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嵊县花猪【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嵊县花猪

嵊县花猪(ShengxianSpottedpig)因原产于浙江省嵊州市而得名。嵊县花猪因产区不同、命名各异,在原产地嵊县(1995年嵊县撤县建市更名为嵊州市)称为嵊县花猪,在毗邻的上虞市称章镇花猪,在新昌县称新昌花猪,在绍兴县也有称蒋岩桥猪(因从嵊县的蒋岩桥乡引进),与新昌县相邻的天台县又称关岭花猪,在余姚市称余姚土猪。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嵊县花猪中心产区为上虞市,历史上中心产区为嵊县和新昌县。现主产于绍兴市曹娥江流域嵊州市、新昌县、上虞市和绍兴县,与绍兴市毗邻的天台县和余姚市也有分布。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嵊县花猪主产区曹娥江流域位于北纬29o13’36”~30o16’17”、东经119o53’02”~121o13’38”,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山地、丘陵、平原均有,绝大部分农耕区海拔在400m以下。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是全年低温、少雨季节;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东南风,空气湿润,是高温、强光照季节。年平均气温16~16.5℃,无霜期235~245天(4~11月份),年降水量1300-15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1915~2017h。

年平均水资源量为43.59亿m3,土壤类型包括地带性土壤红壤和山地黄壤,以及非地带性土壤水稻土、潮土、盐土、紫色土、石灰岩土和中基质火山岩土等。

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冬春季种植小麦、油菜和紫云英;早地种植玉米、甘薯等旱粮作物;耕地利用率较高,有一定比例的复种指数。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嵊县花猪的形成历史已难稽考。1939年版《嵊县志》记载:“邑所产自足于自用者杭耳,然必岁乃然而外、鸡豚耳余皆待价而足”,可见当地素有养猪习惯。明代万历六年(1579)刻本的《新昌县志》中称:“但勤耕足矣畜一猪售于人……”,说明当时养猪作商品出售已很普遍。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中,猪骨占动物骨的比例很大,同时发掘出陶猪,很可能是包括现代嵊县花猪在内的猪的始祖造型。嵊州市、新昌县、上虞市南部和余姚市同属四明山系,过去交通极为不便,在自繁自育自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www.novmv.com],人们为解决食肉和食油的需要,喜养肥猪,嵊县花猪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经过长期选择、培育形成的性情温驯、体型中等、早熟易肥、繁殖率高、适应性强、耐粗饲的地方品种。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2006年调查,共存栏嵊县花猪975头,其中公猪20头。上虞市家畜改良站为保种饲养有120头母猪和18头公猪。据《浙江省畜禽品种志》记载,1980年普查时(除余姚市外)存栏嵊县花猪3.2万余头,其中公猪61头。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

1.外貌特征 嵊县花猪被毛多数为灰褐色与白色相间。可分为“六白”类,四肢末端、尾尖、额部等六处有白毛,其余部分为灰褐毛;乌猪白脚类,四肢末端有白毛;大斑花类;除六白和腹下为白色外,颈部和腰荐部也有一大块白色带围绕。嵊县花猪随着年龄增大,皮肤粗糙、多皱褶,被毛粗硬。据1980年普查,六白类和乌猪白脚类占80%,大斑花类占20%。2006年调查大斑花类已灭绝。

嵊县花猪体型中等,体质健壮。头中等大,耳大而厚、向前下垂至颏,前额高纵、额部皱纹多呈《》形。鬐甲较高,前躯较长,背腰大多平直,腹饱满而下垂,大腿不够丰满。尾长中等、尾尖扁平,四肢粗壮结实。母猪乳房发达,乳头粗大、16个以上者占96%,大多数对称排列。

2.体重和体尺 2006年上虞市家畜改良站,对该地所饲养的嵊县花猪的体重和体尺进行了测量,与1980年数据比较,母猪体重略有增加,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 繁殖性能嵊县花猪公猪4月龄左右性成熟,6月龄、体重50kg左右初配,一般每周配种5~7次,利用5~6年;母猪3月龄左右性成熟,4月龄、体重40kg左右初配,利用7~8年,利用20胎以上的为数也不少。

2006年上虞市家畜改良站,对该地所饲养的母猪繁殖性能进行了调查,与《浙江省畜禽品种志》记载的1980年的数据相比变化不大(表2)。

1

2.育肥性能 据1979年嵊县缸窑大队18头猪的试验记录,在每千克混合饲料含消化能12.56MJ、可消化粗蛋白10.4%~11.9%的饲料条件下,从体重18.57kg至75.83kg,饲养133天(246日龄),耗料189.5kg,平均日增重430.53g,料重比3.31。

嵊县花猪一般70kg左右屠宰为宜,超过80kg脂肪沉积快、瘦肉率降低。2006年上虞市家畜改良站对该地所饲养的5头宰前平均体重73.2kg的猪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与1980年比较,当时宰前活重较大,实际瘦肉率差异不大(表3)。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保种场保护。1975年嵊州市曾在三界茶场设立嵊县花猪繁育场,开展本品种选育、繁育和保种,2002年该场撤销。上虞市家畜改良站于1989设立嵊县花猪繁育场,1991年通过一级种猪场验收。2009年在上虞市章镇移址扩建了嵊县花猪保种场。嵊县花猪1986年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五、品种评价

嵊县花猪适应性强,在饲养条件差、冬季寒冷的山区和夏季炎热的平原均可饲养。抗病力强,只要搞好常规免疫,一般较少发病。母猪繁殖力强、母性好,仔猪育成率高。适应性广,耐粗饲,利用年限长,杂种优势明显,是杂交利用的优良母本。今后应加强保种工作,扩大群体数量。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