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一例猪瘟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一例猪瘟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赵 兵1,张 丹2,纪政利3,于 雷3,张志恒3,李 岩3

(1.黑龙江省青冈县昌盛乡人民政府,黑龙江绥化151632;

2..黑龙江省柞岗镇人民政府,黑龙江绥化151600;3.黑龙江省青冈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绥化151600)

1 发病情况

该猪场建于2010年,现存长白、大白原种母猪50头,年出栏商品猪1000头。该猪场占地面积10万m2,生产区面积较大,在远离主产区200m的下风向建1栋600 m2的散养猪舍,每年外购一批仔猪散养育肥。今年5月初,猪场通过经纪人从外地购买30头长白、大白杂交仔猪.体重12. 5kg左右,断奶7天。入场后与场内26头刚断奶东北民猪仔猪散养在一起,大约7天后,仔猪开始相继发病,有2头85kg育肥猪也出现病症。仔猪购买入场后,进行了2头份细胞冻干猪瘟疫苗免疫。本场新生仔猪的免疫程序是20日龄、65日龄分别采取2次猪瘟免疫的程序。

2. 临床症状

最初3头仔猪发病,7天后,21头同群仔猪与2头育肥猪相继表现采食量略微下降,10天后其余34头仔猪也出现病症。体温在40—41℃,眼部有脓性分泌物,眼结膜潮红,粪便于硬,皮肤发红、消瘦、被毛粗糙,皮肤上有出血点,耳朵紫红色,呼吸困难。部分患猪喜欢趴卧,强行驱赶,弓背,走路不稳。有的轻微腹式呼吸急促症状,个别患猪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有的腹部膨大,卧地不起,濒死猪体温降低,意识模糊,四肢乱划,随后很快死亡。有的腹部皮肤及耳尖发红,高热,腹泻,厌食,喜喝凉水,病程后期食欲废绝,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排绿色水样稀粪,皮肤有出血点,呼吸困难[养殖网:www.novmv.com/]。

3 剖检变化

将3头发病死亡猪只宰杀后解剖观察其内脏器官的变化,表现为育肥猪和断奶仔猪可见皮肤有针尖状出血点,剖检皮下有出血点,血液呈黑紫色。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多汁,呈现大理石样外观。胸腔积有血红色液体,心脏呈现“绒毛心”外观,心包积有淡黄色液体,心脏、肺表面附有大量黄白色纤维状渗出物,肺脏呈紫红色并与胸壁黏连,间质水肿,切开肺脏可见有血水流出气管有大量白色泡沫。肺脏肿胀、表面有点状坏死灶。脾脏边缘呈现梗死状并有出血点,肝脏表现有出血点,胃内黏膜出血点、出血斑明显。剖检腹腔流出大量黄色腹水,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出血明显,整个小肠及大肠黏膜出血明显,回盲口有纽扣状坏死灶。肾脏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膀胱黏膜出血点、斑明显。

4 实验室检验

无菌取病死猪心、肝、脾、肺、肾、肠系膜淋巴结及小肠内容物涂片,通过送检病料,采取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获得抗体水平几乎为零,进行猪瘟抗原ELISA检测,诊断为猪瘟。无菌条件下,采集发病猪的心包液划线涂抹于自制的含NAD的TSA平板,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及药敏试验,同时采集肺脏组织病料进行病毒学分子检测,主要检测蓝耳病(PRRSV)及圆环病毒(PCV)。结果发现在含NAD的TSA平板上只有一种形态菌落,其外观为细小(约针尖大小)、透明、露珠样;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的细小杆菌;药敏试验显示对青霉素、磺胺、阿莫西林、不敏感,头孢曲松钠高度敏感;组织病料的PCR结果显示所检测的项目均为阴性(即电泳后无特异性条带出现)。

5 综合防治

隔离病猪:由于猪场散养这些猪,与主要生产区的封闭圈舍相距lOOm左右,责成1名饲养员单独照顾病猪,并采取圈舍内封闭饲养,避免与外界交叉感染。

加强消毒:将圈舍打扫干净,用5%火碱溶液消毒圈舍和用具,1次/d,连用7d。

治疗:发病猪肌肉注射猪瘟高免血清,0. 5mL/kg,1天1次,连用3d,用头孢曲松钠颈部肌肉注射,5mL/头,1次/d.连用5d;柴胡注射液小猪肌注5mL,中大猪lOmL,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维生素C、维生素B,连用15d。

3天后电话回访,猪场负责人反映发病猪情况已经明显好转,舍内再未出现新发病例。随后,建议其在治疗用药基础上给猪群做好以后的疫苗和药物预防工作。

6 分析与讨论

该疫情主要由猪瘟所引起,副猪嗜血杆菌病为继发感染。目前这2种病原的混合感染而引起的猪群发病相当普遍,如果治疗不及时,往往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猪场按照防疫程序注射了猪瘟疫苗,但是近年来免疫失败的现象逐渐增多,经过近几年实验室确诊及结合临床治疗效果,认为猪瘟疫苗质量、操作程序、传播途径及免疫抑制疾病等因素影响猪瘟的发生和传播。有效的防控措施是母猪逐头进行抗体水平监测,及时淘汰抗体水平低的母猪和仔猪,加强免疫,搞好隔离检疫,加强饲养管理、净化猪瘟可有效预防猪瘟的发生。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