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养猪有啥补贴政策-未来五年养殖业大势及机遇【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养猪有啥补贴政策?未来五年养殖业大势及机遇

农业部印发了《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生猪生产发展规划,也是十三五期间生猪生产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那么,这对于从事养殖的朋友来说,有哪些利好?未来几年,养殖业又将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养猪有啥补贴政策?未来五年养殖业大势及机遇:

养猪区域如何划分?

农业部的生猪生产发展规划严格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合理划定了限养和禁养区域:

●重点发展区

河北、山东、河南、重庆、广西、四川、海南。

该区域养殖总量大、调出量大,在满足本区域需求的同时,还要供应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沿海省份。预计养殖总量年均增长1%左右,将成为稳定我国猪肉供给的核心区域。

●约束发展区

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和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南方水网地区。

该区域受资源环境条件限制,生猪生产发展空间受限,未来区域养殖总量将保持稳定。

●潜力增长区

东北4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和云南、贵州2省。

该区域发展环境好,增长潜力大,一批龙头企业在此建立了生产和加工基地,在满足本区域需求的同时可重点满足京津等大中城市供给。预计年均增长1%-2%,将成为我国猪肉产量增加的主要区域。

养猪有啥补贴政策?

十三五规划中,生猪产业重点工程与政策包括:良种工程项目、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项目、良种补贴政策、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标准化养殖项目、生猪育种补助政策、生猪养殖保险政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等。

以标准化养殖项目为例,如果是规模养殖场、农民合作社,证件齐全且存栏量在0.5万头至5万头的,就可向畜牧局申报。补助资金额度在25万元至100万元之间。

养殖业发展大趋势及机遇

机遇1 标准化规模养殖

规模农业是中央一号文件的头号重要内容,也是未来中国农业转变的主要方向。对于农业的养殖业来说,规模化无疑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国家对规模养殖必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利好①:规模养殖的巨额补贴(除畜牧良种补贴外,还可拿到规模养殖的补贴,同时还有一些专门政策,如针对生猪养殖大县就另有专门奖励政策)。

利好②:标准化示范养殖,还可拿到政策扶持资金(针对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能够带动当地农民发展的,各地区都有不同的扶持政策)。

机遇2 生态养殖

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破解粪污综合利用问题迫在眉睫。因此,兼顾生产生态两大目标,农牧结合、循环发展,能够破解畜禽养殖污染难题的生态养殖将成为重点发展对象。

利好①:生态养殖的巨额补贴。国家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可持续发展、可循环的生态农业扶持力度很大,其中对生态养殖的扶持力度尤其大。

利好②:用地、用水、用电政策优惠。除直接补贴外,还可享受国家在畜牧养殖的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以节省投入成本。

机遇3 特色养殖

需要注意的是,特色养殖是指在当地养殖形成一定规模集群、成为一种地区特色的养殖。国家鼓励各地区根据地区优势,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业项目。

利好①:一县一特补贴项目。形成规模和特色的养殖项目,可申报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

利好②:以特色做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在特色基础上打造优势特色品牌,极大程度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销售利润。

机遇4 政策性保险

由于养殖业风险不好预测,除了天灾之外,环境污染也会导致疫病严重,增加畜禽死亡率,因此,养殖业风险很高。为防范风险,保证养殖业健康安全发展,国家将会持续增大农业保险的投入。一些水产养殖保险等有望列入政策性农险范围。

致富案例:一头猪与一城水,赤城县生态养殖开启致富路

刚到11月中下旬,河北省赤城县的山里已是严冬景象。不过,走进三道川乡小三道川村村民王登成家的猪圈,并不觉得冷。两头乌黑发亮的大肥猪懒洋洋地趴着呼呼大睡,它们的身下不是冰冷的地面,而是松软的碎屑状物质。

我这个猪圈不脏、不臭,冬天还能自动发热。说着,王登成抄起身边一把铁锨进到猪圈里翻动起来,居然还冒出白花花的热气。

来自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牧医系的郭秀山教授揭开了谜底。猪身下铺着的碎屑状物质,叫做发酵床,有80厘米厚,是由稻壳、锯末等垫料以及微生物等组成的,猪把排泄物拉到发酵床上,经过猪的拱翻和人工掩埋,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排泄物被完全消纳,无臭气排放,同时还释放出热量,而废弃的垫料经过加工后会变成有机肥,又返回到田地里。

2015年,郭秀山教授带着北京市农委支农项目发酵床养殖模式的示范与应用来到这里,帮助小三道川村3家养殖户将传统猪圈改造为发酵床养殖的新型猪圈。对于地处生态涵养区的三道川来说,这样一种零污染的生态养殖技术,除了让猪圈更干净,还有更大的价值。

王登成家的猪圈紧邻川道里的一条小河,往上走不远,就看到一处泉眼,清澈的泉水汩汩涌出,这样的泉眼三道川乡有很多。所谓一杯京城水,半杯源赤城,发源于赤城境内的黑河、白河、红河全部注入北京的两盆净水白河堡水库和密云水库,黑河之源的标志就在三道川乡。山上泉眼流下来的水,都汇入了黑河。而当地农民的猪圈、羊圈往往临河而建。

因为与水源地有如此密切的关系,畜禽养殖带来的面源污染更不容忽视。为了保住流向北京的一溪清水,当地正在承受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出台,赤城县被划为生态涵养区,不久后,这里或将全面禁养,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特别好的生态养殖办法,这里的村民,就断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三道川乡乡长杨春说,畜牧业一向是乡里的主导产业,全乡光肉牛就有1万多头。当地正在探索产业转型,减少传统养殖对环境的破坏。发酵床养殖项目目前虽然规模不大,但长远看有意义,乡里想在附近几个村子推广,发展成生态养黑毛猪产业。

但郭秀山教授坦言,这项技术要想推广开,还面临一些困难。比如,在生物发酵作用下,发酵床会产生热量,夏天温度略高,需要研究用非接触式发酵床替代现在的技术。而相比于传统养殖,发酵床技术需要更加精细的管理,有些村民习惯了传统粗放养殖,还没有感受到环境约束压力,采纳动力不足。

资金也是拦路虎。改造猪圈,每户要投入3万到5万元,对当地村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王登成说,如果有资金扶持,他们村酝酿搞一个生态养殖合作社,既不污染水源,又能脱贫致富,村里人都盼着过好日子嘞!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