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六要素【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六要素

申士林 安 生 (黑龙江省密山市承紫河乡畜牧兽医综合站 158300)

养猪市场有低潮,有高潮,波浪形起伏。猪肉美味可口,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猪肉也成为人们膳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养猪业。养猪业也成为影响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产业,但影响农户养猪赔本的因素很多,人们对如何因陋就简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方法多种多样。为了让大家在养猪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养猪生产更加规范、标准,下面我就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方面谈谈一点粗浅看法,供广大养猪户参考。

1 管理是手段

猪场是否有效益,是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合理的管理是重要手段。猪场管理不善,用人不当,成本就会大幅度提高,养猪成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猪场如果实现管理科学,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管理到什么程度才适合提高效益。我认为训练猪只定点排便、定点吃食、定点休息,达到合理的饲养管理、合理的运动和休息,这样就会实现充分发挥猪只生产性能的目的。

2 防疫是关键

生猪防疫影响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稳定,也牵涉到市场市场供应。因此,养猪过程中防疫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认识到猪的繁殖能力强,每头母猪每年可以生产2~2.5窝,每窝产仔12~16个,如果每窝保成活10头,每头母猪可年产20~30头商品猪。生长速度快,猪只从出生到体重达到100千克出栏需要时间不到6个月,而且饲料利用率高,饲养管理科学时料肉比可达到1∶2.6,所以家有万贯猪效益也要算,不但要算,而且还要靠养猪挣钱。这就要求在养猪的过程中,既要掌握娴熟的管理方法,还要了解猪只的生长发育规律,按着猪只的生长规律、生活习惯和发病规律等特点来进行饲养和防疫,这样才能降低死亡率,提高育成率,创造出比较好的养猪效益。

3 品种是根本

没有好的品种就不可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养猪过程中,品种是最根本因素。猪的品种决定着猪的生长速度、饲料消耗、猪肉品质和经济效益。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猪的杂种优势,来获取猪的最佳生长速度、最高饲料报酬、最短的生长周期和最好的经济效益。利用杂种猪的杂种优势,可使每头母猪每窝多产仔1~2头,饲料利用率提高10%~20%,日增重提高10%~20%,达到出栏体重时可提前10~12天,经济效益提高10%~15%。目前广泛用于生产中群众公认的大白、长白、杜洛克三元杂交猪,不但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耐粗饲,而且饲料报酬高,每头商品猪出栏时可节省饲料25~35千克。如果在猪群中三元杂交猪比例超过60%,将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4 饲料是基础

饲料是养猪生产的物质基础,饲料的营养构成要全价,(www.novmv.com)蛋白质饲料的供应要充足,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的供给应保证。能量饲料的供给要合理,避免浪费。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的添加要全面,避免缺乏后发生新陈代谢疾病。脂肪的构成比例也不可忽视,因为某些维生素的溶解需要脂肪,吸收才好。饲料在养猪的过程中成本降低,养猪效益就自然提高。

5 环境是要素

猪只健康成长和发育,应保证其生长的环境要优良,达到舒适的标准,主要保证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四个方面,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哪种措施,环境温度要保持在10~25℃之间,不能低于10℃,不能高于30℃,大猪最适宜的温度是18~21℃,小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差,刚出生时温度应保持在30~32℃,以保证其成活率。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75%之间,不能低于30%,不能高于80%。光照一般采取自然光照,如果环境过黑暗,需要补充光照,以免维生素D合成不足,造成小猪发生佝偻病,大猪发生骨质疏松症,同时猪舍的四周墙角和顶端要留有通风口,防止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造成猪只呼吸系统疾病。因此,猪舍建造原则是成本低廉、节能增效、生态绿色、低碳环保,从而利于猪只的生长发育,提高经济效益。

6 效益是目的

养猪的目的就是为了产生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在考虑因地制宜、因陋就简、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和预测养猪的市场需求情况,综合考虑,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发展规律来安排养猪生产。最好是瞄准市场规律,根据市场运作和需求,以销定产,这样才能提高效益。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