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病防治》项目化教学模式主要内涵设计及实践体会【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猪病防治》项目化教学模式主要内涵设计及实践体会

《猪病防治》是高职畜牧兽医、动物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培养学生具有的猪病防治能力是畜牧兽医岗位能力的主要构成部分。为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我院自2009年前以来,牧医类专业构建出以畜种为载体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在此背景下,《猪病防治》课程大胆尝试国外职业教育及非畜牧兽医类专业采用的项目教学法,打破原学科课程内容体系,基于猪病防治的工作过程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设计,构建出《猪病防治》项目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完成知识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下面一起来看一下:《猪病防治》项目化教学模式主要内涵设计及实践体会。

1、《猪病防治》项目化教学模式主要内涵设计

1.1 设计理念与思路

依据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猪病防治岗位指向和职业能力要求,按照“以企业需求为对象、以项目经验为目标、以动手操作为核心、以职业素质为突破”的原则,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及服务方向;本着“以课程培养目标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总体设计思想,依据猪病防治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要求设计《猪病防治》学习领域的内容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及考核模式等。

1.2 教学内容遴选与体系构架

通过岗位调研与分析,基于猪病防治三大重点工作即“诊断、治疗、预防”的工作过程,将猪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融合,从诊断入手以系统主症为主线设计8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中,均以一个或多个典型性或代表性案例为载体,针对案例进行多个完整的、典型的、规范的、通用的工作任务。所设案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纯感染到混合感染,含盖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所设任务种类既有猪病防治的基本技术,又有新技术的应用,既有执行类的工作任务,又有自主设计的各种方案。内容体系设计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内容的编排和学时分配上,既考虑工作任务的完整性,又要遵循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知识与能力、能力与能力的关系,适当考虑技能的难易程度编排进程和学时分配,允许一些知识和技能点出现交叉和重叠,增强技能的熟练性。与完成项目任务相关的支撑知识融合在各学习项目任务中,以够用为主,兼顾项目知识提升与拓展知识介绍,具体见表1。

1.3 教学组织方式

自主学习。以典型工作任务做引领,在进入工作任务前,教师首先布置课业单,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解析任务要点,并按照老师创设的情境、提出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做”一体化。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单、任务咨询单、案例单等学习材料,指导学生按项目式教学法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课程教学程序遵循“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做出决策、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反馈、总结评估”过程。

1.4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综合运用案例法、任务驱动法、研讨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全面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充分运用校内外实训基地。

1.5 考核模式

采用形成性考核测试方法即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真实记录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实际表现,实现对学生学习态度、技能掌握、职业素质提高等做出综合公正的评价。

与课程建设同步,编写《猪病防治》项目化教材。

3.0.jpg

2、实践体会

猪病防治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模式,“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将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促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项目化教学以职业行动为导向,其打破《猪病防治》原知识体系结构,更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其完成任务需要的知识是跨学科的、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常是多学科的,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师德,更要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及较强的实践经验,还要在相关学科具有较强的能力。

项目化教学教学组织形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方法上的牵头人,问题上的策划者,活动中的组织者,就必须彻底转变教学理念,特别是没有经验的教师,课前必须充分、认真准备,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充分设计,更应该了解学习情况,揣摩学生的心理,针对项目特点定位如何操作培养学生的功能性能力、过程性能力、设计性能力,进而创设出积极的学习氛围。

项目化教学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教学过程中,从信息咨询、计划制定、方案选择、计划实施到成果评价都需要学生成为积极的工作主体及参加者,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积极主动学习,更要学会联系实际问题学习。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