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高热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1-03-11|点击次数:

猪“高热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金秀瑶族自治县畜牧站 黄宁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发生了猪“高热病”疫情,位于华南地区的广西金秀县也受波及。高热病成为危害该县养猪业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不仅给饲养者带来猪只死亡和大量药费支出的直接损失,而且还影响到幸存猪的生长发育,引起母猪的流产和不孕。通过近几年的调查和摸索,下面笔者就金秀县猪“高热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一、发病原因分析

(一) 病原因素 病毒类主要有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圆环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类主要有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化脓棒状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寄生虫有附红细胞体和弓形体等,另外还有霉形体(支原体)。

按照农业部通报的结果,目前“猪高热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高致病性蓝耳病,准确的说应该是以高致病性蓝耳病原发为主的多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

(二) 管理因素 猪群所处环境恶劣、空气污浊、有害气体含量过高、冬天气温过低、夏季湿度过大等不良因素都能产生应激反应,使猪群整体抗病力下降,病原微生物感染和传播的机会增多。

(三) 饲料因素 饲料品质差、营养不足或营养成分不平衡造成代谢疾病,从而使猪群对疾病的综合抵抗力下降;有时饲料含有霉菌素导致免疫抑制,也加剧了该病的危害。

二、当前猪“高热病”流行特点

当前,来宾市金秀县辖区内的规模养殖场“高热病”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猪“高热病”经过前两年的大流行后,当前发病较为缓和。第二,以混合感染为主,当前”猪高热病”的流行和发病主要以混合感染为主。第三,疫情传播速度快,猪群分阶段发病,在同一个猪场中通常中大猪或母猪先发病,2~5 天波及全群,10 天左右扩散至整个猪场[www.novmv.com/]。第四,疫情各个季节均可发生,不仅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季,而且在春、秋、冬季均可发生。第五,不同日龄猪群均可发病,发病猪的体重一般在10~80 千克,主要为保育仔猪、生长育肥猪,很多猪场和散养户的母猪和哺乳仔猪发病情况也十分严重。第六,发病猪以体温升高为主要特征,患病猪死亡严重,大部分发病猪场(散养户)患猪发病率在50% 以上,死亡率高达20~80%,甚至接近100%。患猪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哺乳和保育仔猪死亡率甚至高达100%;母猪发病出现死亡、流产或不发情症状,死亡率可达10% 左右,有些新建猪场母猪死亡率达到30%,甚至70%;流产率在10~40% 左右。第七,饲养管理不善、猪舍通风不良、隔热效果差、饲养密度高、栏舍低矮、饲料质量较差、不重视霉菌毒素危害的猪场发病率及死亡率更高。第八,抗病毒和抗菌素药物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乱用药物和疫苗的猪场和散养户的患猪死亡率更高。

三、猪“高热病”的防控措施

要做好猪“高热病”的防控工作,主要围绕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这两个环节来开展。做好基本防控措施和重点防控措施。

(一)猪“高热病”的基本防控措施

1. 高度重视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一要做好清洁和消毒;猪“高热病”的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可以通过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减轻外界病原对猪群的压力;消毒时应选择对病毒效果较好且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如复合醛类消毒剂,每天对猪舍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二要在清洁消毒的基础上,做好各项生物安全措施。猪场要全方位封闭,禁止猪场以外人员进入猪场,重点加强对装猪台、人员出入口、污水排出口、物料出入口等容易传入疫病关键地点的管理,对外来车辆和装猪台应严格消毒;猪场工作人员必须经沐浴、更衣、换鞋、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禁止任何猪场以外人员进入猪场生产区;并做好猪场废物、污水处理和杀虫、灭鼠等工作,全面预防外界病原侵入猪场内。散养户也要加强猪栏舍的消毒,进入猪栏舍要经换鞋、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特别是经常接触畜禽的养殖户和兽医人员),并做好猪栏粪便、污水处理和杀虫、灭鼠等工作。

2. 做好各类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重点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等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

猪瘟的免疫 种公猪每年免疫两次,种母猪提倡产后到断奶前免疫,也可每年两次,剂量均为4头份/ 头;商品猪:20 日龄首免,60~65 日龄二免,首免4 头份/ 头(为了削弱母源抗体的干扰),二免5 头份/ 头;新购进商品猪群稳定后,一周补防4~6 头份/ 头。特殊情况下也可超前免疫。

伪狂犬病的免疫 伪狂犬病是高热病的一个重要病原,已成为世界上危害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给养猪业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免疫程序为:种公猪每年3 次,种母猪每年4 次或产前3 周~ 8 周免疫一次,所产仔猪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断奶前后免疫一次,购进的商品猪待猪群稳定后免疫一次。

气喘病的免疫 气喘病在高热病中的危害往往被忽视,没有气喘病单纯的蓝耳病感染不会引起很大的危害,免疫接种是控制气喘病的有效途径,一般采用的免疫程序是:仔猪7 日龄首免2ml/ 头,21 日龄二免2ml/ 头。做种用的3~4 月龄再免疫1 次,以后种猪一年免疫两次。

蓝耳病的免疫 种公猪每年3 次,种母猪每年免疫3 次或每胎临产前21~35 天免疫一次,用灭活疫苗4ml/ 头,紧急免疫时可用弱毒疫苗,猪群一旦稳定后改用灭活苗;商品猪10~15 日龄首免用灭活苗2ml/ 头,二次免疫间隔2~3 周,用灭活苗一头份。

(二)猪“高热病”的重点防控措施

在做好基本防控的前提下, 要在以下各阶段猪群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菌素组合,可使用微囊化氟甲砜霉素与泰妙菌素、洛美沙星或阿莫西林、强力霉素等兽药制剂联合用药对“高热病”进行重点预防。

第一,哺乳母猪:从产前7 天开始使用至产后14 天。

第二,断奶仔猪:从断奶前5 ~ 7 天开始使用至断奶后15 天。

第三,生长育肥期:每次转栏同时饲料中开始添加,连用15 天。

第四,如果猪场存在弓形虫病的危害,则应定期在大中猪饲料中添加磺胺类药物进行净化。

第五,在炎热高温的天气或猪群转栏、注射疫苗时,应在饮水中添加水溶性多种维生素或电解质等抗应激药物,尽量降低因应激导致猪群抵抗力下降而发病的机会。

第六,加强猪舍通风,适当降低饲养密度;为猪群提供必需的营养,在存在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时,猪群饲料中维生素的添加量必须相应增加;夏季、秋季饲料中的维生素极易被氧化,应额外在各阶段饲料中添加富含维生素A、D、E、C 等成份的多种维生素的制剂,也可添加免疫增强剂,以提高猪群抵抗力和抗应激能力。

第七,蛔虫、鞭虫等内寄生虫能损害机体免疫系统,使猪群抵抗力下降,应在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2 周后,选择对体内外寄生虫效果较好的复方驱虫剂进行驱虫。

综上所述,猪 “高热病”是一种传播迅速的传染病,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和养殖户的利益。要做好猪“高热病”的防控工作,切实提高规模养殖场的防控能力。主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各项措施围绕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这两个环节来开展防控工作,也只有通过各项措施提高了猪体的抵抗力,才能更好的预防和控制猪“高热病”的发生。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