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粪生产生物活性固体肥料的方法及产品特点【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猪粪生产生物活性固体肥料的方法及产品特点

崔大为 (哈尔滨市香坊区幸福镇人民政府 150038)

使用生物肥料,即能增产,又能改善品质,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并且可以广泛利用城乡有机废弃物,如城市垃圾、污泥、畜禽粪便,桔杆等废弃物用生物工程新技术,生产生物肥料,使“粮-肥-粮”形成良性循环链条。因此,生物肥料已经成为发展生态家业的新肥源和新兴的肥料产业。

1 原材料腐化实施过程

原料混合成堆。将各物料按照要求进行粉碎,然后按照猪粪比秸秆6∶4的比列及将腐化剂等其他辅助材料按照比列添加,将各物料混合均匀后,堆放在腐化线上。调节混合物料含水率在55%~65%之间,碳、氮比约为30∶1~25∶1之间。堆放物料大小为宽2米,高1.2米,最终堆放长度为50米左右。

发酵过程监控。①水分控制。视水分多少增减配比,发酵混合物的总水分应控制在60%~65%。水过少发酵慢,水过多会导致通气差、升温慢并产生臭味。②温度监控。购买1.5米长的酒精温度计6支,并进行校准。按照等分点插入进行测量温度,并取平均值为发酵温度。生物活性肥料堆肥过程中主要以观察温度,按照时间进行翻堆为主,并且观测pH值。根据堆肥理论与实验经验相结合制作发酵温度与时间曲线进行试验控制,并按照中试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修正。开始发酵物料时,物料温度一般会低于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一般在10~20℃之间。发酵罐中物料会在24小时出现大幅度升温,温度一般上升至30~40℃。在24小时后环境升高至40℃左右,发酵温度开始继续上升。在48小时左右时发酵温度升高至45~50℃,当48小时后开始第一次翻堆,观察秸秆腐烂情况,并观察测量pH值及水分。进行3天时环境温度为50℃以上,进行4天时发酵温度超过55℃,并且很快达到60℃以上。当发酵温度超过75℃进行必要翻堆降温或采取其他措施降温,发酵距上次翻堆有3天时间进行翻堆。翻堆中进行称重(中试不测定重量)、测量pH值。经过9天左右,发酵温度维持在45~55℃区间,每隔3天时间进行翻堆一次。翻堆时进行测定pH值,并且观察堆肥物料的水分,水分过低时进行补水。发酵时间在25~30天左右,当发酵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5℃时,按照物料的1‰添加其他菌种进行二次发酵。发酵维温度持在40~45℃每隔四天天翻一次堆,翻堆时进行称重、测量pH值。当发酵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时,证明二次发酵结束,对发酵物进行后续处理。记录重量,水分,pH值等数据,最终发酵pH值会保持在6.5~8.5之间。

2 粉碎配料与造粒

将腐熟后的物料检测后进行晾晒,达到一定的水分时,(www.novmv.com)进行粉碎并过筛粒度小于1毫米。将辅料进行粉碎,粉碎至粒度小于1毫米。将腐熟料与辅料按比例进行混合,混合后下一步需要将物料输送至生产造粒车间进行。通过一些列设备加工,制作成颗粒状的生物活性肥料并包装成成品袋后进行入成品库。

3 产品特点

无害化程度高。能够杀灭粪便中的病毒、病菌、虫卵、杂草种子等,有效遏制土壤中的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用量,无异臭味,不烧根苗。

改良土壤、利于吸收。丰富的有机质和腐殖质能提高肥料的固氮能力和磷的水融性,促进植物的吸收。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其产生的生物调节物质,刺激根系生长和促进养分吸收,有效的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率。施入土壤后,能保持土壤良好的团粒结构,其中的有机质和生物活性菌,能刺激作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加快作物的生长。

缓速增效,增产增收。活化土壤,改善土壤板结和养分流失,提高土壤通透性和可耕性,疏松土壤,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少养分吸收阻力,促进营养物质向作物的根际转移,增强抗旱能力。投入少,产出高,增产效果显著,粮食作物增产10%,瓜果、蔬菜可增产20%。施用方法简便易行,既可作基肥,又可作追肥使用,还可以灵活采用撒施、沟施等各种方式。

培肥地力,均衡营养。增强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较高的有机质及腐殖质含量,能提高根系阳离子交换量,提高根系环境的缓冲能力,提高土壤的pH值,土壤的耐肥、耐盐碱能力。均衡供应作物所需各种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长期施用单质化肥引起的土壤营养失调,恢复土壤生命力。

提高农产品品质。由于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养分全面,兼有多种生物活性,而这些是化肥所无法比拟的。施用后能明显该善农产品品质,符合AA级绿色无公害产品质量标准,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