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治疗【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治疗

周立欣

(黑龙江省庆安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152400)

1 流行病学

基本上所有温血动物都能够感染该病,其中最常见的钩端螺旋体宿主是啮齿动物,常见食肉动物,感染率较高的是猪、鸭、牛和水牛。传染源是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猪感染钩端螺旋体极其普遍。该病主要通过皮肤、黏膜感染作为感染途径,特别是破损皮肤感染率更高,此外也可通过消化道食入或者交配感染。该病的流行呈地方性或散发性,发病高峰是夏、秋季。

2. 临床症状

急性黄疸型:通常中猪和大猪容易发生,主要呈散发性,可视黏膜黄染。病猪体温升高到40.5~41.5℃,全身皮肤非常干燥,之后又发黄,排出的尿液颜色如浓茶样或者直接排出血尿。发病数天后,一些病猪会在数小时内突然惊厥而死亡。

亚急性和慢性型:通常在断奶后的小猪容易发生,主要呈暴发或地方性流行。病猪开始时精神萎靡,体温升高,厌食或停止采食,眼结膜潮红,经过数天,眼结膜变成黄色或者出现苍白浮肿。部分病猪皮肤瘙痒发红,部分发黄,有的在头部、上下颌、颈部,甚至全身发生水肿;出现腹泻或便秘;排出的尿液呈黄色至茶色,或者排出血红蛋白尿,严重时甚至排出血尿。病猪逐渐消瘦,病程可持续十几天或者1个多月不等,通常能够达到50%~90%的致死率,即使经治疗后恢复也导致生长迟缓。

流产型:妊娠母猪感染该病后的主要症状是流产,部分还会在流产后出现急性死亡。母猪流产胎儿通常是木乃伊胎、死胎,也有少数活着但非常衰弱的胎儿,往往产后不久死亡。妊娠母猪感染该病大约有20%~65%发生流产[养殖网:www.novmv.com/]。

3 病理变化

急性型:病死猪的肾小管发生轻微病变,通过镜检能够看到肾小球内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肾小管和小球囊明显扩张,有大量异常的渗出物存在于腔内,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也发生变性、坏死。血管周围、肾小管的间质内浸润有嗜中性粒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肝脏出现坏死病灶,通常在肝小叶中央发生,且由于肝细胞发生溶解而导致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脂肪变性和颗粒变性,并有胆色素沉着在胞浆内,肝毛细胆管出现扩张且淤滞胆汁,小叶间质内和汇管区浸润有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肾上腺浸润有淋巴细胞,以及脑神经细胞出现程度不同的变性、坏死,且血管周围浸润有淋巴细胞而引发脑膜炎。淋巴组织明显增生,淋巴结浆液出血性炎症。胰脏和心肌实质细胞发生变性。

亚急性与慢性型:病猪通常只在肾脏发生病变,通过组织学检查确定是典型的间质性肾炎。间质中浸润有大量的浆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部分区域甚至出现广泛性的浸润。肾小管和肾小球是主要被病灶损害的组织,肾小管主要发生的病变是不正常增生、萎缩以及部分区域的腔内含有坏死性物质,有时在间质中出现点状出血;肾小球受损部分或发生萎缩或发生肿大,其他部分则被纤维化替代,肾小球囊含有嗜酸性颗粒的物质,且明显增厚。心内膜、心外膜往往浸润有单核细胞,偶尔发生炎性细胞浸润、凝固性坏死以及局灶性心肌炎。

4诊断

该病可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主要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但确诊则需要在病猪的发热阶段采取血液,在无热阶段采取脑脊髓液或尿液,并于死后采取肝脏和肾脏组织,然后在实验室采取暗视野活体检查以及染色检查,如果发现存在整体纤细呈螺旋状、两端呈钩状弯曲的病原体,就能够确诊。

5治疗

病猪症状较轻时,可使用链霉素进行治疗,每千克体重用15~25mg,经过稀释后进行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用3~5天;庆大霉素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或口服15~30mg,每天1次,连续使用3~5天;10%氟甲砜霉素治疗,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 2mL,每天1次,连续使用5天。如果有感染病例,全群采取治疗,每千克饲料添加0. 75 --1. 5g土霉素,连续饲喂7天,能够缓解带菌状态并消除部分轻型症状;注意妊娠母猪要在预产期30天前开始喂服,从而避免因该病引起流产。

另外,该病也可采取中药治疗,即取忍冬藤、板蓝根、丝瓜络、陈皮各1Og,水煎后用药液冲lOg石膏粉,分成3次喂给1头中猪,每天1次或者隔天1次;还可使用甘露消毒饮,即取15g石菖蒲,lOg豆蔻,15g连翘,12g川贝母,15g黄芩,20g茵陈,12g木通,8g射干,1Og滑石,12g藿香,4g薄荷,水煎后灌服,每天1剂,分成2次服用。如果病猪出现便秘,可加入厚朴、枳实、大黄,用于破积、泻下通便;如果出现腹胀,可加入茯苓、白术、山楂、山药,用于消食、健脾利湿。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