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

于海琴 (吉林省柳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35300)

1 发病原因

应激性腹泻是指因饲养环境发生突变而产生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导致仔猪消化机能紊乱引起的腹泻。仔猪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并伴随体质下降,进而引起腹泻。另外,母猪本身的营养状况及母乳成分的变化也会造成仔猪腹泻。

1.1 饮水问题

饮水的压力过大,造成仔猪饮水不足也可发生腹泻,另外饲料霉变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毒等都能造成仔猪腹泻。

1.2 细菌病

黄痢在产仔季节常可使很多窝仔猪发病,每窝仔猪发病最高可达100%,以第一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病猪主要症状是下痢,粪便大多呈黄色水样,内含凝乳小片,顺肛门流下,其周围多不留粪迹,易被忽视。下痢重时,后肢被粪液沾污,从肛门冒出稀粪。

仔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初生仔猪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临诊症状排出浅红或红褐色稀粪,或混合坏死组织碎片和气泡,发病急剧,病程短促,死亡率极高。

白痢一般以严冬、早春及炎热季节发病较多。本病的发生与仔猪日龄有关,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以10~20日龄仔猪发病最多。病猪主要发生下痢,粪便为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呈粥样、糊状,有腥臭味,有时粪便中混有气泡。仔猪精神委顿,食欲废绝,消瘦,走路不稳,寒战,喜钻卧垫料或挤压成堆,如并发肺炎则出现咳嗽和呼吸加快。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5~6天即死亡。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者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特别是2~4月龄的仔猪多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潮湿、寒冷季节交替时发生率高。急性型多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体温升高至41~42℃,拒食,很快死亡,猪耳根、胸前、腹下等处皮肤山现淤血、紫斑,耳尖干性坏疸。后期见下痢、呼吸困难、咳嗽、跛行,经1~4天死亡。

1.3 病毒病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秋末至早春寒冷季节发病较多,不同年龄的猪都可发生,以5日龄的仔猪病死率最高,可达100%,成年猪较少死亡。仔猪突然发生水样剧烈腹泻,部分病猪伴有呕吐,吐出黄色粘稠乳块或不消化的食物,粪便为白色、黄绿色或灰色,混有未消化的凝固乳块。发病的后期,由于脱水,粪稍粘稠,病猪迅速消瘦、喜卧,行走摇摆,食欲停止,四肢下部、鼻尖等青紫,体温降至常温以下,1~3天即死亡。

轮状病毒病。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不愿走动,仔猪吃奶后迅速发生呕吐及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糊状,黄白色或暗黑色,脱水明显。初生仔猪感染率高,发病严重。10~20日龄的仔猪症状较轻,当环境温度下降和继发大肠杆菌病时常使症状加重,死亡率增高。病变主要在猪的消化道,胃内有凝乳块,肠管变薄,内容物为液状,呈灰黄色或灰黑色。

新生仔猪猪流行性腹泻的潜伏期为15~30小时,肥育猪为2天,自然感染可能稍长些。该病的主要临诊症状为水样腹泻,或者伴随呕吐。猪流行性腹泻病常以暴发性腹泻的形式发生在非免疫断奶仔猪或各种年龄的猪。病猪表现出呕吐、腹泻和脱水,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似,但程度较轻,传播稍慢,粪稀如水,呈灰黄色或灰色,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吮乳后。少数病猪出现体温升高1~2℃,精神沉郁,(www.novmv.com)食欲减退或不食,年龄越小,症状越重,新生仔猪常于腹泻后2~4天内因脱水而死亡。

新生仔猪感染伪狂犬病毒会出现大量死亡,临诊上新生仔猪第一天表现正常,第二天开始发病,出生3~5天是死亡高峰期,有的全群死光。同时,发病仔猪表现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昏睡、呜叫、呕吐、腹泻,一旦发病,1~2天内即死亡。15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本病后,病情极严重,发病死亡率可达100%。仔猪突然发病,体温上升达41℃以上,精神极度委顿,发抖,运动不协调,痉挛、呕吐、腹泻,极少康复。断奶仔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发病率在20%~40%左右,死亡率在10%~20%左右,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腹泻、呕吐等。

1.4 寄生虫病

球虫病、蛔虫、鞭虫、结肠小袋纤毛虫多以20日龄以上的猪较易发生。一般患猪呈慢性经过,仔猪多见肤色暗淡,被毛粗乱、消瘦、喜卧,粪便有恶臭。

1.5 缺铁性贫血

患猪一般在5~21日龄发病,精神沉郁,离群伏卧,食欲减退,营养不良,极度消瘦,可视黏膜苍白,轻度黄染,被毛逆立,呼吸加快,心跳加速,体温不高。消瘦的仔猪周期性出现下痢与便秘。另一类型的仔猪则不见消瘦,外观上可能较肥胖,且生长发育较快,2~4周龄时可在运动中突然死亡。

2 防治

猪群应加强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全价,配方合理,不喂发霉、变质、有毒的饲料,注意圈舍清洁卫生,减少一切应激因素,避免腹泻的发生。

对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等引起的仔猪黄痢、白痢、红痢等,妊娠母猪在产前用大肠杆菌单价或多价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通常在母猪产前免疫一次,也可以在母猪产前5~6星期和2~3星期各免疫一次,以保证初乳中有较高浓度的母源抗体。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调制饲料。做好仔猪饲养管理和防寒保暖工作。对发病的仔猪,首先应选择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做药敏试验后进行治疗。对于仔猪红痢要在母猪产前30天和15天各注射红痢菌苗5~10毫升。对发病猪应选择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做药敏试验后进行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坚持自繁自养,减少疫病的传播。严禁从疫区引进猪种,猪场实行全进全出的原则,按时对猪舍进行严格消毒,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发病猪场最好全群淘汰,彻底清洁和消毒,空舍2~3个月再引进健康猪。发病猪在隔离消毒的前提下,采取对症治疗。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使用,在治疗过程中可使用抗病毒药。

为防治球虫病,仔猪与成年猪应该分群饲养,保持圈舍清洁,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治疗可选用抗球虫药,如氢苯胍、莫能菌素等药物治疗。防治线虫病,应注意保持圈舍和运动场的清洁,舍内最好铺水泥地面。及时清扫粪便,堆积发酵。每年春秋两次定期驱虫,药物治疗可用丙硫咪唑、伊维菌素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由于肠蠕动加强,分泌增多,导致大量肠液、胰液丢失,钾离子、钠离子丢失、增多,液体在大肠段的重吸收作用降低或消失而引起脱水,电解质丢失及酸碱平衡紊乱。因此在消除病因的情况下,采取强心补液,预防脱水,维护心功能,解除酸中毒,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等治疗原则。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