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渗出性皮炎的临床症状 猪渗出性皮炎的防治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猪渗出性皮炎的临床症状 猪渗出性皮炎的防治措施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于感染皮炎葡萄球菌而发生,也叫做溢脂性皮炎或者煤烟病.该病在猪群中通常呈散发性,发病率通常处于2%~5%,但如果猪场环境卫生较差则能够达到约10%,且病死率较低,但如果猪群具有较差的免疫力则能够达到70%左右.病猪治愈后会导致生长速度缓慢,严重损害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猪渗出性皮炎的临床症状 猪渗出性皮炎的防治措施。

1 流行特点

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尤其是多雨潮湿的季节比较容易发生,主要是哺乳仔猪发病。该病的病因比较复杂,通常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发病,尤其是猪皮肤、黏膜存在损伤,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就会通过损伤处、毛囊以及汗腺感染葡萄球菌,使其侵入皮肤,从而出现发病。另外,妊娠母猪在临产前几天,通常子宫内的细菌开始大量繁殖,容易导致在分娩过程中使仔猪感染细菌而出现发病。

该病通常呈散发,有时也会呈现流行性,如果没有免疫力的猪群发生该病,往往会持续导致其他免疫力较低的仔猪被感染。一般来说,仔猪在保育舍的发病率能够达到15%左右,而死亡率能够达到65%左右,这是由于葡萄球菌能够分泌毒素,能够损伤肾脏和肝脏或者继发引起其他疾病,从而造成死亡。另外,如果饲养环境卫生条件恶劣,尤其是猪场寄生有大量疥螨时更容易出现发病。

2. 临床症状

仔猪感染后会表现出怕冷,往往钻入垫草,有时甚至整窝堆挤在一起。开始时,在耳廓、眼睛周围、面部、腹部以及肛门等无被毛处的皮肤上形成红褐色斑,并有铜锈色或者红色分泌物排出,随着斑点的不断增大,逐渐形成直径在3-4 mm的微黄色水泡,并快速发生破裂,有清亮的黏液或者浆液渗出,该过程进展迅速,如果不仔细很容易被忽略。经过1-2天就会扩散至全身皮肤,之后皮肤不断湿黏,呈油脂状,逐渐干燥后会变成龟裂硬层,有时具有形成棕色的鳞片状结痂,具有痒感,并散发恶臭味,当痂皮脱落后就可看到鲜红色的创面。当病猪症状比较严重时,体温能够升高达到大约41℃,发病后期由于不断摩擦皮肤而起泡、破溃,有黄色或者ml样分泌物流出,并散发腥臭味。另外,患病仔猪还会表现出食欲不振,渴欲增强,大量脱水,快速消瘦,严重时会发生死亡[养殖网:www.novmv.com/]。

3 鉴别诊断

猪皮炎肾病综合症( PDNS)。该病会导致病猪的耳部、背部、腹部等皮肤形成红斑、丘疹以及坏死痂,同时导致体表淋巴结发生肿大。该病一般是日龄较大的仔猪发生,即10~16周龄,有些病猪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弓腰现象,在腰背部按压会表现出躲闪、怕痛。

锌缺乏症。该病主要是导致病猪皮肤角化不全,使皮肤明显增厚,形成裂隙和裂口,容易引起继发感染。通常是断奶仔猪容易发生该病,主要是由于体内钙、锌比例不当或其他原因影响锌吸收和利用,如果及时补锌就能够使其康复。

疥癣病。该病通常先是头部发生病变,皮肤干燥、粗糙、增厚,有灰色痂皮覆盖在上面,并形成大的皮肤皱褶等。病猪感染疥癣后的最典型特征是明显瘙痒,经常发现其不断蹭痒,但患有渗出性皮炎的病猪不会出现如此明显的痒感。刮取病猪皮屑在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进行虫体检查就能够确诊猪疥癣。

猪玫瑰糠疹。该病一般是8-12周龄的猪容易发生,有时小于2周龄的仔猪也会发生,特征性病变是皮肤出现红斑,并逐渐形成环形斑块,边缘呈红色,明显隆起,主要是腹部和股内侧皮肤出现。随着病变面积的不断增大,会与周围的病变区域相互融合,形成圆形病灶,其中心比较平坦,有一层糠麸样鳞片覆盖在上面。该病进展缓慢,对食欲没有影响,不会造成死亡,病变呈环状扩散,且该处没有脂质等,根据以上特征可区别于猪渗出性皮炎。

4 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发生该病越早采取治疗具有越好的效果,如果感染严重则可能没有疗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该病采取对症治疗,抗菌消炎、抗病毒感染等,都具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采取全身性治疗能够减轻皮肤病变程度,控制只在浅层发生病变,并能够加速愈合。另外,由于葡萄球菌容易形成耐药性,因此在治疗前最好进行药敏试验,选择使用敏感性药物来治疗。例如,病猪可配合使用壮观霉素、磺胺或林可霉素、三甲氧苄二氨嘧啶等进行治疗,并采取体内外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疗效。病猪可先使用0. 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体表病变处,每天2次,连续进行3天;肌肉注射0.5 9氨苄青霉素,每天2次,连续使用3-4天。病猪也可选择使用强力霉素、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为避免发生脱水,改善机体电解质平衡,可给症状严重的病猪注射葡萄糖盐水或者口服补液盐,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此外,病猪要进行严格隔离,并对其污染的猪舍彻底消毒,注意选择使用刺激性小、低毒性的消毒药物。

加强饲养管理。夏季加强通风,注意防暑降温;冬季加强保温,注意防寒保暖。每年秋末春初,可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并注意补充食盐,还可提供一些玩具来分散注意力,避免仔猪相互咬尾,防止出现外伤。猪场要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并对空舍进行严格清扫消毒。

发病症状

一般多发仔猪,猪只突然发病,先是仔猪吻突及眼脸出现点状红斑,后转为黑色航皮,接着全身出现油性粘性滑液渗出,气味恶臭,然后粘液与被行一起干燥结块贴于皮肤上形成黑色痂皮,外观象全身涂上一层煤烟,后病情更加严重,有的仔猪不会吮乳,有的出现四肢关节肿大,不能站立,全身震擅,有的出现皮肤增厚、干燥、龟裂、呼吸困难、衰弱、脱水、败血死亡。

剖检病变

病猪全身粘胶样渗出,恶臭,全身皮肤形成黑色痂皮,肥厚干裂,痂皮剥离后露出桃红色的真皮组织,体表淋巴结肿大,输尿管扩张,肾盂及输尿管积聚粘液样尿液。

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以及本病只感染仔猪,母猪不发病,即可作出诊断。

易染群体

1、本病主要侵害哺乳仔猪,尤其是刚出生3-5天的仔猪发病率高,传染迅速、死亡率也高,因此对产舍及临床母猪应清洗、消毒产舍应保持干净、干燥、通风。刚出生的仔猪应将体表粘液擦干净,放在松软的干草或统糠垫料上。

2、本病传染很快,只要有一头仔猪发病1-2天波及全窝,3-5天扩散到几窝或整座产仔舍。一发病应及时、严格隔离,病猪由专门饲养员专人饲养,各种用具应与健康猪隔离使用。病猪栏及走道应彻底消毒。病猪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减少损失。

治疗措施

1、对病猪严格隔离,对猪舍彻底消毒。

2、用0.1%高锰酸钾水浸泡发病仔猪身体1-2分钟,头部用药棉沾高锰酸钾水清洗病灶,然后擦干、凉干涂上龙胆紫。对初发少数病灶直接涂上龙胆紫,效果很好。

3、每头病猪用青霉素5万单位进行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连用3-5天。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