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二花脸猪【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二花脸猪

二花脸猪(Erhualianpig)又称中花脸猪或中漕头猪,因脸部皱褶较多而得名。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二花脸猪中心产区在江苏省无锡市、常州市、靖江市和苏州市,多集中在无锡市的江阴市申港、利港、夏岗、西石桥、南闸等乡镇,常州市的武进区焦溪、郑陆、三河口等乡镇。主要分布于锡山、常熟、张家港、丹阳、宜兴等县市。其中,原产于武进焦溪和江阴申港一带的为“焦溪猪”,又称北河种猪、强种猪或弥陀佛猪;原产于靖江太和公社,以礼士桥为集散地的称为“礼士桥猪”。

据江苏省畜牧总站2006年组织全省进行调查,二花脸猪除原产地省有分布外,分布区已明显向北迁移,由江苏南部向长江北部的苏中地区迁移。这主要是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使二花脸猪分布区域受到很大影响。江苏南部养猪数量逐年减少,且大多选择饲养瘦肉率高、生长快的外种猪。现在江苏北部的一些地区有分布,苏中地区以含二花脸猪等地方猪种血统的杂种猪更受消费者欢迎。

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二花脸猪主要分布在无锡、常州和苏州各地,是苏南养猪生产的当家品种。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二花脸猪主产区位于北亚热带北缘,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年平均气温15.5℃,无霜期227天,年降水量1066mm,年平均日照时数2006h。属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主要土壤类型有黄泥土、乌栅土和沙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和花生。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据陈效华等(1964)调查,二花脸猪是我国江苏南部东、西猪种杂交的产物。产于苏南东部太仓、常熟、沙洲和江阴一带的大花脸公猪和苏南西部常州、金坛一带的米猪母猪杂交后,产生了小花脸猪,小花脸猪母猪再用大花脸公猪回交后,所获得的后代便是二花脸猪。大花脸猪和米猪在明万历年间(1573—1619)就已出现,二花脸猪在近代才出现,20世纪50年代时,尚有大花脸猪、二花脸猪和小花脸猪同时并存,到20世纪50年代后,大花脸猪和小花脸猪逐年减少,二花脸猪的数量逐步增加。二花脸猪是江苏南部群众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地方品种。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据江苏省畜牧总站2006年组织全省进行调查,江苏全省共有二花脸猪母猪7.46万头,泰州市最多,占29.26%;其次为镇江市,占23.07%;南通市占13.83%;徐州市占10.45%;无锡市占7.19%;连云港市占5.7%;常州市占0.52%;其余分布在南京市、宿迁市、扬州市、淮安市等。全省有公猪400余头。

1979年有二花脸猪母猪约45.44万头,仅无锡市存栏二花脸猪就达19万多头。90年代后,由于三元杂交商品瘦肉猪的利用与推广,二花脸猪群体数量急剧下降。部分养殖户对梅(山)×二(花脸)母猪较喜爱,社会饲养的地方猪种中梅二母猪占有相当的比例。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 外貌特征 二花脸猪全身被毛为黑色,毛稍密而短,皮肤呈紫红色。体型中等,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大额宽,头部面额皱纹清楚,分“古寿字”形和“蝙蝠”形两类;鼻额间有一突起横肉;嘴筒稍长且微凹,上有2~3道横纹;耳大而软、垂过下颌。中躯稍长,背腰较软、微凹,腹大、下垂;母猪乳头9~11对,分“葫芦形”和“丁香形”两类。四肢稍高,后腿有皱褶,部分卧系;臀部宽而倾斜、肌肉欠丰满。

2.体重和体尺 据2006年江苏苏州、无锡调查,二花脸猪成年猪体重和体尺见表1。据《江苏省家畜家禽品种志》(1987)记载,成年公猪(17头)体重(152.34±4.93)kg,体长(142.00±+3.00cm;成年母猪(25头)体重(153.70±4.86)kg,体长(125.57±0.61)cm。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据2006年江苏苏州、无锡、常州调查资料,二花脸猪经产母猪(三胎及以上252窝)窝产仔数(15.91+1.28)头,窝产活仔数(14.17±1.05)头,与1979年数据相比,变化不大,见表2。

二花脸猪是繁殖性能特别优秀的类群,是世界窝产活仔数最高纪录保持者,1982年2月17日江苏省江阴县月城公社(现为江阴市月城镇)一头二花脸猪母猪与梅山猪公猪配种,创造了窝产仔数42头的最高纪录(第八胎,产活仔数40头)。二花脸猪母猪性情温驯、护仔性强。

公猪50日龄左右出现爬跨现象,70日龄左右可采集到成熟的精子。母猪60~70日龄即表现初情行为。公猪4月龄、母猪3月龄左右性成熟。公猪5月龄、母猪4~5月龄初配;产地群众有早配的传统,100日龄左右配种的屡见不鲜。母猪常年发情,发情周期后备母猪17天、经产母猪21天左右[www.novmv.com];二花脸猪母猪哺乳期发情比例较高,产地群众采用哺乳期配种的较多。母猪妊娠期113天,第6~8胎母猪的妊娠期114天。

2.育肥性能 据苏州市畜牧兽医站提供的资料(2006),180日龄去势育肥猪平均体重公猪63.7kg、母猪59.6k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350g左右;180日龄去势育肥猪平均胴体重公猪41.6kg、母猪38.7kg,平均屠宰率65.3%,净肉(肌肉、脂肪、皮)率58.3%,第6~7肋背膘厚3.67cm左右,眼肌面积19.1cm2,瘦肉率42.8%,肌肉中含干物质27.47%,其中粗蛋白20.77%,粗脂肪4.48%,粗灰分1.05%。

据2006年对武进焦溪二花脸猪合作社10头二花脸猪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宰前活重(61.80±7.66)kg,瘦肉率45.01%±3.29%,后腿瘦肉率52.89%±3.00%。肉色L值39.17、a值6.67、b值5.66,肌肉嫩度(38.69±16.80)N,系水力63.27%±5.95%,肌内脂肪5.15%±3.18%。

据1980年江苏省猪种杂交育肥试验测定,在3~7月龄期间(饲养121天),二花脸猪每千克增重所需的可消化能达60.36MJ以上,日增重475g,终重71kg左右。

王寿宽曾经对27头二花脸猪进行育肥性能测定,平均始重25.848kg,末重72.826kg,日增重366.156g,料重比4.142。宰前活重(73.70±2.42)kg,瘦肉率43.94%±0.63%。

四、饲养管理

二花脸猪对当地的饲养和环境条件有较好的适应性,大部分采用圈舍饲养,母猪终年见不到阳光,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低、粗纤维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母猪仍能保持较高的繁殖性能。二花脸猪不仅在本地区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且被引入山东、安徽、福建、湖北、江西、辽宁、北京和山西等地,均表现出较高的繁殖性能和耐粗饲的优良特性。

五、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保种场保护。江苏省内二花脸猪保种场锡山区种猪场,有公猪21头、母猪330头;常熟市畜禽良种有限公司,有公猪8头、母猪82头;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有公猪5头、母猪60头。原产地常州市武进区焦溪镇在武进区畜牧兽医站牵头下组建了“常州市焦溪二花脸母猪合作社”,有公猪12头、母猪3988头。两个保种场和合作社均分别与有关高校合作开展了资源保护以及瘦肉系培育等课题的研究。如1984年“二花脸猪保种选育方案”、1995年“太湖猪瘦肉系的培育”、1998年“二花脸猪的保种选育与开发利用”等。二花脸猪作为太湖猪的一个类群,1986年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2000年列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20世纪80年代范必勤等(1980)和严忠慎等(1981)对二花脸猪的生殖生理进行了研究,葛云山等(1980)对二花脸猪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杨茂成等(1992)对二花脸猪和大约克猪杂种后代产仔数进行了研究,等等。 1998—2002年南京农业大学和上海农业科学院、上海富民农场等单位合作,用二花脸猪作母本和大约克夏猪、长白猪等杂交培育了“申农一号”猪新品系,经产母猪窝产仔数12.2头,胴体瘦肉率58.21%。

已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新品种(品系)审定的苏太猪和正在培育的苏钟猪均含有二花脸猪血统。大量试验表明二花脸猪不仅本身具有肉质性能优秀的特点,含有二花脸猪血统的杂交猪也都表现出优秀的肉质性能。

六、品种评价

二花脸猪具有性成熟早、繁殖力高、肉质优异、性情温驯、耐粗饲、适应性和杂交配合力强等特点,尤其是高繁殖性能和优异的肉质特性引起中外畜牧界的高度关注。目前群体已经明显缩小,需要加强保护,防止资源丢失。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