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圩猪【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圩猪

圩猪(Weipig)因主产于安徽省十多个县市的圩区和部分丘陵地区而得名,俗称大耳朵猪、油葫芦猪。包括芜湖黑猪、宣城黑猪和枞阳黑猪三个类群。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安徽圩猪中心产区在南陵县、宣城区沿青弋江两岸的圩区,分布于沿长江两岸的铜陵、青阳、泾县、繁昌、芜湖县、当涂、无为、和县及安庆市的枞阳、桐城的周边湖区和丘陵交错地带等十多个县市的圩区和部分丘陵地区。包括芜湖黑猪、宣城黑猪,和产于枞阳县(原桐城县)的黑猪(原称大耳黑猪,1958年后改称枞阳黑猪)。1964年后统称为圩猪。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圩猪产区位于北纬30o21”~31o24”、东经118o07”~118o44,东南部是岗丘地貌,西北部为平原圩区,年平均气温15.7℃,最高气温39.7℃,最低-18.4℃,无霜期长达230天。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305mm,相对湿度65.7%,日照充分,河流、湖泊、沟塘密布,地下水丰富,有利于作物生长,农业生产水平居全省前列,素有“鱼米之乡”美称。青弋江两岸,盛产水稻,历史上习惯水旱兼作,以一季中稻为主,兼种大麦、小麦、玉米、甘薯、大豆、泥豆等旱杂粮,为养猪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耕地七分水稻、二分旱作、一分林地。由于丘陵区多为黄砂土及红砂土,圩区多属沙质土壤,缺少有机质,除靠冬闲地种植绿肥外,主要靠养猪积肥,故历来就有养猪习惯。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据清道光六年(1826)《桐城续修县志》(卷二十二?物产篇)记载:“本处所产者,皮薄味胜,自濠寿(猪)来者,皮厚不美,故有乡猪、淮猪之别”(1949年桐城县分为桐城、桐庐两县,1954年桐庐县更名为枞阳县;“乡猪”是安庆桐城一带群众对黑猪和六白猪的总称)。据当地老人回忆,孩童时代听其祖辈言谈以及自己所养的“大耳黑猪”,其形以“马脸、狮脸、羊眼、大耳、背平、臀部大”为主要特点,即现在的“枞阳黑猪”。可见该猪种在当地饲养已有百余年历史。

在靠近圩堤、河滩及丘陵有放牧条件的地方,群众多习惯饲养母猪,以放牧为主,猪可以采食大量鲜草及水生动物性饲料,营养较全面,公猪也因饲料较丰富,性机能发育良好,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养母猪户为了增加经济收益,注意选择产仔多、泌乳性能好、性情温驯、会带仔、仔猪生长快的母猪作种,久而久之形成了耐青饲、产仔多、哺育力强等特性。在圩垸粮油产区,农副产品丰富,农民多养肥猪,因无放牧场所,多拴系饲养,除大量喂饲青草外,补充精料较多,如细糠、泥豆、玉米等杂粮,架子期很短,近似一贯育肥。在这种生态条件下,经群众长期选育,培育出耐青饲、性情温驯、肉质良好的地方品种猪。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2007年芜湖、宣城、枞阳等主产区存栏母猪约6000余头,公猪约60头。其中芜湖、宣城等地成年公猪10余头,母猪约2000余头;枞阳县有公猪40余头,母猪4000余头。

历史上,圩猪是当地群众饲养的主要猪种[www.novmv.com]。1949年后圩猪种猪数量维持在1万~2万头。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圩猪生产规模一度得到较快的增长,20世纪60年代初,圩猪存栏数量最高达到13万头。20世纪50年代后,当地曾引入中约克夏猪,1954年后又引入了巴克夏猪等进行杂交,生产二元杂种商品猪和部分母猪。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大量引入外来瘦肉型猪种及其杂种猪,致使圩猪数量急剧减少。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 圩猪头中等大,额部皱纹纵横不一、深浅不等,大致呈菱形,额心常有菱形皱褶,上生长毛一丛,皱纹浅趋于纵行而嘴筒稍长的俗称“青鱼头”,额纹较深趋于横行及至面颊及嘴筒的,其嘴筒较短,俗称“狮子头”。其中以青鱼头较多,二者在生长速度及繁殖性能上无明显差异。耳大、耳根软、下垂稍向前伸,长过口角。体型中等偏小,结构匀称,体质较细致。母猪颈稍细长、较清秀,与肩结合较差。背腰稍凹,胸较宽,母猪腹大、下垂,妊娠后期多数坠地。臀微斜。前肢直立,系短而直;后肢多卧系。尾根粗,末端长毛丛生,俗称扫帚尾。母猪乳房和乳头发育良好,分布均匀,多成对排列,有效乳头7对或8对。全身被毛黑色。

2.体重和体尺 2007年对安徽安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饲养的圩猪的体重和体尺进行了测量,结果见表1。

据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07年对枞阳县麒麟镇保护区、浮山镇保护区、钱桥镇保护区、义津镇保护区等地的调查,在农村饲养条件下,6月龄后备母猪平均体重为40kg,体长82cm,胸围76cm,体高40cm;后备公猪6月龄之前体重略低于同龄母猪。2岁以上的成年公猪(5头)平均体重110.8kg,体长125cm;2岁以上的成年母猪(40头)平均体重105.6kg,体长121.5cm;3岁以上的成年母猪(21头)平均体重117.8kg,体长为123.50cm。

(二)生产性能

1. 繁殖性能 圩猪性成熟较早,公猪2~3月龄即有性欲,以8~10月龄、体重达45~55kg时初配为宜。成年公猪性欲旺盛,每日可配种两次。精液品质良好,受胎率较高。民间在配种旺季,每次配种前少量增补鱼粉等蛋白质饲料,或鸡蛋2~3枚的情况下,每日可配种3次。公猪利用年限一般4年,也有高达6~7年的。据2007年对安徽安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饲养的1038头圩猪母猪统计,有7对乳头的占39.69%,8对乳头的占42.58%,最少6对,最多9对。母猪109日龄性成熟,152日龄初配。

据2007年对安徽安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饲养的60窝圩猪统计,窝产仔数(11.4±0.05)头,窝产活仔数(9.6±0.03)头,初生窝重(6.1±0.04)kg,平均35.7日龄断奶,断奶仔猪数(9.50±0.04)头,断奶个体重6.8kg。

据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07年对枞阳县麒麟镇保护区、浮山镇保护区、钱桥镇保护区、义津镇保护区等地的调查,农村饲养条件下,初产母猪(30窝)窝产仔数9头,经产母猪(265窝)窝产仔数(11±0.10)头,60日龄仔猪数(10.38±0.09)头,60日龄窝重(71.62±0.57)kg。

与《中国猪品种志》记载的20世纪80年代数据相比,母猪头胎(80窝)窝产仔数8.31头,三及三胎以上(366窝)窝产仔数12.12头,经产母猪窝产仔数稍有下降。

2.育肥性能 据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07对枞阳地区的调查,仔猪40日龄断奶体重5.6kg左右,在3月龄左右补喂富含蛋白质的全价饲料和少量的青料,到10~11.5月龄开始催肥,一般催肥1.5~2个月屠宰,催肥时采用高能量、低蛋白饲料,并投饲大量青饲料,12月龄平均体重可达80kg以上。生长猪180日龄平均体重40~50kg,料重比4.0左右。在体重70~100kg阶段增重较快,体重100kg以上增重缓慢,故农村一般13~15月龄、体重90~100kg时屠宰。

据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07年对枞阳县麒麟镇保护区、浮山镇保护区、钱桥镇保护区、义津镇保护区等地的调查,育肥猪130日龄、体重(24.60±2.49)kg进栏(18头),育肥260天,出栏体重(102.50±16.73)kg,育肥期日增重0.394kg。

对其中9头宰前活重101kg的猪进行屠宰性能测定,胴体长75.28cm,背膘厚38mm,皮厚5.1mm,眼肌面积19.72cm2,后腿比例25.56%,肋骨数13.8对(表2)。

与《中国猪品种志》记载的1980年的数据比较,20头平均体重94.8kg的圩猪,屠宰率72.52%,分割肉比例29.6%(相当于瘦肉率41.33%),差别不大。

2007年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对枞阳地区的圩猪肉质进行了化学分析,含水分71.46%,粗蛋白23.04%,粗脂肪3.5%,粗灰分2.0%,pH16.2、pH245.9,大理石纹3.1分,肉色3.0分。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保护区和保种场保护。1958—1985年期间以枞阳县种猪场为示范基地进行了圩猪(枞阳黑猪)的保种和提纯复壮工作。至1989年全县有纯种枞阳黑猪3万多头。芜湖县三利养殖场自1998年以来,以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为技术依托,建立起7个血统、近200头猪的选育群。2008年安徽安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了圩猪保种场,至2010年已有公猪10头(6个家系)、母猪150头。2005年起当地政府在枞阳县麒麟镇、浮山镇、钱桥镇、义津镇建立了保护区。圩猪1986年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安徽省1987年发布了《圩猪》地方品种标准(皖D/XM01—1987),收录于《安徽省地方家畜家禽蜜蜂品种标准》。

产区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引入约克夏猪进行杂交,效果明显,杂种猪很快普及。1954年后曾引入巴克夏猪。近年来,由于大量引入外种猪,圩猪饲养数量减少,只在几个保种场和某些保护区(如枞阳县麒麟镇、浮山镇、钱桥镇、义津镇等)群众还养有一定数量的纯种猪。

五、品种评价

圩猪具有繁殖力高、肉质好、能较多利用青粗饲料等特点,但在目前饲养条件下生长速度不理想。今后应加强本品种选育,注意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以充分发挥其肉质好的特性。同时应有计划地开展杂种优势利用,以提高经济收益。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