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高黎贡山猪【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高黎贡山猪

高黎贡山猪(GaoliGongshanpig)因主产于云南怒江州高黎贡山地区而得名。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高黎贡山猪是怒江州海拔1800~2300m的山区、半山区养猪生产的当家品种,以泸水县的洛本卓乡、古登乡、秤杆乡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丙中洛乡、独龙江乡六个乡为中心产区。怒江州的泸水县、贡山县和福贡县的其他乡镇也有分布。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北纬25o33’~28o23’、东经98o07’~99o39’,地处云南省西北部的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全州地处三江并流腹地,属世界自然地理遗产保护区。地质构造复杂,富含水、林产和矿产资源,林木茂盛。低温高湿,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1.1~15.1℃,“一山上下,头戴白帽,身穿绿衣,脚踏花海”等罕见的自然景观随处可见,全州的农业属“常年四季种,一年四季收”的粗放立体农业,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荞麦、甘薯等,饲料以玉米、荞麦、甘薯和青饲料为主。

高黎贡山猪适应了怒江高山峡谷、低温高湿环境。环境条件恶劣,当地农户多采用仔猪和架仔猪阶段白天与牛、羊混群放牧,自由觅食鲜嫩野生植物及草根等野生饲草,早晚进行适当补饲玉米和青饲料混合的稀汤料,圈舍用木棍搭成或在人住屋的下面用木棍圈成,非常简陋。由于交通不便,在怒江州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高黎贡山猪类群,形成高黎贡山猪适应低温高湿环境,具有耐粗饲、抗病性强、体型中等、生长慢、产仔数较低、肉质好的特点,是该地区独具特色的当家猪种。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产区是一个典型的民族自治州,全州辖泸水、福贡、贡山和兰坪四个县共29个乡(镇)、260个村委会,总人口49.2万,以傈僳族为主体,有怒、独龙、白、汉、普米、景颇、藏等22个民族,其中傈僳族占51.09%,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怒族和独龙族是怒江州独有民族。

产区山高坡陡,交通闭塞,由于当地特殊的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条件,外来猪种较少,高黎贡山猪一直处于一种封闭、自然近交和放养的半野生状态。

据《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志》记载[www.novmv.com],怒江州养猪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前就驯养了猪,生活在怒江的祖先们在狩猎中逐渐懂得了动物的驯养,高黎贡山猪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居住的少数民族长期选育、饲养的猪种,当地人称之为“西南山地型猪种”,各民族历来都有选留公、母猪的习惯,但没有专门饲养成年公猪的习惯,多用选留母猪自产的小公猪进行交配,配种后即去势育肥,长期闭塞、封闭形成了“自繁自养”的近交群体,历史上怒江各民族都有宰食仔猪的习惯,至今仍保留。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据怒江州2007年统计,全州存栏纯种高黎贡山猪3.06万头左右,约占全州能繁母猪的30%。中心产区六个乡有纯种能繁母猪1.49万头。 近20年来,怒江州高黎贡山猪饲养数量随外来猪种的引入逐年减少,高黎贡山猪1988年存栏约26万头,1993年存栏约22万头,1998年存栏约19万头。在怒江边交通方便之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已很少饲养高黎贡山猪;在半山区和山区由于交通不便仍饲养着高黎贡山猪,但总的数量在逐年下降。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 外貌特征 高黎贡山猪体型中等,全身被毛以纯黑为主,部分有麂子毛、“六白”、四脚白、额顶白、尾尖白;鬃毛有的较长、密,延伸至肩部,部分中等或短。头中等大小,嘴筒尖、直;两耳较小,多数外展,部分前倾,直立。背腰平直或微凹,腹大、稍下垂,四肢短小,蹄坚实,体型紧凑结实。高黎贡山猪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由于长期闭锁繁育,加上高山峡谷特殊地形的阻隔,使高黎贡山猪类群和个体间外形特征不一致。

2.体重和体尺 2010年3~5月在泸水县和贡山县,由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组教师和泸水县畜牧局和贡山县畜牧局相关成员,分别在泸水县的鲁掌镇、秤杆乡、六库镇、古登乡和洛本卓乡,贡山县的茨开镇六个乡镇,对1岁以上40头高黎贡山种母猪进行了测量,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 繁殖性能 通过对泸水县的洛本卓乡、古登乡、秤杆乡、大兴地乡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丙中洛乡、独龙江乡六个乡126头高黎贡山初产母猪调查,窝产仔数(6.5±0.07)头,对107头高黎贡山经产母猪调查,窝产仔数(8.8±0.10)头。

2.育肥性能 高黎贡山猪生长缓慢。经调查,产区以吊架子方式育肥,饲养管理粗放,营养不平衡,一般育肥10个月以上,体重55~60kg,日增重仅200g左右,料重比5以上。

2006—2008年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组曾3次到该猪种的核心产区,购买农户育肥10个月的高黎贡山猪12头,进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见表2。

对上述12头猪的肉质进行了测定,pH16.5±0.14,肉色(3.38±0.10)分,大理石纹(3.5±0.11)分,熟肉率59.35%±0.93%,失水率15.29%+0.29%,贮存损失3.74%±0.07%。

2007年12月由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和怒江州泸水县畜牧局、贡山县畜牧局,在泸水县的鲁掌镇和秤杆乡、贡山县的丙中洛乡和独龙江乡4个点通过购买农户饲养的猪进行屠宰并取样(16份),由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进行检测(鲜样),其肌肉中含:水分68.32%±0.27%、干物质31.68%±0.27%,粗蛋白22.25%±0.26%,粗脂肪7.08%±0.12%,粗灰分1.09%±0.02%。

在屠宰测定的同时,2006、2007、2008年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对12头高黎贡山猪的眼肌、背脂和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几种组织中均不含低级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高黎贡山猪保护区和保种场,未进行系统选育,处于农户自繁自养状态。

高黎贡山猪是怒江州名优特产“老窝火腿”的原料,由于交通不便,产区高黎贡山猪饲养量较大。怒江州1958年就开始引进其他猪种,到1978年杂种猪占猪总饲养量的6%。

20世纪80年代后曾引入过杜洛克猪、汉普夏猪、大约克夏猪、长白猪等,进行杂交,在怒江沿线推广,在交通长期闭塞的山区和半山区基本没有进行。

五、品种评价

高黎贡山猪是怒江州养猪生产中的当家品种,体型中等偏小,生长速度较慢,肉质优良,肉味鲜美,肉中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在怒江州原始产区,处于农户半放养的自生自灭状态。今后应在怒江州高黎贡山猪产区建立自然保种区,并进行有序的开发利用。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