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及防控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及防控方法

韩紫轩,李金龙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哈尔滨150030)

作者简介:韩紫轩(1988 -),女,本科,在读硕士研究生,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治用生物制品的销售、技术咨询与服务。

通讯作者:李金龙(1976 -),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动物临床疾病防治。

1 流行病学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猪和病猪,且病毒能够通过水平传播,如呼吸道、口腔途径,也能够通过胎盘进行垂直传播。主要是哺乳期和育成期的仔猪容易发生,尤其是5~12周龄的仔猪,其中6~8周龄的仔猪最常发病,而哺乳仔猪基本不会感染。仔猪通常在断奶后的2~3天开始出现发病,猪群呈急性发病时,发病率达到4%~25%,死亡率s%~10%。该病包含多种不同的类型,且爆发阶段也不同,5~12周龄的仔猪主要发生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特别是断奶前后的仔猪更容易发生;哺乳期至生长发育期的仔猪容易发生猪皮炎肾病综合征,且一般为散发,偶有与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同时发生;哺乳期仔猪容易发生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偶有处于生长期或者育肥期的猪只也发生该类型。该病会对猪只的免疫器官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免疫机能和抵抗力降低,从而引起多种传染病的发生。猪群中还容易出现圆环病毒2型与伪狂犬病、猪瘟、蓝耳病、猪流感等混合感染的现象,导致病原体多元化,造成临床症状更加复杂化,加重病情,增加死亡数量。

2. 临床症状

病猪在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是表现出多系统进行性功能衰弱的症状,体质渐进性消瘦,体重下降,生长发育较差,皮肤与可视黏膜苍白或者黄疸,出现贫血,衰弱无力,肌肉萎缩,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交替发生下痢,还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紊乱。断奶仔猪的发病率通常达到50%左右,而死亡率甚至达到70%左右。病猪在临床中表现体温升高,精神较差,皮肤苍白,被毛粗乱,进行性消瘦,发育障碍,同时出现呼吸器官障碍的症状。体表淋巴结发生肿大,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非常明显,有些病猪皮肤和可视黏膜黄疸,出现下痢,嗜睡[养殖网:www.novmv.com/]。

3 病理变化

病猪全身淋巴结出现明显肿胀,外周淋巴结和内脏甚至肿大后的体积达到正常的3~4倍,切面呈白色,且比较均匀;肺部发生轻微的间质性肺炎,呈多灶性或者高度弥漫性,如同橡皮样坚硬;肝脏外观呈浅黄色到橘黄色,出现以肝细胞的单细胞发生坏死为特征的肝炎,发生萎缩,肝小叶间的结缔组织出现增生;肾脏出现轻微到严重的间质性肾炎,呈多灶性,个别甚至肿大后的体积达到正常的5倍,同时被膜下出现坏死灶;心脏发生多灶性心肌炎;脾脏稍微肿大,质地如肉样;在胸腺、扁桃体、脾脏和淋巴结常发生多样性肉芽肿炎症;胰腺、结肠和小肠也往往出现肿大以及坏死性病变。

4 诊断

该病可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结合病理变化,并进行实验室诊断,才能够确诊。

5 防控措施

猪圆环病毒疫苗含有较高水平的抗原,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且非常安全,能够有效抵抗病毒感染。据报道,猪只免疫疫苗后,该病的发生率、死亡淘汰率以及母猪产出后代仔猪的死胎率都明显降低,而增重率、饲料转换率、出栏率明显升高,同时初生仔猪成活率以及断奶时成活率也明显升高。对于仔猪,如果猪场感染数量较小,可在2~4周龄进行1次免疫即可;如果感染压力较大,则在2~4周龄进行1次免疫后,经过3星期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对于后备母猪,在配种前要进行2次基础免疫,每次间隔3星期,还要在产前3~4星期进行1次加强免疫;对于经产母猪要采取跟胎免疫,即首次要在产前6~7星期和3~4星期分别进行1次接种,之后只需要在产前3~4星期进行1次接种即可。

发现病猪后要立即进行隔离,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避免出现继发感染,并对严重的病猪及早进行扑杀,控制疫情扩散。病猪可选择肌肉注射适量的易速达、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瑞可新等药物采取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病情。病猪可肌肉注射黄芪多糖和头孢噻呋,连续使用3~4天。另外,可在病猪每吨饲料中添加1OOOg干扰素、1OOOg喘束治(主要成分是盐酸多西环素、酒石酸泰乐菌素)和500g溶菌酶,混合均匀后连续饲喂7~10天;也可在2000L饮水中添加1OOOg干扰素和300g多种维生素,连续使用7天。对于同场没有发生感染的猪群可采取疫苗免疫,每只肌肉注射1头份的猪圆环病毒病灭活苗,经过1个月后在进行1次加强免疫。另外,还可使用药物进行预防,猪群在没有进行接种疫苗时,在每吨饲料中添加400g替米考星和300g多种维生素,连续饲喂7天。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