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脑心肌炎的诊断与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猪脑心肌炎的诊断与防治

田 秘

(黑龙江省海伦市畜牧兽医局,黑龙江海伦152300)

作者简介:田秘(1976 -),男,大专,兽医师。

1 传染病学

传染源: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猪脑心肌炎病毒,是单股正链小RNA病毒。该病毒能够抵抗一些脂溶剂,如乙醇、氯仿、乙醚等,但对电离辐射、甲醛和酚非常敏感,很容易被灭活。该病毒在pH值为3.O的环境中能够保持稳定,- 70℃能够长时间保存,60℃作用30min可灭活。

传播途径:猪一般是由于采食感染病毒的啮齿类尸体或者污染有啮齿类粪尿的饲料,或者是带毒猪直接或者间接与健康猪接触而引起感染,猪只感染带毒后能够持续大约90天保持传染性。另外,该病毒还可在母体与胎儿间进行胎盘垂直传播。

易感动物:该病是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都能感染的病毒性疾病之一,该病毒的自然宿主是啮齿类动物,但其宿主范围非常广泛。不同动物感染发病后会表现明显不同的临床症状。猪感染该病毒会表现出最为严重的临床症状。

2.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萎靡,停止采食,不停尖叫,全身震颤,偶有出现四肢麻痹,共济失调,体温升高到41~42℃,还会出现呼吸困难,下痢,呕吐的症状,一般会在采食、驱赶、抓猪等过程中处于非常兴奋的状态,最终因心力衰竭而导致突然倒地发生死亡[养殖网:www.novmv.com/]。

3 剖检变化

心血管系统:急性发病死亡的猪只,其心肌苍白,质地非常柔软,整个心脏如同布袋样柔软,心肌出现间断的灰黄白色或者白色区,且在弥散区域存在白垩斑点,或者在灶性病变上能够看到白垩中心,个别心脏浆膜面呈暗红色,冠状沟污秽,且纵沟血管充血扩张,心腔发生扩张,含有大量的血液,且无法凝固,有些区域的心外膜与心包会与机体其他各个器官、组织血管发生黏连,并明显充血扩张,肺不发生充血水肿。

中枢神经系统:病猪脑脊液显著增加,将脑软膜打开后能够流出大量呈淡红色的脑脊液,脑回变扁,脑沟积聚大量的血液,脑组织各级血管都明显充血扩张。

免疫系统:病猪全身各处淋巴有程度不同的肿胀、出血,出现急性出血性淋巴结炎的症状,脾脏发生轻微肿胀。

消化系统:胃底腺部黏膜潮红,小肠、大肠的各段黏膜也明显潮红,结肠、盲肠及回肠黏膜的大部分淋巴滤泡发生肿胀,胃门及肠系膜淋巴结也都出现程度不同的肿胀、出血。

组织学检查:病猪发生最明显的变化是发生心肌炎,能够看到心组织血管发生充血,心肌间结缔组织明显水肿,心肌纤维束变得疏松,心肌纤维发生肿胀,有些心肌纤维还出现断裂;心肌间浸润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脑组织各级血管充血扩张,有些神经细胞发生肿胀,核明显浓缩,且发生深染,神经胶质细胞开始增生,形成胶质结节,往往能够在扩张充血的血管外围看到血管套,主要是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构成。

4 诊断

根据该病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并取病死仔猪的心脏,将其切碎后饲喂实验小鼠,发现其在4~7天内陆续发生死亡,从而进行初步诊断。

采取病死猪的脾脏和心脏的右心室,充分研碎制成乳剂,添加适量的链霉素和青霉素后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对实验小白鼠进行腹腔或者脑内注射,2~5天后,发现小鼠后腿出现麻痹,且最终死亡,对其进行剖检能够看到发生脑炎和肾脏出现萎缩等。将上清液给6周龄的仔猪进行接种,每头肌肉注射40mL,仔猪也会出现死亡。

5 防治措施

防止水源和饲料等被野生动物,尤其是啮齿类动物(老鼠等)污染。如果发现猪群存在疑似病猪时,要立即将其隔离,并对污染的圈舍环境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避免受到应激因素的刺激,从而使病死率下降。另外,对于病死猪要采取无害化处理。

发现病猪后要立即进行隔离,采取快速诊断,同时注意不要使其受到不良刺激,氯丙嗪可预防应激反应,可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1~2 mL氯丙嗪。另外,也可使用盐酸苯海拉明、巴比妥钠、安定以及维生素E等用于预防应激反应。对病猪要采取对症治疗,可在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适量的“口蹄保心散”(主要成分是大黄、黄岑、黄连等),任其自由采食或饮用,一般在150kg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1袋,重量为60g料,能够有效治疗、预防心肌炎,还能够抑制病毒侵害心肌。病猪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 05~0.10 mL“抗毒增免特号”(复方聚肌胞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3~5天,能够抑制病毒复制,使机体免疫力增强。发病过程中,猪舍以及猪场周围环境要每天进行消毒,可使用双链季铵盐或者碘1: 250等消毒剂,注意交替使用多种消毒剂,还要确保猪舍通风良好,环境干燥、卫生。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