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缺硒症的诊断与治疗【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猪缺硒症的诊断与治疗

胡凤霞

(黑龙江省海林市畜牧兽医局 157199)

1 硒的生物学功能

动物主要通过食物摄取硒,并在经过十二指肠时被吸收,对于具有可溶性的硒酸钠、亚硒酸钠以及有机硒化合物能够很快吸收。硒被吸收先是进入血液,并主要与血浆白蛋白相结合,之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每个器官和组织。动物体内的肝脏组织能够贮存摄取的过量的硒,因此在体内硒缺乏时,就会将硒输送到全身各处。硒能够通过母体胎盘输送给胎儿,还能够通过呼出气体或随粪、尿排到体外,且各排泄系统排泄的硒含量会受到动物的种类、摄取量和饲料中其他矿物质水平的影响。随粪便排出的硒主要是没有被完全吸收的含硒饲料以及随肠液、胰液和胆汁共同分泌到肠内的少量硒。当动物饲料中含有较多的硒时,排泄途径主要是通过肺部排出二甲基硒化合物,这种物质具有挥发性。当饲料中所含有的硒处于正常生理水平时,不会在肺部观察到硒排出,而主要随尿液排出体外。当饲料中含有较多的蛋氨酸、蛋白质时,则随呼吸道排泄的硒量有所增加。

2. 病因

哺乳仔猪体内含有的硒不足,主要是由于母猪在妊娠期或哺乳期内饲喂含有较少硒的日粮所导致,尤其是目前大多数养殖户通常给母猪饲喂的不是全价日粮,从而造成哺乳仔猪严重缺硒。猪在各种应激因素的作用下能够使机体内的过氧化物浓度突然升高并大量蓄积,加之仔猪具有较小的耐受性,从而出现缺硒的临床症状,且只要出现病症就会很快发生死亡。仔猪生长发育较快,且新陈代谢极其旺盛,相对所需的营养物质也较多,随之会产生较多的代谢产物,及没有完全氧化的产物,因此导致其对缺硒特别敏感[养殖网:www.novmv.com/]。

3 临床症状

通常表现出急性和亚急性经过,较少表现出慢性。急性类型,病猪通常会突然发病,拒绝哺乳,抽搐,前躯震颤,心跳每分钟超过100次,节律不齐,发病大约2~3天则发生死亡,也个别病猪没出现任何症状就突然尖叫倒地死亡。亚急性类型,病程持续1星期左右,多数病猪体温处于正常水平,少数体温升高到40.0~40.5℃,个别体温比正常略低。病猪精神沉郁,不愿哺乳,肌肉震颤,捕捉时发出尖叫声;可视黏膜苍白,略有黄染,发生角膜混浊与角膜炎;步态强拘,偶有出现以前肢跪地进行爬行,且后躯不断摇晃;皮肤弹性降低,呈灰白色,被毛粗乱。有些病猪还会发生腹泻,排出黄色粪便,散发恶臭味;临死前全身肌肉都开始抽搐、震颤以及后躯麻痹等症状。慢性类型,病猪表现出精神沉郁、喜卧、食欲不振、拱背、腹泻,偶有呈犬坐姿势,稍微惊动,心跳与呼吸就明显加快。

4 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在肝脏、心肌、骨骼肌。剖检病死猪,能够看到肝脏质地变得非常脆,容易破碎,并在表面形成雪花样的坏死。由于病猪的病变程度以及病程不同,肝表面的颜色也有所不同,且凹凸不平,出现变性、坏死病灶的形态大小也存在差异,变成花肝,因此将其称为“雪花肝”。如果病猪抵抗力较强,且病程缓慢,在肝脏出现变性坏死的同时,还会由于大量结缔组织而导致肝脏增生,肝表面粗糙不平,形成肝硬化,有不同大小的球状结节存在于肝表面。整个心脏都变软,弹性消失,将心肌剪开能够发现其横径变宽,右心室明显扩张,呈桑葚型,并出现条纹状的灰白色病灶,乳头肌、心外膜、室中隔、心内膜等处都出现白色病灶,且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肺不出现瘀血。躯干部位、前肢、后肢的肌肉颜色都变浅,类似于鱼肉或煮熟的肉,尤其是仔猪,部分骨骼肌全部都是灰白色。对肌肉进行横切时,能够看见肌肉群呈煮肉样苍白。

5 治疗

病猪可肌肉注射0.1%的亚硒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一般仔猪注射1~2mL,2~6月龄注射3~5mL,6~12月龄注射8~10mL,成年猪注射10~15mL。第一次给药后需要有1~3天的间隔时间,然后再给1~2次药,之后要根据具体病情适量用药。需要注意的是,本药品在使用时添加浓度必须要控制在0.2%以内,剂量不能够过大,但可多次用药,必须保证用药安全。另外,可在病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亚硒酸钠,治疗效果有所提高,通常控制每千克日粮中含有0.1mg硒。另外,还可给病猪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每支为5mL、10mL,每毫升药液中含有50U维生素E和1mg硒,仔猪注射剂量为1~2mL。如果猪只进行补硒,至少要在屠宰前只要60天停止,确保其体内一定量的硒被排出,从而使硒含量符合安全限度的规定。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