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生与诊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2-04-25|点击次数: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生与诊治

解智光1,李双林2

(1.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乐昌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山西临汾043400;2.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畜牧中心,山西临汾04340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7-0175-01

作者简介:解智光(1963 -),男,山西曲沃人,兽医技术员,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与诊疗方面工作。

实施动物重大疫病强制免疫工作以来,广大养猪户对重大疫病防控认识到位,但对一些常见的散发病容易忽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人在基层服务过程中,数次接触到了仔猪渗出性皮炎病例。该病主要发生于卫生消毒不到位、管理不细致的猪场,发病率和病死率都不高,但发病的仔猪生长发育缓慢,体质下降,容易继发肺炎、腹泻或肠炎等,直接影响仔猪的成活率,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经过几年的临诊治疗和综合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发病特点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油皮病”,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接触性皮炎,以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为特征。本病多发生在仔猪的哺乳期,大多数在出生后30天以内,最早的发生在仔猪出生后的第三天,35天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本病传染一般只是同窝仔猪直接接触,与其相邻圈舍的仔猪多不发生此病,属于散发性疾病。本病多发生于经营粗放、管理不善的散养猪户,舍内设施、卫生、环境等条件都不佳,而规模饲养户与规模大的养猪场,极少发生此病。本病的病原是葡萄球菌,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脓汁或者血液中可以存活2~3个月,加热至80℃的环境中30min才能将其杀灭,但煮沸可迅速致其死亡,一般的消毒剂也可以将其杀灭。

2 临床症状

发病仔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瘙痒,在眼睛周围、耳、腹部先出现潮红,眼观似用巴掌打过。1~2d后,该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裂口,裂口处积有渗出液,渗出液积多会向周围浸润、流淌。渗出液流到之处,会使完好的皮肤感染发红,不久发生裂口,且有液体渗出。渗出液与痂皮黏合,形成鱼鳞性痂皮,且有很强的热感,体温升高到40~41℃。这时仔猪患部不适和发痒,抖动耳朵,用前肢触及嘴部,寻找墙壁、围栏等以身躯蹭痒,导致患处有油脂状黄褐色液体渗出,并有特殊的腥臭味,仔猪全身呈黏腻感,被毛轻轻一拔即连同皮肤一起拔掉。由于有液体不断地渗出和体毛的干扰,破损皮肤结痂较慢,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继发败血症、肺炎、肠炎、脑膜炎等。至发病的中、后期严重渗出,导致仔猪衰竭死亡,病程短的3~6天即死亡[养殖网:www.novmv.com/]。

3 诱因分析

消毒不到位:葡萄球菌感染仔猪后,产生的皮肤坏死毒素是引起仔猪渗出性皮炎的最主要原因。葡萄球菌对不利条件有很强的抵抗力,于环境中能够存活很久,消毒不到位则易诱发本病。

驱虫不到位:仔猪感染疥螨后,引起痒感、炎症,同时疥螨会分泌各种毒素刺激机体。仔猪由于瘙痒会到处摩擦皮肤引起创伤,继发葡萄球菌等各种病原体感染,诱发本病。

环境卫生差:冬春时节温度较低,很多猪场为保温而忽略猪舍的通风,导致舍内湿度大、氨气浓度高,适合病菌和疥螨生长繁殖。猪舍卫生差,饲养管理不当,导致仔猪抵抗力下降,更易继发葡萄球菌、疥螨等病原体感染。

营养不全面:饲料中缺乏锌和维生素A会导致仔猪生长缓慢、皮肤角化不全和龟裂,诱发渗出性皮炎。

管理不到位:仔猪往往因为皮肤创伤,如断尾、断脐、断齿时消毒不彻底、仔猪打架、产床粗糙不平,部分仔猪吃奶时双腿跪在铁床上由摩擦而损伤膝关节等皮肤,感染葡萄球菌诱发仔猪渗出性皮炎。

4 治疗方法

发现病猪立即隔离或淘汰,然后对其污染的圈舍及环境用复合醛消毒药进行彻底消毒。饲料中增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猪群体质和抗病力。青霉素40~80万IU,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Smg,混合1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3天,配合维生素C治疗;或肌肉注射氟苯尼考,48h用1次,连用2~3次。口服葡萄糖、黄芪多糖,以补充能量,提高机体抵抗力。用温的生理盐水冲洗患猪全身,擦干后用红霉素软膏涂抹全身,每日1次。

5 预防措施

每周用复合醛消毒药进行彻底消毒2次;母猪生产时严格做好体表及环境消毒;仔猪断牙、断尾、断脐、打耳号、阉割等时要严格消毒,发现仔猪有伤口感染发炎,及时用碘酒涂擦消毒。按驱虫程序定期做好驱虫工作。新建猪场的产床比较粗糙,导致仔猪关节皮肤损伤明显,故对粗糙的产床应铺设垫料;对常打架的猪群要及时采取隔离和调圈处理。每日清舍,做好保温通风措施,保证舍内空气温暖而不污浊。采用营养全价饲料饲喂仔猪,适量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提高仔猪抵抗力。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