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断乳仔猪肠道发育的影响因素【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断乳仔猪肠道发育的影响因素

郝银峰(黑龙江省肇东市太平乡政府 151103)

1 断乳初期小肠的结构和功能

小肠在断乳后发生形态学改变,即使小肠绒毛萎缩可能是由于仔猪脱离母猪、转入新栏后的应激引起的,但绒毛萎缩程度与断乳过渡期饲料的摄入有很大关系。这些应激容易造成断乳仔猪的消化不良、脱水、腹泻和肠道感染。据报道,断乳前逐渐喂料,有助于减少断乳过渡期给肠道带来组织学和功能上的不利影响。哺乳期间对仔猪进行补料,可以减小断乳后肠绒毛萎缩的程度。

仔猪断乳前后与生长期的区分在于仔猪发育状况不同,日粮引起的小肠刷状缘细胞酶表达产物不同。水解肠乳中乳糖的乳糖酶——根皮苷水解酶、刷状缘糖苷酶等特殊酶类在仔猪3周龄时达到体内峰值而在断乳后急剧下降。仔猪断乳后,乳糖酶的丢失由小肠代偿性发育弥补,通常会出现仔猪肠道实际消化能力超过了有待消化的日粮负担。与乳糖酶酶活性降低相比,水解谷物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蔗糖酶和麦芽糖酶在仔猪出生时体内含量较低,但随着日龄增加含量反而上升。断乳后,这些糖酶至少可达到消化生理成熟时含量的一半。仔猪小肠内乳糖水解酶和其他微纤毛酶的转录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人们也无法对断乳期乳糖水解酶与蔗糖酶、异麦芽糖酶表达产物间相互调控作用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断乳初期的日粮至少应该能够维持胰腺和小肠内糖酶和蛋白激酶的活力。据报道,饲喂高糖日粮易引起仔猪的蛋白质消化不良,其体内乳糖水解酶——根皮苷水解酶含量明显低于营养状况良好的仔猪。对于断乳仔猪来说,已有许多日粮配方既可满足其采食量又可保持小肠的理想状态。分段饲养法可使仔猪适应从高脂肪、高糖乳到断乳后以谷类和豆类为主的低脂肪、低乳糖、高碳水化合物日粮的过渡。为了减少仔猪断乳后的厌食症,可以在断乳初期的日粮中添加乳蛋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而且还可平衡日粮营养。给断乳后的仔猪饲喂牛乳,可以保持纤毛长度和腺体深度,有助于二糖、单糖的消化吸收。另据报道,干燥血浆粉有利于增加采食量、提高生长率和饲料报酬。这种干燥血浆粉可以减少断乳相关的局部炎症反应,进而减少进入黏膜的炎症细胞。断乳后,多种糖酶取代了乳糖酶的主导地位,在刷状缘酶释放出单糖前,有一部分水解作用是通过肠腔内的酶完成的。断乳后,载体介导的氨基酸吸收明显下降,这种下降与断乳后仔猪低蛋白质日粮是相一致的。断乳仔猪体内存在调控日粮和氨基酸需求的特殊运输系统,使小肠对液体和电解质的吸收暂时减少。

2 断乳后小肠黏膜与微生物生态内环境

断乳后,小肠发育主要是小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www.novmv.com)包括酶、受体和转运系统等一系列表达产物的变化。与日龄有关的小肠糖基化作用会调整肠受体细胞识别日粮、有益菌和病原菌的功能。肠毒素型大肠杆菌是引起断乳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其中容易引发病原菌感染的因素有保护性免疫球蛋白A和其他常乳中有益因子的缺失;饲料不足、饮水不足、胃酸分泌不足、肠道菌群紊乱、黏膜、粘液素糖聚体表达产物可作为病原菌结合位点。

营养不良威胁肠道免疫屏障和正常的免疫功能,往往会引发感染。感染也会对采食和吸收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导致内源性营养的流失。

小肠局部缺血是造成断乳仔猪腹泻的一个重要因素。小肠缺血的原因是小肠局部血液循环无法满足肠绒毛异常再生时小肠快速发育的代谢需求。小肠缺血会造成小肠内环境酸中毒,进而有利于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的入侵。

断乳仔猪肠道内微生物的分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日粮变换、宿主生理变化、内源性营养变化以及微生物的构成等。仔猪断乳时,厌氧菌逐渐变为优势菌群,而大肠杆菌和肠道球菌的数量有所减少。后肠内厌氧菌增幅最大,但回肠内厌氧菌的数量最多,这种厌氧菌与宿主竞争营养物质。断乳仔猪日粮净能的6%被胃和小肠内厌氧菌发酵消耗而流失。成猪总能量的5%~20%来自于大肠内微生物的发酵。

促生长抗生素可以减少细菌的潜在数量,进而减少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功能的紊乱,但是大肠菌群的变化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在饲料中添加威里霉素等作为促生长剂,会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甚至会引起人的耐药性。液态发酵饲料含有高水平的乳酸和乳酸杆菌,可以降低胃内pH值、减少小肠内微生物的活力和整个胃肠道内细菌的数量。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