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仔猪红痢的诊断与治疗【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仔猪红痢的诊断与治疗

尹锡峰

(辽宁省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明阳街道办事处116422)

1 流行特点

仔猪出生7天以内容易发病,尤其是1~3天的新生仔猪易发生,有时2~4周龄及断奶仔猪也会发生。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最常见的是消化道传播。带菌猪排出的粪便中含有病菌,对哺乳母猪的垫料和乳头等造成直接污染,仔猪吸吮被污染的乳头或者吞人污染物,细菌进入到空肠内,然后侵入到绒毛上皮,沿着基膜进行增生繁殖,分泌产生大量的毒素,导致受损组织充血、出血和坏死。

2. 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是指仔猪在出生后24h内就会发病,往往会突然发生血痢,血样粪便沾满整个后躯,体质虚弱,不喜走动,很快就会发生死亡,甚至有个别仔猪没有发生腹泻而直接昏倒和死亡,病猪一般在出生后的当天或者第二天发生死亡。

急性型:一般病程能够持续2天左右,患病仔猪在整个病程中都排出褐色水样粪便,并混有灰色的坏死组织碎片,且体质逐渐衰弱、消瘦,通常在出生第三天发生死亡。

亚急性型:病猪一般发生非出血性的持续性腹泻,开始时粪便为黄色,质地较软,接着就排出液状粪便,似“米粥”样,并含有灰色的坏死组织碎片,机体逐渐消瘦和脱水,通常在出生后5~7天左右死亡。

慢性型:病猪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且持续时间超过1周,排出灰黄色黏液状粪便,有粪痂附着在肛门周围,生长停滞,体况逐渐消瘦,出生几个星期后死亡或者由于生长受阻而只能淘汰[养殖网:www.novmv.com/]。

3 病理剖检

由于该病的病程长短存在差异,导致病变程度和涉及范围也存在差异,其中空肠是发生病变的最主要部位,有时甚至能够扩散到回肠前部,但在十二指肠和胃一般没有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剖检病猪发现腹部明显膨大,脾脏出现肿胀,且呈暗紫色,有大量出血点存在于被膜下;心肌质地柔软,心内、外膜形成新鲜的出血斑;背部肌肉颜色较淡;领下以及腹股沟处的淋巴结发生肿大,切面非常湿润,形成大量出血点,表现出典型的浆液性淋巴结炎;肝脏表面存在大量的灰白色坏死灶,如同粟粒大小;肾脏表面凹凸不平,色泽较淡,存在大量的陈旧性出血点,如同针尖大小;肺脏出现塌陷;臀部肌肉与皮肤间充盈大量气体,触压患处发出捻发音;小肠内蓄积大量的气体,肠壁变得透明;大肠肠道内发生散在性出血。

取心、肾、淋巴结、肝、肌肉、脾组织制成常规石蜡切片,采取苏木精一伊红染色,然后进行镜检。发现肌纤维崩解、膨胀,纵横结构消失,为典型的蜡样坏死,肌浆均质染成红色,肌间间质组织发生水肿,并浸润有大量红细胞;心肌纤维也发生坏死,崩解;淋巴组织发生明显的充血和出血病变,尤其是大量的红细胞存在于淋巴窦中;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其中以小叶中央部位比较严重;肾脏出现脂肪变性或颗粒变性,肾间质内出现程度不同的水肿、充血,并且浸润有少量的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

4诊断

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并结合剖检变化等,由此初步诊断发生仔猪红痢。

细菌学检查:在仔猪发生病变的体腔、肠系膜淋巴结、肠黏膜坏死组织刮取渗出液,制成数张涂片,采取革兰氏染色,然后进行镜检。发现存在很多两端钝圆、粗而短的革兰氏阳性杆菌,一般可单个存在、成对或者呈短链状。

分离培养病原:在肠黏膜发生病变部位刮取坏死组织,并将其在葡萄糖鲜血琼脂培养基上接种。采取厌气培养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在37℃恒温条件下培养24h后,发现在平板上形成中心隆起的小圆形菌落,且不透明,呈灰白色,并有溶血环出现在菌落周围。选择单个菌落挑取进行染色,然后进行镜检,发现存在革兰氏阳性杆菌,形态与上面相同。

5治疗

仔猪产出后,要在没有吸食初乳前以及之后的3天,可单独投服青霉素,或者配合链霉素使用,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预防时每千克体重用8万IU,治疗时每千克体重用10万IU,每天2次。按每千克体重将0. 5~1. Og活性炭、40~160mg三甲氧带氨嘧啶、0. 2~0.8g磺胺嘧啶混合均匀后给病猪喂服1次,每天2~3次。按每千克体重将lg链霉素粉和3g胃蛋白酶混合均匀后给病猪喂服,每天1~2次,连续使用2~3次。如果病猪症状较轻,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燥湿健脾、凉血止痢,可使用白头翁汤,即含有1Og甘草,以及苍术、瞿麦、地榆、黄芩、白术、诃子、黄连、白头翁各20g,可供10只患病仔猪服用。每天服用1剂,用水煎煮2次,温度适宜后让其自由饮服或者灌服2次,连续服用3剂。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