚断奶仔猪,按畜主介绍,此批仔猪已注射过水肿和链球菌疫苗。入圈后,暂未接种其他疫苗。饲喂7天后,计划接种猪瘟和副伤寒疫苗,正值此节点,猪群开始腹泻,遂推迟接种疫苗。畜主自投治疗肠道的药物乙酰甲喹,猪群腹泻症状时轻时重,持续约半月时间后,出现病死猪一例,此病死猪腹泻比较严重,体质较瘦弱,皮肤上有紫斑。此后一周内,陆续又伤亡病猪3例,症状基本同上,死前有的猪后肢麻痹,行动不便。虽一直应用抗生素,但效果不佳,腹泻症状不能缓解,大群猪仍排黄色恶臭液体粪便。部分病死猪生长迟缓,被毛粗乱,黏膜苍白,个别病死猪轻微黄疸。

2、剖检症状

剖检见腹股沟淋巴结、颌下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均肿胀几倍,明显变大,颜色变浅,质地变硬,轻微增生。喉头、气管环充血。肝脏表面有云雾状白斑,脾脏肿大,边缘有轻微淡黄色坏死区,胃黏膜潮红。外观小肠,臌气变粗,壁薄,颜色变红,剪开后肠黏膜出血,内容物为黄色恶臭液状粪。外观结肠,可看到与溃疡相应的浆膜部分表现出的微白色斑块,剪开后见到如黄豆粒大小的溃疡斑,溃疡边缘光滑增高,表面覆有黄白色软糊状坏死物。肾脏、膀胱无明显肉眼变化。

3、诊断

依据上述发病情况和临床及剖检症状,初步诊断为猪副伤寒和疑似圆环病毒的混合感染。

4、防控

副伤寒在仔猪阶段是最常见最易发生的一种传染病,且一旦发生,死亡率较高,危害较大,用药治疗不理想,耐过猪发育受阻,有的成为僵猪。

如果发病早期,又是单一感染,大群紧急接种疫苗(口服副伤寒活疫苗,可以按说明量的2~3倍),有一定控制效果。如果已经在发病后期,或是混合感染,再使用疫苗不甚理想。

圆环病毒病近几年在猪场发病肆虐,给养猪业造成很大威胁。因猪是圆环病毒的自然宿主,猪体自身长期携带本病毒,外界环境的应激随时会诱发本病,各种年龄猪均易感。

如感染以上两种疾病,用药治疗效果不佳。实际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主要是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严格实施各种生物安全措施。

免疫预防,副伤寒疫苗在临床应用已很长时间,大部分养猪户都能接受此疫苗的免疫接种,但圆环病毒疫苗应用时间不长,部分养猪户还不了解、不接受此疫苗,有待在临床上继续推广,扩大应用。

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症状

与PCV2感染有关的疾病主要有如下几种。

PMWS的临床症状

最常见的是猪只渐进性消瘦或生长迟缓,这也是诊断PMWS所必需的临床依据,其他症状有厌食、精神沉郁、行动迟缓、皮肤苍白、被毛蓬乱、呼吸困难,咳嗽为特征的呼吸障碍。较少发现的症状为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发病率一般很低而病死率都很高。体表浅淋巴结肿大,肿胀的淋巴结有时可被触摸到,特别是腹股沟浅淋巴结;贫血和可视黏膜黄疸。在一头猪可能见不到上述所有临床症状,但在发病猪群可见到所有的症状。胃溃疡、嗜睡、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和突然死亡较为少见。绝大多数PCV2是亚临床感染。一般临床症状可能与继发感染有关,或者完全是由继发感染所引起的。在通风不良、过分拥挤、空气污浊、混养以及感染其他病原等因素时,病情明显加重,一般病死率为10%~30%。

先天性颤抖的症状

颤抖由轻微到严重不等,一窝猪中感染的数目也变化较大。严重颤抖的病仔猪常在出生后1周内因不能吮乳而饥饿致死。耐过1周的乳猪能存活,3周龄时康复。颤抖是两侧性的,乳猪躺卧或睡眠时颤抖停止。外部刺激如突然声响或寒冷等能引发或增强颤抖。有些猪一直不能完全康复,整个生长期和育肥期继续颤抖。发病窝猪常为新引入的年轻种猪所生,这表明这些血清学阴性种猪在怀孕的关键期接触了PCV。

常见的混合感染

PCV感染可引起猪的免疫抑制,从而使机体更易感染其他病原,这也是圆环病毒与猪的许多疾病混合感染有关的原因。最常见的混合感染有PRRSV、PRV(伪狂犬病毒)、PPV(细小病毒)、肺炎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PEDV(流行性腹泻病毒)、SIV(猪流感病毒),有的呈二重感染或三重感染,其病猪的病死率也将大大提高,有的可达25%~40%。

病理变化

剖检病变

本病主要的病理变化为患猪消瘦,贫血,皮肤苍白,黄疸(疑似PMWS的猪有20%出现);淋巴结异常肿胀,内脏和外周淋巴结肿大到正常体积的3~4倍,切面为均匀的白色;肺部有灰褐色炎症和肿胀,呈弥漫性病变,比重增加,坚硬似橡皮样;肝脏发暗,呈浅黄到橘黄色外观,萎缩,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肾脏水肿(有的可达正常的5倍),苍白,被膜下有坏死灶;脾脏轻度肿大,质地如肉;胰、小肠和结肠也常有肿大及坏死病变。

组织学病变

病变广泛分布于全身器官、组织,广泛性的病理 损伤。肺有轻度多灶性或高度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肝脏有以肝细胞的单细胞坏死为特征的肝炎;肾脏有轻度至重度的多灶性间质性肾炎;心脏有多灶性心肌炎。在淋巴结、脾、扁桃体和胸腺常出现多样性肉芽肿炎症。PMWS病猪主要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是淋巴细胞缺失。

诊断

本病的诊断必须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的病原或抗体检测相结合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最可靠的方法为病毒分离与鉴定。

病理学检查

此法在病猪死后极有诊断价值。当发现病死猪全身淋巴结肿大,肺退化不全或形成固化、致密病灶时,应怀疑本病。可见淋巴组织内淋巴细胞减少,单核吞噬细胞类细胞浸润及形成多核巨细胞,若在这些细胞中发现嗜碱性或两性染色的细胞质内包涵体,则基本可以确诊。

血清学检查

是生前诊断的一种有效手段。诊断本病的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免疫过氧化物单层培养法,ELISA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核酸探针杂交及原位杂交试验(ISH)等方法。

1 IIF方法 宜检测细胞培养物中的PCV。用组织病料以盖玻片在PK-15细胞培养,丙酮固定,用兔抗PCV高免血清与细胞培养物中的PCV反应,可对PCV进行检测和分型。

2 ELISA诊断方法 可用于检测血清中的病毒抗体。用细胞培养的病毒(PCV2)作为抗原,用PCV2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作为竞争试剂建立竞争ELISA方法,竞争ELISA方法的检出率为99.58%,而间接免疫荧光法的检出率仅为97.14%。该方法可用于PCV2抗体的大规模监测。

3 PCR方法 是一种快速、简便、特异的诊断方法。采用PCV2特异的或群特异的引物从病猪的组织、鼻腔分泌物和粪便进行基因扩增,根据扩增产物的限制酶切图谱和碱基序列,确认PCV感染,还有一种简单的复合PCR(multiplex PCR)法。

4 ISH方法 此法可以检查PCV核酸。但不能区分PCV1和PCV2,具有群特异性,可以精确定位PCV在组织器官中的部位,可用于检测临诊病料和病理分析。

临床诊断要点

(1)PMWS主要发生在5~16周龄的猪,断奶前生长发育良好。

(2)同窝或不同窝仔猪有呼吸道症状,腹泻、发育迟缓、体重减轻。有时出现皮肤苍白或黄疸。抗生素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

(3)剖检淋巴结肿大,脾肿、肺膨大,间质变宽,表面散在大小不等的褐色突变区。其他脏器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和损伤。

断乳期:猪圈小,原则上一窝一圈,猪圈分隔坚固;坚持严格的全进全出,并有与邻舍分割的独立粪尿排出系统;降低饲养密度:>0.33 m2/猪;增加喂料器空间:>7 cm/仔猪;改善空气质量:NH3<10×10-6,CO2<0.1%,相对湿度<85%;猪舍温度控制和调整:3周龄仔猪为28 ℃,每隔一周调低2 ℃,直至常温;批与批之间不混群。

生长育肥期:猪圈小,壁式分隔;坚持严格的全进全出、空栏、清洗和消毒制度;从断奶后猪圈移出的猪不混群;整个育肥圈猪不再混群;降低饲养密度:>0.75 m2/猪;改善空气质量和温度。

其他:适宜的疫苗接种计划;保育舍要有独立的饮水加药设施;严格的保健措施(断尾、断齿、注射时严格消毒);将病猪及早移到治疗室或扑杀。

预防和控制

(1)采用抗菌药物,减少并发感染。如氟苯尼考、丁胺卡那霉素、庆大-小诺霉素、克林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进行治疗,同时应用促进肾脏排泄和缓解类药物进行肾脏的回复治疗。

(2)采用黄芪多糖注射液并配合维生素B1+B12+Vc肌肉注射,也可以使用佳维素或氨基金维他饮水或拌料。

(3)选用新型的抗病毒剂如干扰素、白细胞介导素、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等进行治疗,同时配合中草药抗病毒制剂,会取得明显治疗效果。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