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症状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症状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油皮病,是由葡萄球菌所引起的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基本特征为皮肤脂肪分泌过多,皮肤呈黏湿油脂状,病猪常由于严重的细菌感染和脱水而出现死亡。该病是现代养猪生产常见病之一。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仔猪渗出性皮炎的症状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2.9.jpg

1、病因分析

哺乳仔猪感染该病主要是由于在温度较低的冬春季节以及连绵阴雨、过于潮湿的条件,有利于病菌以及疥螨大量繁殖,环境卫生较差,饲养管理不合理,容易损伤仔猪皮肤,同时由于仔猪具有较弱的抗病力,使皮肤屏障机能更容易被破坏,从而感染葡萄球菌等病原菌而引起发病。

环境温度过低、湿度过大,尤其是种猪群没有定期进行体外驱虫,导致母猪群感染大量疥螨,并会将疥螨传染给后代仔猪,加之仔猪被毛稀少且皮肤较薄,发生剧痒后往往会造成皮肤损伤,从而容易感染葡萄球菌等细菌,这也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凶。另外,仔猪剪尾时形成不平整创面或者不彻底,导致其只要发生打架就会严重损伤皮肤,加之其不仅在日常吮乳时会由于争奶而相互打架,在出现舍内空气浑浊、氨气浓度过高或者断奶等环境应激时也会由于烦躁不安而相互打架,从而损伤耳朵、眼圈、面颊等处皮肤,进而容易感染葡萄球菌发病。此外,仔猪进行断脐、剪牙、打耳号、断尾、阉割时所使用的用具以及创口没有经过严格消毒,也能够感染病菌而出现发病。

2、临床症状

仔猪最小可在2日龄左有感染该病,最晚在7日龄左有发病。小于3日龄仔猪感染该病后,初期症状通常在皮肤损伤处或者少毛、无毛处(如眼圈、嘴角)发生皮肤炎症,主要是形成红色斑点和丘疹,经过大约1天会发生破溃,接着逐渐蔓延至颊部、耳后,冉经过2~3天就能够扩散至全身。大于3日龄仔猪感染该病后,通常会从耳后开始出现症状,主要也是形成红色斑点和丘疹,接着逐渐向后、向前扩散,且迅速蔓延至全身。发生湿润浆液性皮炎,在患处形成鱼鳞状痂皮,用手触摸会感到黏腻,轻轻一拔被毛就会连同皮肤同时拔掉,痂皮脱落后会露出鲜红色的创面,有时会流ILIJ少量血液。体表皮肤不断增厚,最终在全身形成皱褶,并散发恶臭味。病猪往往由于瘙痒而频繁在产床或者墙壁上摩擦,导致患处痂皮脱落而露出鲜红色创面。部分患病仔猪的蹄壳会发生脱落、溃烂。发病初期,病猪精神状态、食欲、体温以及粪便都基本正常,发病后期怕冷发抖、拥挤在一起,且体温升高达到40~42℃,被毛粗乱,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增加饮水,机体急剧消瘦,有些会由于混合感染大肠杆菌而开始出现腹泻,排ILIJ灰色或者黄白色粪便,经过大约5天发生死亡。

3、实验室检查

涂片、染色镜检。在病猪患处用手术刀片将痂皮剥去,清除黏液,直至渗血,冉刮取适量患处渗出物,同时取病死猪的肝脏、脾脏进行涂片,经过革兰染色后进行镜检,能够看到革兰阳性球状菌,往往单个存在,或者成对、成串排列。

病原分离。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猪淋巴结、肝脏、脾脏分别在营养琼脂和血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置于37℃下进行24小时培养。结果可见营养琼脂培养基上长出圆形不透明的乳白色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湿润,明显隆起;血琼脂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有些会在周围形成无色透明的溶血环。挑起典型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也能够看到圆形的革兰阳性球状菌,且往往呈葡萄串状排列。

4、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母猪转入产房前必须经过彻底消毒和严格驱虫。消毒可选择使用广谱、高效、安全且没有腐蚀性的药物,如低浓度的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就能够将各种细菌、病毒、真菌杀死,且其消毒效果不会受到有机物和硬水的影响,能够彻底消毒,并持续长时间发挥作用。驱虫可选择皮下注射10%伊维菌素注射液,能够将体表疥螨和胃肠道线虫彻底驱除,从而能够避免由于感染疥螨而继发引起该病。

药物保健。方案1:将新生仔猪体表擦洗干净后放在保温箱中,经过10min就会使其适应环境与温度的变化,之后给每头灌服10mL含有2g副猪清(含有多种细菌素)的温开水,之后冉放入保温箱中,10min之后即可吮食初乳,然后在第2天每头冉服用1次药物即可,能够有效避免其发生腹泻以及感染多种细菌,并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成活率。方案2:仔猪在7日龄开始补料,可在饲料中添加溶菌酶或者抗菌肽,一般按每200kg饲料添加50g药物,少添多餐,可选择每天6次,连续使用12天,也能够有效的防止感染多种细菌,增强机体抗病力和免疫力。

药物治疗。病猪伤口感染发炎,要立即涂擦5%碘酒,同时注射阿莫西林,每天1次,连续使用5天。病猪皮肤形成痂皮时,可用温度为45℃的0.1%高锰酸钾溶液或者1: 500比例稀释的百毒杀进行5~10min浸泡,接着使用毛刷将发软的痂皮清除干净,然后在创口涂抹上碘酒,并配合注射阿莫西林,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诊断要点

流行病学

(1)本病主要感染仔猪,尤以10—20日龄的仔猪最易感,其发生率不高,但死亡淘汰比例较高,常达20%—80%。

(2)产房及保育舍卫生不良;仔猪打架、栏舍过于粗糙造成皮肤损伤等因素,都能诱发本病。

(3)本病主要通过猪与猪之间的直接接触感染。

临床症状

病初表现精神沉郁、厌食、消瘦、脱水及战栗。体温中度升高,常在40℃左右。多由头部、嘴、耳及眼睛周围开始感染。急性病例的皮肤形成水疱及脓疱,破裂后流出渗出液和皮脂,病猪多于3一5天死亡。

亚急性病例病程较长,病变部位逐渐发展到全身,皮肤表面出现黄褐色脂性渗出物,触摸皮肤皮温升高、湿度增大,有油腻感。由于渗出物使尘土、皮屑及垢物凝集成龟背样的痴块,表皮增厚、干燥、龟裂,全身皱缩,有恶臭气味。当痴皮脱落,露出红肿的破损。

实验室检查

采取患病猪病料,如皮肤、脏器等,可从中分离到葡萄球菌。

防治措施

1.注意仔猪舍环境卫生,加强消毒。栏圈、栏面要平整,避免仔猪皮肤受损伤。对仔猪断脐带、剪牙、剪耳号做好消毒工作。

2.病猪要及时隔离治疗,并对猪舍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3.用温热肥皂水清洗患部,或者用皮肤消毒剂进行擦洗。在皮肤表面涂水杨酸软膏及其他抗生素类软膏等。

4.若发现仔猪脱水,应及时补液,可口服及腹腔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并配合使用维生素B添加剂。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