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仔猪健康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仔猪健康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

仔猪健康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

[农广天地]仔猪健康养殖技术(20130501)

仔猪,一般是指60-70日龄以内,体重在30千克以下的幼龄猪,可分为哺乳和保育两个阶段。在养猪的生产过程中,仔猪饲养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技术要求复杂、管理要求精细的一个阶段。有关统计表明,仔猪阶段猪只死亡约占商品猪全程死亡率的70%以上。因此,养好仔猪,提高仔猪成活率,对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稳定市场猪肉价格至关重要。那么怎样养好仔猪,让它们健康成长呢?行业内把仔猪养殖技术要点归纳为四个字:种、料、防、管。具体地说,就是在选择优良品种、做好母猪免疫的前提下,创造适宜的环境、保证营养平衡、做好疫病防控、精心管护仔猪,促进仔猪的健康成长。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采用日记的形式,以拟人的手法讲述仔猪的成长经历,将技术内容融入到每天的成长经历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节目生动、亲切,可以在轻松地观看中学到仔猪养殖技术。

仔猪生产是养猪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仔猪生长的好坏关系着猪全期生产性能的发挥,成为影响养猪生产整体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仔猪的高效健康养殖在整个猪的健康高效养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仔猪作为幼龄生长动物,具有与生长肥育猪不同的生理与代谢特点:一方面,仔猪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对营养要求非常高;另一方面,仔猪的许多机能不成熟,表现为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消化酶和胃酸分泌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低下;此外免疫系统处于发育阶段,抗病抗应激能力低;同时由于早期断奶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仔猪的营养供给和饲养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所有这些不利的因素都会影响仔猪生长性能的发挥,甚至出现所谓的“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

仔猪断奶前小肠黏膜上皮绒毛呈现纤长手指状,隐窝较浅,断奶后一周内绒毛变为较短的平滑舌状,隐窝加深。张振斌和蒋宗勇等(1998)报道,14日龄断奶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绒毛高度在断奶后6d内一直低于同龄哺乳仔猪,至断奶第9d时得到恢复并升高,至断奶前本身的124%和同龄哺乳仔猪的121%。Hampson(1986)报道,仔猪在断奶后24h绒毛高度缩短至断奶前的75%,并继续缩短至断奶第5d,此时绒毛高度仅为断奶前的50%。形态学上的变化影响着小肠黏膜功能,导致小肠绒毛刷状缘分泌的消化酶活性降低。

研究表明,哺乳仔猪小肠微绒毛较长,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都很高。断乳后,仔猪对植物蛋白的消化能力低下,饲料蛋白质含有可能引起仔猪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饲料抗原可引起仔猪发生细胞介导超敏反应,造成肠道组织损伤。主要表现为小肠绒毛萎缩,隐窝增生,这些微绒毛就会脱落缩短,吸收面积迅速减少,肠道吸收功能降低,仔猪发生功能性腹泻。超敏反应引起肠道损伤,肠道微生物区系被打乱,病原微生物容易大量繁殖,仔猪有可能发生病原性腹泻。

断奶仔猪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小肠出现严重的绒毛萎缩、腺窝变深、肠黏膜淋巴细胞增生和隐窝细胞有丝分裂速度加快。王静华(2003)报道,21日龄仔猪断奶5d后,肠绒毛高度降低了50%。仔猪断奶后11d肠隐窝深度明显增加;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同时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蔗糖酶、乳糖酶、异麦芽糖酶等活性下降,这些变化可导致肠道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不良。当未消化的营养物质到达大肠时被微生物利用,产生甲烷、硫化氢、尸胺等有害物质,引起肠道渗透压升高,最后导致腹泻。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