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球虫病的活体症状 猪球虫病的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猪球虫病的活体症状 猪球虫病的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猪球虫病是由于感染等孢属和艾美耳属球虫而导致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一般是6~15日的仔猪比较容易发生,其中8~10日龄最容易发生。病猪的主要症状是发生腹泻、脱水,严重时还会造成死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随着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该病的发生率呈升高趋势,应加以重视。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球虫病的活体症状 猪球虫病的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1、流行特点

该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温度和雨水的影响,一般在温暖的月份比较容易发生,但气候寒冷的季节较少发生,这是由于球虫卵囊只有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才能够正常发育,因此主要在春末和夏季发生。据报道,我国北方每年的4-9月份是该病的流行季节,其中最严重的是7-8月份;南方则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该病主要是哺乳期及刚断奶的仔猪容易发生,最小的在3日龄内就能够发病,主要集中在5 -15日龄,而其他日龄猪即使感染也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或者混合感染其他疾病,比较容易被忽视。成年猪群感染球虫后,尽管不具有临床表现,但往往作为带虫者来传播该病,特别是母猪带虫后,往往会导致整窝仔猪一起或者先后出现发病。气候炎热的夏季,只要母猪产房中寄生有猪球虫,就容易导致每批都出现暴发,且轻重程度直接与感染性卵囊数量紧密相关。该病主要经由消化道传播,即病猪和带虫猪体内的虫卵会通过粪便排到体外,导致土壤、饮水、饲料等被污染时,当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就会发育为感染性的虫卵,被仔猪食入后就能够发病。另外,该病的发生还与外界条件、虫体数量以及猪抵抗力、年龄等密切相关。

2、活体症状

病猪主要表现食欲减退,增加饮水,发生腹泻,排出黄白色的糊状或者水样粪便,并散发恶臭味,有时在发生腹泻的同时还伴有呕吐。被毛粗乱、失去光泽,可视黏膜及皮肤苍白,眼窝凹陷,往往卧在地面、走动摇晃或者弓背站立。腹泻一般能够持续3-7天左右,症状严重的病猪会有由于脱水而发生死亡。病猪即使能够耐过,也会具有生长发育缓慢、明显消瘦的症状。

3、宰后剖检

该病的典型病变是回肠和空肠黏膜发生纤维素性坏死,但通常只有感染严重的仔猪具有该病变。另外,自然感染严重的病猪或者人工感染大量卵囊的病猪,其肠黏膜都没有出血现象。病猪小肠浆膜面存在出血斑,且上面覆盖一层纤维素性假膜,将假膜剥离后发现有肠黏膜发生出血、糜烂、脱落,且肠壁明显肿胀、增厚。对病变小肠进行组织学观察,可见坏死性肠炎,即肠绒毛发生萎缩、融合,且滤泡增生;如果损坏肠绒毛末端的柱状上皮,就会导致位于其下层的固有层被暴露出来,或者被没有成熟的大肠上皮细胞代替。

4、实验室检查

粪便检查。取病猪腹泻2-3天之后排出的新鲜粪便制成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虫体。一般来说,糊状粪样相比于液状粪便可能存在相对较多的卵囊。另外,采集粪便后也可进行糖漂浮集虫,一般选择使用葡萄糖饱和食盐水作为漂浮液,即在1000mL饱和食盐水中添加500g葡萄糖。粪便和漂浮液混合均匀后在室温条件下静置10 min,然后用滴管吸取1滴表层液滴加在载玻片上,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如果镜检可见很多淡黄褐色且接近圆形的球虫卵囊,就能够确诊。

黏膜检查。用盖玻片或者手术刀片刮取病死猪的肠黏膜,注意要刮取力度足够,确保能够刮下将肠绒毛。刮取物放在显微玻片上进行涂片,接着进行染色观察,可选择使用任何一种常规血细胞染色剂,如果发现虫体即可确诊。

5、防治措施

严格消毒。临产母猪在转入产房前,必须严格冲洗和消毒产房,可选择使用石灰或者火焰(火焰枪)冲洗,也可对地面及用具使用高压热水冲洗,待其完全干燥后才能够让母猪转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石灰冲洗,至少要经过3-4天才能够转入母猪。另外,母猪转入产房前也要经过清洗和消毒。一般来说,以甲酚、戊二醛为主要成分的消毒剂都能够有效将球虫卵囊杀死,从而能够减少猪感染该病。母猪排出的粪便要及时清除,保证产后1周内圈栏干燥、卫生,也能够避免仔猪感染该病。此外,进入产房的饲养员、管理人员也要先进行消毒,避免经由其他工具或者鞋子携带球虫卵囊而进入产房。

药物治疗。磺胺类,病猪常选择使用磺胺间二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等,连续用药7-10天。抗硫胺素类,病猪常选择使用特强氨丙啉、复方氨丙啉、氨丙啉、强效氨丙啉等,按体重口服20mgjkg。均三嗪类,病猪常选择使用百球清、杀球灵等,一般3-6周龄的患病仔猪按体重口服20-30mgjkg。氯苯胍,病猪按体重灌服20mgjkg,每日1次,连续用药3天。球痢灵,病猪按体重灌服50mgjkg,每天2次,连续用药3天。克球粉,病猪按体重灌服50mgjkg,每天1次,连续用药3天。呋喃唑酮,病猪按体重灌服10mgjkg,每天1次,连续用药3天。复方新诺明,病猪按体重灌服100mgjkg,每天1次,连续用药3天。

1、流行病学

病原主要是等孢属和艾美耳属的球虫,其中新生仔猪中大约有52%的球虫病是由于感染等孢属的球虫而引起。自然感染情况下,仔猪更容易感染猪等孢球虫,也是导致新生仔猪发生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仔猪、带虫猪。饮水、饲料以及饲养用具等被患病乳猪、仔猪以及带虫猪只排出的粪便污染后,都存在球虫卵囊。猪等孢球虫的卵囊具有非常强的活力,即使在环境恶劣的条件和消毒剂的作用下都能够存活,且土壤中的球虫卵囊在生存4~9个月不等,且卵囊只需要较短的时间就能够发育成熟,从而造成产房内的仔猪重复发生感染。该病主要传播途径是仔猪通过消化道食入活力较轻的球虫孢子化卵囊。

仔猪球虫病的发生通常与气温和降雨量紧密相关,一般在高温高湿的多雨季节非常容易出现流行,即每年春、夏季节容易发生,其中北方地区主要是在4~9月份出现流行,尤其是7~8月份达到发病高峰。少数地区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

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发病初期,病猪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彻底废绝,但渴欲明显增强,呆立不动,部分呈卧地状,伴有腹痛,严重腹泻,排除混杂气泡、黏膜的水样稀粪,呈黑色,且散发腥臭味。发病后期,停止采食,排出血便,拱起腰背,蜷缩腹痛,里急后重,呼吸急促,每分钟达到60~70次,心音减弱,明显脱水,无尿排出;部分眼结膜发生充血而明显潮红,部分发生贫血而呈苍白色,部分产生较多眼屎;体温下降,可低于36℃;全身严重虚脱,最终发生死亡。

病死仔猪尸体完全僵硬,严重消瘦;肛门松弛、外翻。剖检过程中不易剥离皮肤;胸腔及心包存在较多的淡黄色液体,心外膜发生点状出血;腹腔存在暗红色积液,且散发恶臭味;肝脏发生肿大,表面存在灰白色坏死灶,呈针尖至小米粒大小不等,边缘变钝;肺脏表面存在很多的出血点;肾脏色泽较淡,发生肿大,表面存在出血点,质地较脆易碎;大网膜发生大面积出血,肠系膜淋巴结发生水肿;胃和小肠内比较空虚,往往只积聚气体;直肠内含有褐色液体状的内容物,混杂脱落的黏膜,并散发恶臭味;回盲瓣没有发生病变,结肠内存在稀软的粪便。

3、实验室诊断

实质器官涂片镜检。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猪肝脏、肾脏、脾脏组织直接进行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后放于100倍油镜下进行检查,都没有发现典型致病细菌。

菌培养。在无菌条件下病猪肝脏、脾脏各2g,完全剪碎后放入不同的试管中,每个试管提前加入10mL煌绿蛋白胨增菌液,置于37℃恒温条件下进行24h培养,然后取适量增菌培养物以划线的防治接种在SS选择培养基上,再次置于37℃恒温条件下进行24h培养,没有长出致病菌落。

肠黏膜上皮涂片镜检。在无菌条件下刮取病猪回肠和空肠的黏膜,进行涂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能够看到大量的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

粪便检查。取10g病猪排出的新鲜糊状粪便,放入添加有100mL饱和食盐水的烧杯中,混合均匀后使用金属筛进行过滤,将滤液在室温下静置10min,用经过灭菌的接种环蘸取少量的上层液膜,然后水平触摸载玻片,经过多次重复后使用100倍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能够发现较多的球虫卵囊,呈亚球形或者球形,直径大约为20μm,厚度在15μm左右,表明光滑,且壁薄,没有卵膜孔。

4、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病猪可使用百球清进行治疗,按每千克体重使用20mg药物,添加2mL水完全溶解后直接经过口腔灌服,连续用5天,治疗效果较好。病猪也可使用磺胺六甲氧嘧啶进行治疗,按每千克体重使用25mL,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治疗效果良好。病猪还可使用增效磺胺制剂进行治疗,按每千克体重口服25~30mg。如果发生比较严重的腹泻,可肌肉注射由2~3mg阿托品、2~4mg庆大霉素以及50mg维生素B1组成的混合药液,连续使用2~3天。另外,病猪还要采取一定的辅助治疗,如可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和电解多维,促使机体抵抗力增强,控制死亡。此外,患病仔猪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还要在母猪饲料中添加1g磺胺噻唑、0.5g磺胺眯进行混饲,每天早晚各1次。

药物预防。猪群必须定期进行驱虫预防,饲养过程中可适时在饲料中添加有效的化学药物进行防治,但要注意及时更换药物种类,促使药物持续较长时间发挥作用。对于其他猪群,可每月进行1~2次投药,每次间隔7天,促使机体获得免疫能力。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