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瘟的诊断与防治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猪瘟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是危害养猪业的最重要的一种传染病。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猪和脏器及急宰病猪的血、肉、内脏、废水、废料污染的饲料、饮水都可散播病毒,猪瘟的传播主要通过接触,经消化道感染;患病和弱毒株感染的母猪可以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产生弱仔猪、死胎、木乃伊胎等。

1 临床症状

1.1 急性型

以发病急、高热稽留和败血症为临床特征;常突然发病,体温上升至40.5~41.5℃,常不表现其他症状,而在1~2天死亡。病猪表现高热稽留不退,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喜卧嗜睡,恶寒拱背,步态不稳。病猪有眼结膜炎,两眼有多量脓性分泌物。嘴唇内面、齿龈、口角、眼结膜、肛门和阴门,常有出血斑点。病初便秘、随后下痢,粪便内常混有黏液和血液。有的病猪出现神经症状如磨牙、全身痉挛等。病程约1~3周,后期常并发肺炎、坏死性肠炎或继发其他传染病,使病情恶化而死亡。

1.2 慢性型

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临床症状;症状似急性型,但较和缓,病情时好时坏。主要表现消瘦、贫血、行走摇摆无力、食欲不振、异嗜、便秘与腹泻交替,(www.novmv.com)皮肤有紫斑或坏死痂,生长发育迟缓,病程常在一个月以上,一些病猪可因体质恶化或继发感染而死亡,一些耐过的可康复。

2 实验室检查

常采用的方法有:血清学检查、猪瘟兔化弱毒免体交互免疫试验、生物学试验(非免疫猪种)、荧光抗体试验等。

近些年来,急性猪瘟少发,常有非典型性猪瘟(温和型)病猪出现,其特点是病情温和,病热缓慢,病变局限,呈散发等不典型表现,这就须经实验室检验方可做出可靠的诊断和鉴别。

3 防治

目前还没有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在病的早期,可采用注射高免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来抢救。

3.1 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

做好猪瘟的预防注射工作,是防止猪瘟发生的关键措施。每年采取定期注射和适时补针相结合的办法,用猪瘟活疫苗进行免疫。选择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3.2 实行自繁自养的办法

若需要从外地购买猪种,运回后还须隔离饲养半个月左右,并进行疫苗注射,进行实验室猪瘟抗原检测阴性,方可混群饲养。

3.3 加强集市管理和运输检疫

杜绝病猪在集市出售和收购、运输,以防传播疫病。生猪交易市场、猪库、屠宰场等猪只集中场所,特别应加强兽医卫生管理及检疫措施。

4 免疫预防

(1)对一般猪场,由于母源抗体的存在,仔猪出生20日龄初次免疫接种猪瘟脾淋苗1头份,在6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2~3头份。公猪一年免疫两次,母猪于断奶前2~3天进行免疫注射。

(2)对曾经严重发生猪瘟的猪场(也适用于散发性猪瘟的发病场),可超前免疫,即在仔猪出生后立即肌注1头份猪瘟疫苗,间隔1小时后再让初生仔猪哺乳,至60日龄时再免疫一次,剂量为4~5头份。

(3)对于正在发生猪瘟的猪场,要采取“超剂量免疫”,每头猪一次接种8~10头份猪瘟疫苗,先注射无临床症状的猪,再注射发病猪,一猪一针头,使猪群迅速建立坚强确实的免疫力。

为确保免疫效果,疫苗注射前后10天内,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