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症状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诊断与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症状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诊断与防治

霉菌也称丝状真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但没有较大子实体的小型真菌的统称,形态和构造较复杂,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对猪危害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桔霉毒素、麦角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 毒素、烟曲霉毒素等,通过其所污染的饲料产生有毒代谢产物,进入动物体内,引起动物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症状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诊断与防治。

1、临床症状

后备母猪:卵巢发育不全,排不出卵、阴户、乳房和乳头肿胀、不发情。

怀孕母猪:导致母猪流产发生于怀孕期第60-90天,或者胚胎无法发育,常有猪场不见母猪流产,不见返情,到了分娩期或超过分娩期仍然不见分娩。

哺乳母猪:产弱仔、木乃伊和八字腿小猪,乳房肿胀、阴道和直肠脱出,也常见母猪无乳或少乳。

公猪:公猪包皮水肿、乳头肿大、睾丸萎缩、无性欲、精液品质降低。

仔猪:中毒初期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日渐消瘦、结膜潮红、鼻镜干燥、磨牙流涎,有时发生呕吐、便秘、排便干而少,后肢行走不稳,病情发展下去则食欲废绝、吞咽困难、腹痛腹泻、粪便腥臭常带有血液;更严重时,病猪卧地不起,失去知觉呈昏迷状态,腹下皮肤常出现紫斑。部分仔猪呈急性发作,出现神经症状,头弯向一侧,头顶墙壁,数天内死亡。

中、大猪:最明显症状就是母猪阴户发红、肿大、假发情、食欲减退,更严重的导致阴道脱出发炎,公猪包皮肿大、睾丸发炎、最后萎缩。

2、病理变化

剖检见腹腔有少量黄色或黄红色腹水;病猪毛孔出血,皮下水肿,皮下脂肪黄染,肝脏实质变性,肝脏色黄、肿大而质脆,肺脏肿大、出血,切面结构模糊,喉头、肾脏、膀胱有出血点,脾脏有出血点,边缘有梗死灶,淋巴结肿大、出血,结肠黏膜有水肿、出血现象,回盲瓣出血肿大,病程长者肝间质增生,质地变硬。多数病猪胆囊萎缩,有的胆囊壁水肿、增厚,胆汁少而浓、呈油状;胃底弥漫性出血或溃疡,肠道常有出血性炎症。

3、诊断

临床诊断:若发现可疑症状,必须调查了解病史,并对现场饲料样品进行检查,发现霉饲料,才能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进行黄曲霉菌毒素测定,还可进行霉菌病原的分离培养。

诊断依据:疾病的突然性和群发性;疾病的流传快、死亡率高;疾病的发生同摄取的饲料有关;无康复周期,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增加;某些器官和系统的特征性损害现象,通过霉菌毒素少量多次进入机体,直接损害肝脏和其他各系统,也对免疫系统有负面影响。

4、防治

预防。第一、应该精心挑选优质的原料,控制合适的温度和水分,在采购原料方面做好八个字,即“眼看、手摸、鼻闻、嘴尝”,并且贮存在干燥及通风良好处。第二、为了防止饲料发霉,可以在饲料中添加有机酸等防霉剂。第三、对于轻微发霉的饲料,可以通过蒸煮、烘培、烧烤或者每吨料添加脱霉制剂百安明(奥大利)o.5-2 kg等方法进行去霉,同时在母猪饮水中添加抗应激剂。第四、对发霉严重的饲料坚决扔掉,严禁喂猪。

治疗。首先应立即停喂变质发霉饲料。其次用O.l%高锰酸钾或2%碳酸氢钠洗胃。然后静脉注射1%葡萄糖生理盐水300-500 mL,乌洛托品20 mL,同时皮下注射20%安钠咖5-10 mL,以增强猪体抵抗力,促进毒素排出。最后按照体重50万IU/kg口服制霉菌素。

5、小结

霉饲料中毒,损害的是猪的肝脏和胆,具体病变为肝脏及胆萎缩,胆囊无胆汁,治疗应该考虑标本兼治,保肝利胆,解毒开胃,有一点很重要,停喂霉变饲料,多饮水,改用新鲜适口饲料饲喂,减少经济损失。

药物治疗可选用板蓝根类注射液与复合维生素B分别注射,这样的处方有个特点,板蓝根以清肝利胆治本,复合维生素B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食欲得以治标。

加强消毒工作,搞好栏舍和环境卫生,使用复合醛、活性氯、石灰乳等消毒药对圈舍和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要加强饲料的贮藏管理,如控制好仓储的温湿度,保持良好通风,缩短存贮时间,特别是在梅雨季节更要注意。配制全价饲料时应注意,避免毒素的混合污染,可能造成毒素有关的协同作用将导致毒力大大增加。必要时在猪饮水中加入抗应激制剂,减少应激。

猪霉菌毒素中毒就是猪采食受霉菌污染的饲料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夏多雨潮湿季节最为严重,有明显的季节流行性,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可发病。当前,不少猪场都受到霉菌毒素的影响。中国农科院畜牧所于2009 年的一项调查表明,配合饲料中不同程度的霉菌毒素污染率超过80%,这显示生猪生产已深受霉菌毒素的危害,成为诱发动物疾病的关键因素,对养殖业造成严重的危害,应引起养猪户的高度重视。本文以一个猪场霉菌毒素中毒案例分析,希望能给养殖户提供借鉴。

一、发病情况

今年3月初湘西某猪场(存栏300多头母猪)各个阶段的猪均出现明显的食欲下降,有80多头种猪食欲废绝,四肢无力,大部分母猪返情;其中67头妊娠母猪产仔533头,459头仔猪在出生后2~4 天陆续出现腹式呼吸,有的伴有腹泻症状,哺乳仔猪陆续死亡。兽医将该病误诊为伪狂犬、附红细胞体病、增生性肠炎等并发,但经相应处理后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导致该场9头母猪死亡,37 头母猪流产、产死胎,18头失去种用价值的母猪被淘汰,160 多头中、小猪死亡,损失惨重。

二、临床症状

1、怀孕母猪:表现四肢乏力,部分患病母猪眼结膜充血,皮肤苍白或黄疸,粪便中带血,尿液颜色加深,甚至呈浓茶色(血红蛋白尿)。11头怀孕母猪产死胎,怀孕前期、中期和后期共26头母猪发生流产,全场当月返情率上升17%;哺乳母猪普遍泌乳减少,甚至无乳;部分后备母猪阴门充血、水肿,有些流白色分泌物。

2、生长育成猪:耳、四肢内侧和腹部皮肤出现红斑,部分猪皮肤发炎,呈现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症状;部分患病猪下痢,且粪便中带血,颜色较深,被毛粗乱,生长发育不良。

3、仔猪:初生仔猪普遍虚弱,个别初生仔猪出现颤抖、站立不稳,后肢外翻(八字腿);80%以上仔猪出生后2~4天陆续出现腹式呼吸,发病仔猪腹泻,部分同时伴有呕吐、兴奋不安、步态不稳、运动失调、全身肌肉痉挛、倒地抽搐或后退、做转圈运动等;初生仔猪、哺乳仔猪、保育猪外阴有红肿现象;仔猪中的公猪包皮发炎,挤压时有恶臭浑浊液体流出。患病仔猪死亡率较高。

三、剖检变化

对已死亡的中、小猪和经产母猪、后备母猪进行剖检,观察病变。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皮下普遍呈胶冻样浸润,肌肉有出血点,血液凝固不良,病死猪肝脏肿大黄染呈土黄色,质地变脆,有出血点;肠粘膜出血,肠内容物中混有血液,胃壁有大小不等的多处溃疡;肺部轻度水肿,有出血点,肺部呈大片出血或有融合性出血病灶;淋巴结肿大、有出血点;胸腹腔积液,脑膜有轻度水肿、充血。其他器官没有发现明显的病变。母猪皮下脂肪黄染,阴道粘膜充血、水肿,卵巢萎缩、囊肿或变性,肝脏均出现严重的变性坏死,肝小叶出血。

四、诊断

通过养殖户主诉及兽医诊治情况,在对猪场免疫流程、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充分了解后,得知猪场于1月初购进一批含水量较高的玉米,经抽样察看玉米有霉变现象,在加工过程中未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进行脱毒处理。疑为霉菌毒素中毒,采样送检。

(一)ELISA 检测

用ELISA 检测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在饲料样品中检出烟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等,检测平均值分别为1815 ppb、408 ppb、16 ppb、1026 ppb。可见饲料中霉毒素含量较高。

(二)饲料霉菌检测

采集该场饲料和患病猪的胃内容物,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斜面培养基作霉菌培养,2~3 天后均长出绒毛状、棉絮状、黄色或黄绿色菌落,总污染率100%。镜下观察,形态各异,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形成顶囊,顶囊似球形,顶囊周围生着1~2 排辐射状排列的小梗,小梗顶端着生成串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为球形或近球形。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饲料检测、疫苗接种、药品使用以及猪场饲养管理等情况,诊断为霉菌毒素中毒。

五、防治措施

1、立即停止使用该批玉米,改用质量较好的玉米配制饲料。每吨饲料中添加“霉消安” 2000 g+多种维生素500 g+邦福500 g +病毒增免肽500 g,连喂14 天。处理后第三天病情稳定,没有新发病例,1 周后全群采食恢复正常。两周后母猪阴户红肿现象明显消除。

2、对患病猪治疗原则:解毒保肝、清除毒素、强心利尿、补液排毒。母猪实施静脉输液,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1000 mL+5% 维生素C 10~20 mL+40%乌洛托品20 mL;同时皮下注射20%安钠咖5~10 mL。使用0.1%高锰酸钾、温生理盐水或2%碳酸氢钠进行洗胃或灌肠,然后内服硫酸钠;中、大猪在1000 mL 饮水中添加硫酸钠30~50g,一次内服,尽快排出胃肠道内的毒素。对腹式呼吸较严重的哺乳仔猪肌注恩诺沙星(2.5 mg/kg·bw) 和盐酸多西环素(20 mg/kg·bw) 注射液。经过治疗,全场猪只食欲已恢复正常,精神状态良好,猪场逐步恢复正常生产。

六、体会

在我国饲料中,据抽检统计,全价料霉菌毒素的检出率在90%以上,以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最为严重。高剂量的霉菌毒素引起猪群中毒,低剂量的霉菌毒素引起免疫抑制,降低动物机体产生抗体和异嗜细胞吞噬的能力,使疫苗免疫效果减弱或无效。近几年来广泛存在疫病频发且难以防治,疫苗免疫后抗体仍达不到应有滴度甚至免疫失败的现象,都与霉菌毒素有密切关系。

预防霉菌中毒根本措施是严禁使用霉败饲料饲喂畜禽,做好防霉与去毒,以防霉为主。防霉关键是控制饲料水分和温度,对饲料谷物进行干燥处理,低温贮存。猪场应尽量采购质量较好、水分含量低的新鲜原料,并提前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或吸附剂。但吸附剂和处理剂只能对轻度污染霉菌毒素的饲料有效,严重发霉的要严禁使用。去毒目前无有效方法,可用碱液(1.5%氢氧化钠或草木灰等)处理或用清水多次浸泡,直到泡洗液无色为止,但经此处理的饲料其喂量仍应加于限制,一般不超过20%为宜,且只能饲喂肥猪。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