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生猪价格创五年来历史高点 下半年进入下滑通道【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生猪价格创五年来历史高点 下半年进入下滑通道

今年以来,“二师兄”打了个“翻身仗”,身价一路上涨,生猪价格创五年来历史高点,猪肉价格持续高位行情。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猪肉价格的上涨,受市场供应偏紧等周期性因素影响,因供给不足造成的,预计肉价将在短期高位运行之后,从下半年进入下滑通道,呈逐步回落走势。

“猪周期”大概是2、3年循环一次,有“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的说法。在这段时期,养殖户该如何应对“周期魔咒”,他们有何锦囊妙计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猪肉价格持续高位行情

“今年都快吃不起猪肉了。”当前在市场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确实从春节过后,猪肉价格不仅没有止涨回落,反而一路走高,目前猪五花肉的零售价每公斤达32元,“疯涨”是百姓和业内人士共同的感受。

“往常年猪肉价格,一般就是春节左右达到最高点,节后会逐步回落,但是今年持续上涨,到了6月份达到了高峰。”在芝罘区红利市场一家摊主介绍,肉价高是普遍现象,因为批发价就高,商贩们也是按照进价来确定零售价的。

“零售的还好一些,多少总有利润可赚,最难的食品加工厂和卖熟食的。”另一位了解行情的商贩介绍,现在毛猪特别难收,食品加工企业多在微利运营。

市场行情如此,养殖场情形如何昨天,记者来到莱阳市龙旺庄街道南曲格庄村,见到附近三里五村规模最大的养殖户赵永喜。他的养殖大棚占地500多平方米,饲养着28头母猪,一年出栏的肥猪可达300头以上。

“生猪价格确实有点断层式起落,比如去年春天的毛猪价格是每公斤10元,今年6月份就涨到了每公斤19元左右,几乎翻了一倍。”赵永喜说,今年对养殖户来说是个好年份,但这么高价运行,心中总是觉得不踏实,担心随时可能掉下来。

赵永喜的担心不是毫无根据的。从2012年开始,生猪养殖业整整低迷了三年。直到2015年第三季度,生猪销售行情才持续看涨,从每公斤均价12元一路涨到20元左右,其间创出多个历史最高纪录,被业内称之为“超强猪周期”。

“主要是前几年跌怕了,现在市场上一有风吹草动就担心,猪价还是稳定的好。”多个受访养殖户说。

周期成为养殖户“魔咒”

生猪养殖,一年最大的开销就是饲料。

赵永喜算了一笔账:像他这样规模的养殖场,一年能消耗近百吨饲料,光支出费用就是几十万元,按每头猪养到120公斤出栏,饲料的成本在710多元,再加上人工费、水电、防疫费、固定资产损耗等开支,每头猪的成本要增加130多元。折算起来,猪肉价格只有保持在7元以上,才能不亏本。

“当然如果不是自繁自养的猪场,以现在行情,购买一头超过25公斤的仔猪还要1000元左右,这支出就大了。”赵永喜说,当然在前几年,仔猪的价位远低于当前,保本价也没有现在高。

在采访中,养殖户介绍,饲养行业有一个模糊的“猪周期”,大致轨迹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这个周期大概是二、三年循环一次,因此“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就成了养殖户们的“魔咒”。

表面上看来,这种所谓的“周期性调节”符合市场的供需关系规律,但在这种带有“滞后性”的市场调节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养殖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且这样的情况还在周期性地循环上演。

“这样的周期其实对于我们这种可以混合种植、养殖的个体户来说还勉强可以支撑,倒是那些全部精饲料养殖的大型养殖场,受到这种价格冲击的话会非常难受。”海阳市朱吴镇养殖户王福重表示,因为独立的大型养殖场全部都是规模化养殖,养殖结构和手段基本确定,受到调控手段比较有限,不如散户灵活。

以种植保养殖抵御风险

“猪周期”不太好衡量,那养猪盈亏有没有一个标准这就要提到一个专业名词———猪粮比价。它是指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的比值,是衡量猪肉价格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中猪粮比价越高,说明养殖利润高,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也越高。

根据了解,猪粮比价的绿色区域为5.5:1到8.5:1之间,而近期,我市的生猪出栏价格每公斤为18元以上,玉米每公斤的价格为2元左右,猪粮比价约在9:1以上。

“去年2月下旬,生猪出厂价格仅为每公斤11.2元,比现在低了很多。”莱阳市物价局价格监测科科长迟继红介绍,前两年猪肉价格持续“低潮”,淘汰了一批小养殖户,目前留存的基本都属于风险抵抗力强的养殖户。

“俺们现在是混合种植和养殖,种植园和猪大棚互相配合,猪粪可以当肥料,农作物秸秆等则可以粉碎作为混合饲料喂猪。”作为一位有10多年养殖经验的专业户,王福重有着自己一套抵御价格风险的“套路”,他说,在生猪价低时,自家除了田间的一些农作物,还会去收购一些蔬菜、芋头皮等作为无公害混合饲料,不仅减少一定的精饲料比,降低了成本,还可以保证母猪的营养配比。

以种植保养殖,以养殖促种植,是多数规模养殖场抗住“价格魔咒”的一条“妙计”,那食品加工企业又是如何抵御风险“猪肉价格像这样持续走高近一年的情况,我是多少年都没遇到过了。”莱阳市畜牧局畜牧科技科科长衣恒磊介绍,该市食品加工类企业比较多,像龙大集团这种肉食加工类的“航母级”企业,都会有自己的大型养殖场,他们通过精加工给肉类产品提高附加值,从而也能保证养猪场的日常维系,“但是独立于企业的养殖场日子就会比较艰难,前几年已经淘汰了相当一批。”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