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赵晓春,李 鹏,王宁宁

(黑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150069)

1 流行特点

该病在任何季节都可流行,5~11月份比较多见。另外,任何品种和年龄的猪只都具有易感性,但与其进行接触的禽类、犬、牛等动物不会发病。仔猪断奶前后该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一般发生脑膜炎型和败血型,而中猪通常发生淋巴结炎型。病猪的内脏、肿胀的关节以及肌肉、唾液、鼻液、粪尿等排泄物中都会存在病原菌,因此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猪只与病愈带菌猪只,且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损伤的皮肤进行传播。当健康猪只与病猪直接接触或者接触被病猪排泄物污染的土壤、饮水、器物、尘埃等都能够发生该病。病死猪的内脏、肉和废弃物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也是该病散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2. 临床症状

急性败血型:一般在成年猪群中容易发生该类型,且发病很急,传播速度非常快,往往呈暴发性流行。病猪体温通常快速升高超过40℃,精神沉郁,严重嗜睡,难于呼吸,剧烈咳嗽,食欲不振甚至停止采食,卧地不起,耳尖、颈部、腹部、四肢有紫色斑点出现,流鼻液和眼泪,最急性型则没有症状出现而突然发生死亡。

脑膜炎型:一般在70~90日龄的仔猪容易发生该类型,但对于较大日龄的猪只也偶有发生。病猪体温通常会达到40.0~42.5℃,停止采食,嗜睡,便秘,有脓稠液体从鼻中流出,且随着病程的逐渐发展,出现神经症状,体况逐渐消瘦,最终衰竭死亡。

关节炎型:一般在仔猪比较容易发生该类型,大多数是由脑膜炎型或急性败血型转化而来。病猪通常有一个或几个关节发生肿胀,出现跛行,躺卧不动,甚至无法起站立,严重时还会导致后躯瘫痪。

化脓性淋巴结炎型:一般在育肥猪和断奶仔猪中容易发生该类型,病猪多处淋巴结发生肿胀、坚硬,有热痛感,使其难于吞咽而影响采食,且随着病程的不断发展,成熟后会发生破溃流脓,同时症状明显减轻[养殖网:www.novmv.com/]。

3 病理变化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

可见关节发生肿胀,将其切开后能够看见有黄色脓性渗出物或黄色胶胨状的渗出物存在于关节腔内,且蹄底也发生肿胀、溃烂。病猪皮下、胸壁存在数量不等且如同鸽子蛋大小的脓肿,将其切开后能够看见黄绿色或黄色黏稠的脓汁。胸腔入口处的淋巴结发生肿胀,表面存在小化脓灶,下颌处形成黄色胶胨状的水肿,且肩前淋巴结、下颌淋巴结也发生肿胀。心包膜增厚,表面沉着白色的纤维蛋白,心脏明显扩张,心外膜出现点状出血;肺气肿,并有豆粒大至蚕豆大的黄色化脓灶散布在实质及表面;肝脏表面也形成大小不同的化脓灶。胃及肠黏膜充血、出血,胃底部黏膜充血、肿胀、出血,为紫红色,且覆盖有大量的黏液;小肠黏膜出现轻度的出血性卡他性炎,浆膜水肿充血,存在小出血点,且附有较少的淡黄色纤维性渗出物;大肠黏膜充血,或者出现少量的点状出血。腹腔、胸腔中积聚少量的稍混浊的淡黄色渗出液。

4 实验室检验

镜检:在病死猪的肝、脾、关节液、病变淋巴结取样进行涂片,经过美蓝染色后进行镜检,能够见到单个、成对或者呈链状排列的球菌。

细菌分离培养:取病死猪的关节液、脾充分混合后进行研磨,并将其接种在鲜血琼脂平板上,在37℃条件下培养48h,能够见到培养板上生成直径大约在1mm的菌落,且在菌落周围形成明显的溶血透明环。

5 治疗

由于病猪急性发热,且持续高烧,单一使用退热药也没有疗效,必须给病猪静脉注射使用灭菌蒸馏水进行1倍稀释的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对甲氧嘧啶,同时给其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注射液,用量是磺胺类药物的3~4倍,但只注射1次,由于该药呈弱碱性,主要是用于中和血液因高烧而导致的酸中毒,促使血液尽快恢复到酸碱平衡状态,从而不需给其使用其他退热药,注射3~4h后,病猪体温基本能够自行恢复正常,且不会出现反弹。另外,如果在面积较大的地区发生该病,也可给病猪肌肉注射磺胺类药或链霉素、青霉素,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菌药物。但要注意在添加磺胺药时必须搭配使用磺胺增效剂,一般是将1份磺胺三甲氧苄氨嘧啶和磺胺二甲氧苄氨嘧啶、5份碳酸氢钠、5份磺胺嘧啶粉进行充分混合,治疗量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250~300g,预防量是200mg,1个疗程连续饲喂5~7天。为使疗效提高,并促进病猪食欲恢复,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肌肉注射适量的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用作辅助。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