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湖北白猪【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湖北白猪

湖北白猪(HubeiWhitepig)是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共同培育而成。1986年通过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鉴定。

一、产地和分布

湖北白猪的原产地为湖北武汉,主要分布于华中、华东和华南等地区。含五个品系(I系、Ⅱ系、Ⅲ系、Ⅳ系、V系),1986年鉴定时有育种群2个,共有母猪1000头以上,连同繁殖群、生产群共有母猪约5000头。2008年育种群2个,母猪1000头;繁殖群、生产群母猪约20000头。

二、培育过程

(一)育种素材

湖北白猪的育种素材包括地方良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I、Ⅱ、V系用荣昌猪,华中农业大学培育的Ⅲ、Ⅳ系用通城猪)和英国、瑞典、法国、丹麦长白猪以及英国大白猪。

(二)技术路线

(1)1973—1977年:主要工作是引入杂交亲本、进行品种观察和历时4年的杂交组合试验。并初步筛选出较好的杂交组合模式。

(2)1978—1986年:主要工作有:①制定瘦肉型湖北白猪育种方案(因1978年育种方向发生变化,将原计划培育兼用型“湖北中型白猪”改变为培育瘦肉型“湖北白猪”。湖北省科委于1978年下达了瘦肉型湖北白猪选育重点课题);②引种杂交以组建品系基础群;③开展“理想型”杂种自群繁育固定并培育5个新品系、完善品种结构;④建立一般育种群。

1978年制定《湖北白猪育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与《湖北白猪育种方案的遗传学根据》。1979年按《方案》着手建立血缘相互隔离的5个品系的基础群。每个品系基础群含5~6个独立血统。为建立基础群,多次引进中外品种纯种猪的新血统。然后按各品系育种目标开展三品种杂交与性能测定,选择和生产出符合各品系育种目标的理想型杂种个体作为基础群。允许各品系有自己的理想杂交模式,允许各品系在亲本品种的血缘比例上有所差异,以适应各品系的育种目标(特色)。

1980—1982年,各品系先后进行理想型杂种的自群繁育固定,同时进行多世代的群体继代选育。相继启动专题研究,如湖北白猪适宜营养水平与饲养技术研究、毛色与阴囊疝遗传规律与毛色测交研究、湖北白猪生长发育规律研究、新品群杂交利用比较试验等。并开始建立繁育体系。

湖北白猪I、Ⅱ、Ⅲ系经过六个世代的选育,Ⅳ、V系经过四个世代的选育,各品系主选性状都达到育种目标要求,遗传性能基本稳定,并初步建立了相应的繁育体系。1986年通过湖北省新品种鉴定,1988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湖北白猪是瘦肉型猪母本品种。5个品系各具特点,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性能较稳定,其中产仔数变异系数为5%~10%,日增重变异系数为4%-9%,瘦肉率变异系数为5%~6%,湖北白猪鉴定时,最后世代的平均近交系数为8%~11%(I、Ⅱ、Ⅲ、Ⅳ、V系分别为11.19%、9.08%、11.23%、8.02%、7.85%)。各品系体质结实,体型外貌基本一致。

(3)1982—1986年:另一项主要工作为边选育、边推广,进行生产考核,建立繁育体系。结合参加国家“六五”(1981—1985)瘦肉猪攻关项目“商品瘦肉猪生产配套技术和繁育体系研究”的全国大协作,优选出“杜湖”商品猪,并建立了相应的繁育体系。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 外貌特征 湖北白猪被毛白色(允许眼角和尾根有少许暗斑)。头中等大,嘴直长,两耳略向前倾或稍下垂。背腰较平直,前躯较宽,中躯较长,腿臀较丰满。四肢粗壮,肢蹄结实。乳头分布均匀,有效乳头12个以上。

2.体重和体尺2002—2003年华中农业大学测定了湖北白猪公、母猪的体重和体尺。结果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 繁殖性能 湖北白猪性成熟较早,母猪繁殖性能好、产仔多、哺育能力较强。母猪121~130日龄初次发情,7~8月龄初配,发情持续期3~5天。公猪120日龄具有性行为,8~9月龄、体重100kg左右初配。

湖北白猪培育后期(1984—1986)各品系母猪的总产仔数,第一胎I系最低,为9.25头,Ⅲ系最高,为11.33头;第二胎Ⅳ系最低,为11.48头[www.novmv.com],Ⅲ系最高为12.85头;第三胎Ⅳ系最低,为12.90头,Ⅲ系最高,为13.56头(表2)。

2002—2003年对湖北白猪的观察,29头后备母猪平均121.86日龄达初情期,发情周期21.6天。

2.育肥性能由于各品系猪的血缘组成有差异,各品系间的育肥性能略有差异。其育肥性能见表3。屠宰性能见表4、肉质性状见表5。

四、推广利用与研究情况

1

1986年鉴定后,继续进行各品系的繁育,并转人品系保持;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加速扩群推广利用。 以湖北白猪为母本与引进品种猪杂交有较好的配合力,杂种商品猪160~165日龄达100kg体重,育肥期(30~100kg)日增重700g以上,料重比3.0以下,胴体瘦肉率64%~66%。1983—1987年在湖北省累计生产“杜湖”二元优质商品猪14.17万头,其中出口12.8万头。1987—2000年共推广种猪2.6万头,生产“杜湖”二元以及三元优质商品猪近200万头。

在湖北白猪育成后,于1987—2001年期间,利用湖北白猪作为育种素材培育出3个有别于湖北白猪的新的品系:①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IV系(利用湖北白猪Ⅲ、Ⅳ系的系间杂种进行自繁选育形成);②湖北白猪Ⅵ系(利用湖北白猪Ⅱ、V系正反交产生的系间杂种母猪与丹麦长白公猪杂交再进行7个世代的杂种自群繁育而形成);③抗应激新品系(以湖北白猪Ⅳ系为素材,逐代淘汰氟烷敏感基因而形成)。

我国1987年发布了《湖北白猪》国家标准(GB/T4876—1987),2008年发布了修订的《湖北白猪》国家标准(GB/T4876—2008)。

五、品种评价

湖北白猪是我国自主培育的瘦肉型猪新品种,是生产瘦肉型商品猪的优良母本,具有繁殖性能好、肉质优良、生长较快、瘦肉率较高、能耐受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高温和冬季湿冷气候条件、易于饲养等优良特性。以湖北白猪及其品系为母本所进行的二元与三元杂交均表现出良好的配合力,特别是与杜洛克猪杂交效果更为明显。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