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发生和防治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发生和防治方法

1 中毒原理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是由于玉米储存不合理,尤其是在潮湿环境下出现发霉而生长大量的镰刀菌群,从而产生该毒素。这种毒素对动物具有与雌激素相同的作用,也可称为子宫毒,因此会导致机体出现雌激素过多的症状。在家畜中,猪对该毒素的敏感性最高,特别是母猪非常敏感,这也是导致母猪出现假发情的一个内在因素。雌性动物的生殖系统是玉米赤霉烯酮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雄性动物。机体发生急性中毒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毒害神经系统、心脏、肝脏、肾脏以及肺,主要是导致神经系统过于亢奋,在脏器中形成大量的出血点,使其突然发生死亡,这通常是由于含有过高水平的雌激素而导致。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发生腹泻,其中仔猪中毒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中、小母猪没有达到性成熟时发生中毒,主要会出现类似发情的症状,乳房明显隆起,乳头发生肿大,明显潮红,特别是没有进行阉割的小母猪会更加严重。中、小公猪去势后发生中毒,会导致包皮肿大,乳房出现隆起,乳头发生肿大。少数妊娠母猪中毒后,比较容易发生流产、早产以及产出死胎或者弱小仔猪的现象。种公猪中毒后会导致睾丸发生萎缩,性欲降低,乳腺也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增大,体表皮肤呈白色的猪只在阳光下照射会导致喘气加速,且在耳处、腹侧、背部以及臂部等明显潮红。

剖检病死猪,发现肩下区、大腿的皮下肌肉发生内出血;肝脏呈黄色,发生肿大,质地较脆,严重时会存在灰黄色的坏死灶,小叶中心发生出血,且间质较硬;胆囊发生萎缩,胆汁较浓且量少;心内外膜发生出血,心包腔和胸腔有清亮带黄白色的渗出液积聚;肾脏发生肿胀,呈淡黄色或者苍白色,且全身淋巴结发生肿胀、出血;胃底存在弥漫性出血,部分还会形成溃疡;胃肠道存在血凝块;膀胱黏膜出现充血或者L血。另外,病猪的生殖器官发生水肿和出血。

3治疗方法

目前,猪只发生中毒后还没有针对性的特效治疗药物,而是要马上停止饲喂现喂的饲料,并立即检测饲料,确定饲料中是否存在玉米赤霉烯酮。如果猪只已经发生中毒,为避免增加损失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猪只发生急性中毒时,可立即采取静脉放血以及补液强心进行。即取300~500g硫酸钠,添加适量注射用水配制成浓度为10%的溶液,给病猪一次性内服,并根据机体大小在静脉放出200~lOOOmL血液,同时配合静脉注射由500~lOOOmL 5%葡萄糖、500~lOOOmL 10%葡萄糖、60mL 40%乌洛托品、100万IU三磷酸腺苷、500~lOOOmL右旋糖苷组成的混合溶液进行补液,接着再一次性肌肉注射lOmL维生素K3。另外,还可给病猪投入适量的泻药,也能够助于解毒,并保护肠胃。如果猪只发生慢性中毒,要先停止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接着灌服适量的绿豆苦参煎剂,并配合静脉注射适量的樟脑磺酸钠和葡萄糖,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以及黄体酮。对于病猪的外阴部,可使用0. 1%高锰酸钾溶液洗涤肿胀部位,并使用3%碘酒涂擦破溃处。

4预防措施

加强饲料管理:玉米存储方法不当也是产生赤霉烯酮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要求在存储过程中控制温度、湿度以及其他环境因素。收获饲料原料后,要及早进行干燥,并在储藏时确保含有较低的水分,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产生毒素。一般来说,谷粒类饲料的水分含量要控制低于13%,玉米、大豆以及如花生等油性饲料要控制含水量分别低于12.5%、12%以及8%。饲料加丁过程中,尤其是在生产颗粒料时,要确保蒸汽质量优良,控制冷却温度和冷却时间适宜,且在装袋前必须对饲料含水量进行严格检测,通常来说含水量适宜控制低于12.5%,而在北方要低于13.5%。夏季气候炎热,成品颗粒饲料的含水量适宜控制在12. 5%以下,否则容易发生霉变。储存温度通常比室温高3~5℃即可。饲料必须储存在干燥、清洁、阴凉以及通风良好的仓库,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饲料进行堆放时要注意与窗户、墙壁间保持适当距离。尽可能缩短饲料贮藏期,通常在仓库储存45天以上就比较容易发生霉变,尤其是春、夏季节。另外,饲料运输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遭受日晒、雨淋。

添加适量的防霉剂:目前,猪只生产过程中,往往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吸附剂,用于脱毒。生产中具有多种类型的吸附剂,经常使用的是活性炭、酯化葡甘露聚糖、硅铝酸盐类吸附剂等。其中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非极性有机物的能力,对多种霉菌毒素都具有吸附作用,但饲料添加活性炭后会使其变黑,且增加饲料成本,基本不会使用。但使用硅铝酸盐类吸附剂,其中以蒙脱石为代表,其具有价格较低且吸附效果良好等优点,普遍应用。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