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后备种猪选育方法 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后备种猪选育方法 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对于规模化养猪场和种猪场来说后备种猪的数量关系到整个猪场的扩大与生产,因此要做好后备种猪选育工作。一般情况下,处于正常生产状态的猪场每年淘汰种公猪与种母猪的数量占种猪群的1/3左右,为了保证种猪群的稳定,要及时补充青年种猪的数量,因此,后备猪的选育就尤其重要。后备猪选育工作的好坏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与日后的发展。现介绍后备种猪选育方法 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

1、种猪的淘汰原则

种公猪的淘汰。种公猪的淘汰分为自然淘汰与异常淘汰,其中自然淘汰主要是指对老龄公猪进行淘汰,当种公猪达到一定的年龄后或者使用年限较长后,其配种能力衰弱,精液质量下降,种用价值降低,此时则应进行淘汰。另一方面根据生产上的需要,如生产计划改变、种群结构调整、品种更新,净化疫病、育种的需要等对公猪群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的淘汰。种公猪的另一淘汰原则是异常淘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使用不合理、疾病因素,或者一些未能预见的因素而导致的青壮年公猪不能很好的被利用而被淘汰。在实际生产中异常淘汰一般包括公猪的体况不适宜,过肥或者过瘦,公猪过肥,体重过大,不利于爬跨,使得配种困难;过瘦则体质较差,配种效果不好,如果进行体重调整仍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则需要进行淘汰。公猪的性欲差、精液的质量不佳,主要是由于饲喂不合理,使用不当以及饲养管理不到位引起的,如果进行调整后精液的品质以及性欲都没有提高则应考虑淘汰。当种公猪患繁殖方面疾病后会表现为体质差,繁殖机能下降,如果不能治愈则要立即淘汰。另外,公猪患有肢蹄病无治疗价值以及形成恶癖的情况下也要及早的淘汰。

种母猪的淘汰。种母猪的淘汰同样也分为自然淘汰与异常淘汰。一般母猪的使用年限为7-8胎,有个别母猪可达到10胎,当母猪达到一定胎次后生殖器官的功能减退,繁殖性能下降,应及时的给予淘汰。另外,当后备母猪8月龄时还不发情或者发情症状不明显时要进行淘汰,经产母猪在断奶后30天仍不发情,即使进行催情也无效果时也要进行淘汰,对于配种后出现习惯性流产的母猪要进行淘汰。对于低产母猪,一般连产两胎,产活仔数均在7头以下的母猪要进行淘汰。连产两窝,仔猪成活率均低于70%的要进行淘汰。另外,当母猪发生肢蹄病、乳房炎、子宫炎等疾病后难以治愈时也要及时进行淘汰。

2、后备种猪的选择

窝选。在选择时要首先考虑其父母代的生产成绩,在生产性能优良的后代中选留,在选择时要注意保证同一窝中的仔猪中没有遗传缺陷。如果选择后备公猪,要保证同窝中母猪的数量不能太多,选择后备母猪时要注意公猪的数量不宜太多。

断奶时。在断奶时选择后备种猪要从产仔数多、哺乳率高、断奶窝重大,并且在同窝仔猪中要选择生长发育良好,整齐度高,长势好,体质健壮的仔猪,在初选时要尽量多留一些仔猪。

4月龄时。在选择后备公猪时要注意选择个体有典型的雄性特征,体型良好、体质结实、前胸发达、胸部紧凑、后躯的肌肉发达、肢蹄健康,肩部的宽度与后躯的宽度相似,并且要求要具有该品种的典型特征。选择的后备公猪要求性器官发育良好,睾丸大小适中,左右对称,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精液的品质好。另外,还要注意公猪无瞎奶头和翻转奶头,以防止这些性状遗传给下一代的母猪。在留种时还要注意观察公猪的行为动态,看其食欲、性欲以及有无恶癖。在选留后备母猪时要注意选择个体生长发育良好、体格健壮、骨骼均匀、四肢强健有力、站立及行走平稳、体况适宜、面目清秀的个体,其外貌体征要符合该品种的特征。在选择后备母猪时还要重点观察乳房的发育情况,要求母猪的有效乳头数目要在7对以上,排列整齐、匀称、无瞎奶头和翻转奶头,另外,要注意观察是否有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的现象。

6月龄时。猪在6月龄时的生长发育已基本完成,体重也基本可以达到100 kg左右,此时选留后备种猪可根据日增重、背膘厚等方面同时结合外貌、体型等性状进行选留。同时还要注意淘汰不合格的个体,如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患病、体况不适宜、背膘不理想等,以从后备猪群中选择出生产性能以及外貌特征都较为优良的个体留为种用。

配种前。在配前要对后备猪群进行淘汰、筛选的工作,将爬跨能力差、精液品质差以及因疾病因素而导致繁殖性能不良的后备公猪进行淘汰,选择体型好、健康、性欲旺盛的后备公猪。对于后备母猪则要将到了发情月龄仍不发情,或者发情症状不明显、发情不规律,患繁殖方面疾病或者其他传染病的个体母猪进行淘汰,留下那些发情症状明显,发情有规律,身体健康结实,抗应激能力强的个体。

如何做好对后备种猪的选育是获得更多效益的关键。

一、种猪的淘汰原则

很多养殖户舍不得将一些生产性能下降或者发病的种猪育肥淘汰,继续当作种用。其实,这种做法对猪场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不能获得最大的生产性能。一般情况下,有下列情况的种猪应考虑淘汰。

1、种公猪 一是性欲低下,经调教和药物处理后仍无改善的公猪;二是睾丸发生器质性病变的公猪;三是精液品质低(精子活力在0.5以下,浓度为0.8亿以下,畸形率18%以上),配种受胎率低,与配母猪产仔数少的公猪;四是体质过瘦难以恢复,肢蹄疾病难以治愈或因其他疾患失去种用价值的公猪;五是老龄或连续使用3年以上的公猪。

2、种母猪 母猪一般的利用期限是7—8胎。有下列情况的种母猪可以考虑淘汰:一是生殖性能过低,连续两产、产活仔数在8头以下的母猪;二是肢蹄病难以治愈或体质过瘦难以恢复的母猪;三是乳房炎、子宫炎、习惯性流产等其他疾患难以治愈,失去种用价值的母猪;四是连续几个情期不孕或不发情的母猪;五是子宫脱落或因难产做过剖腹手术的母猪。

二、后备种猪的具体选择

后备公猪选择时的重点突出个体生长快、背膘薄、饲料转化率高和肢蹄结实等特征;后备母猪选择时突出母性好、四肢结实、体态秀健的个体。

选择后备种猪时可分几阶段进行,每个阶段有各自选择的重点,根据猪只的生产性能、体型外貌和市场需求等信息,综合确定是否留种。

1、出生时后备种猪的选择 (窝选):一是父母的生产成绩优良;二是同窝仔猪中无遗传缺陷。若选后备公猪,同窝中母猪所占比例过高不予选留;若选后备母猪则反之。

2、断奶时后备种猪的选择 主要也是窝选。从产仔数多、哺育率高、断奶窝重大、同窝仔猪生长发育整齐的窝中选留长势好、身体健壮的仔猪,初选时尽量多留。

饲养管理

1、后备种猪的饲养后备种猪的饲养水平要与后备猪的培育结合起来,把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区别开来。后备种猪培育是选育具备蛋白质生长和沉积能力强、肉质优良且遗传性能稳定的种猪,这种遗传素质允许供给较高的饲养水平,因为随着蛋白质的大量沉积,同时机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除控制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外,还应供给后备种猪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从而获得种用性能良好的后备种猪。

推荐饲养方案(供参考)。21-23周龄:日粮饲喂量每天每头1.8-2.5kg,体重控制在70-80kg;25~26周龄:日粮饲喂量每天每头2.2-2.5kg,体重控制在90-100kg;28~30周龄:日粮饲喂量每天每头2.5kg,体重控制在110~120kg;配种前l0-14天,其饲喂量应增加到每天每头3-3.5 kg(促进后备种母猪发情排卵)。

2、后备种猪的管理

(1)定期测量体长和体重后备种猪应逐月测量体长和体重,不同品种类型在不同月龄有一个相应的体长和体重范围。通过后备种猪各月龄体重变化,可间接判断其生长发育的优劣状况,并及时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和饲喂量,使后备种猪生长符合其品种类型要求。

(2)调教后备种猪从一开始就应加强调教管理,使猪容易与人接近,为以后的采精、配种和接产等工作打下基础。饲养人员要经常触摸猪只,可对猪耳根、腹侧和乳房等敏感部位进行抚摸,既可使人、畜亲和,又可促进乳房充分发育。

(3)分群后备种猪在体重60kg以前,可按性别和体重大小分成小群(4-6头/群)进行饲养。60kg以后,按性别和体重大小再分成2-3头为一小群饲养。群养密度适中,后各种猪生长发育均匀;密度过高,则影响后备种猪生长发育速度,还会出现咬尾现象。后备种猪达到性成熟时,常出现爬跨行为,可能造成阴茎损伤,对生长发育不利,最好单栏饲养。

(4)日常管理后备种猪在冬季同样需要注意防寒保暖,夏季要防暑降温,舍内通风换气良好,保持猪舍空气清新:猪舍地面及饲养设备和工具要定期消毒;经常刷拭猪体并定期驱虫;后备种公猪每天要有适当的运动,这样既可以使猪体格健壮,四肢灵活,并能接受日光浴和呼吸新鲜空气,又可以防止自淫恶癖。后备种猪达到适配月龄和适配体重时,即可准备配种。

(5)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做好驱虫工作按照免疫程序及时进行口蹄疫、猪瘟、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等的预防接种补免工作。每隔1~2个月驱虫1次,每隔l5天用1%敌百虫水溶液喷洒猪体1次,预防体内外寄生虫病。

(6)环境适应后备种母猪要在猪场内适应不同的猪舍环境,与老母猪一起饲养,与公猪隔栏相望或者直接接触,这样有利于促进母猪发情。

后备种猪饲养到一定月龄后,就会达到性成熟,公猪出现了性行为,母猪有周期性的发情表现。公猪有爬跨行为并有精液射出,称为性成熟。但这时身体发育尚未达到成熟时期,生殖器官和其他组织器官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