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丹毒的防治及免疫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猪丹毒的防治及免疫方法

曹茹欣

(黑龙江省望奎县家畜繁育指导站,黑龙江绥化15 2100)

作者简介:曹茹欣(1975 -),女,本科,高级兽医师。

猪丹毒也叫“钻石皮肤病”或“红热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俗称“打火印”。

1 临床症状

急性型:表现为败血症,亚急性患猪皮肤上出现疹块。

慢性型:病猪表现为心内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多发生在夏秋和梅雨季节,2月龄以上的猪最易感染。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病猪潜伏期短的为3~5天,长的达半月之久。如不积极预防和治疗,病死率很高。

2. 预防措施

在饲养管理方面应加以注意,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农贸市场的检疫,在运输和屠宰时也应强化检疫。在猪丹毒常发地区,应采取疫苗免疫,在每年春秋或夏冬季定期进行预防注射,使猪群获得免疫力,此法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手段。

2..1 消灭传播因素

猪丹毒杆菌在土壤内可长期生存,凡发生过猪丹毒的地区,在猪圈或放牧地往往有猪丹毒杆菌存在。为此圈舍最好用水泥或石板作地坪,以便经常用10%的石灰乳消毒药液冲洗,猪栏则最好每年用20%石灰乳涂刷2~3次。有的地区曾推广“白猪圈运动”,猪圈普遍涂刷石灰乳,这对消灭圈舍中病菌发挥了显著作用,大大降低猪丹毒的发病率。运动场或牧地每年应深翻1次。此外,饮用水洁净,也是防止病菌侵入的重要措施。

2..2 消灭传染来源

很多猪丹毒的发生是由于购入病猪或带菌猪所引起的,所以自繁自养是防止传染病侵入的最有效的办法。在夏秋季猪丹毒流行期应尽量不购入新猪,如必须购入新猪,应在健康隔离猪舍观察1个月以后确认健康时再合群饲养,因为某些外表健康的猪或本病耐过猪往往在扁桃体或肠淋巴滤泡中带菌,如合群后却能引起传染。此外,其他家畜、家禽、野生动物亦可传播病菌,所以在猪丹毒流行季节应防止其他畜禽与健康猪群接触。同时要严格杜绝病猪肉或带菌猪的副产品进入健康区内。特别是在猪丹毒流行季节,饲养员、阉割员、防疫员进入健康猪舍前要注意消毒[养殖网:www.novmv.com/]。

3 治疗方法

首先应根据疫区大小,以乡镇或生产队为单位,立即组织兽医或防疫员对全部猪只逐一检查,凡体温升高或已出现猪丹毒症状的要及早治疗或捕杀。与病猪同圈尚未出现症状的猪,立即注射猪丹毒免疫血清(或青霉素)作紧急预防,彻底消毒圈舍。注射猪如发生血清病反应,可注射肾上腺素并用冷水猛泼猪身即可缓解。病死或扑杀的病猪可就地化制熬油,内脏、血液等则应进行深埋或烧毁;屠宰或解剖人员应注意保护皮肤以防止感染猪丹毒杆菌。病猪粪应集中堆肥,发酵腐熟后使用。

疫区在普遍检查猪只的同时,也要检查该区内的其他家畜如耕牛、绵羊等,以防止其成为传染来源。有人曾在猪丹毒疫区内体温升高的水牛血液内分离到猪丹毒杆菌,还有在绵羊体内分离到此菌,野鼠也能成为本病的传染媒介,所以应实行综合性的措施。

4 免疫方式

在自然情况下,病猪恢复后即获得坚强的免疫力,在很长的时期内不再感染猪丹毒,甚至人工注射大量毒力强的猪丹毒杆菌也不再发病。健康带菌猪也具有一定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一般多不坚强,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遇到有毒力特别强的丹毒菌而重新感染时就会发病。

由注射猪丹毒免疫血清获得的被动免疫血清获得的被动免疫约能维持2~3周。可用于受传染病威胁的猪作紧急预防注射,或作运输途中的短期免疫。2周后应重复注射。给猪注射猪丹毒免疫血清,有时会发生过敏反应。据报道,在共同免疫时的调查,发生血清过敏反应的约占0.074%,在重复注射血清时尤应加以注意。

主动免疫的母猪产的仔猪,吃奶期具有被动免疫性,被动免疫性来自母猪的初乳,其免疫力可约维持1~2个月,断奶后即消失。小猪对猪丹毒的感染性较差,可能与母源抗体的被动免疫有关。

为了提高防疫密度,目前正在试行仔猪免疫工作,但由于母源抗体的干扰,免疫力往往不强。对小猪的预防接种须在2月龄断奶后进行,方可获得确实的免疫效力;如在哺乳期接种,则应于断奶后再行补针。

免疫注意事项:一般来说仔猪在1~2月龄时必须进行第一次预防注射,3月龄后再注射1次。种猪应每隔6个月预防注射1次,但配种后2周以内的母猪,妊娠末期的母猪及哺乳期的母猪暂不注射。由于本菌苗为活菌制剂,因此,在接种前3天和接种后7天内,应避免在饲料内添加抗生素或直接给猪只注射抗生素。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