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黄瓜靶斑病的有用防治措施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6|点击次数:
黄瓜靶斑病的有用防治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黄瓜靶斑病的有用防治措施 黄瓜靶斑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原物为瓜棒孢霉,所以也叫棒孢叶斑病,以往在我国各地都有报道,但并不十分严重。近年来,随着保护地种植的不断发展,病情逐年加重,已成为保护地黄瓜生产的重要叶部病害,并且可能对番茄等多种蔬菜造成为害。

黄瓜靶斑病多产生在黄瓜盛瓜期以后,先从中、下部叶子产生,在叶子正面形成黄色、圆形、凹陷斑点,反面水渍状,俗称小黄点病。逐渐扩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近圆形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病斑中央有一显著的眼状靶心,因此得名靶斑病。受到气温、湿度和黄瓜抗病性的影响,病斑大小、色泽、霉层会有较大变化,多数直径8-15毫米,湿度大时病斑正、反面均生淡灰褐色霉状物。病害严重时病斑相融合,叶子枯黄,茎蔓和叶柄上也会出现椭圆形的灰褐色病斑。

在田间黄瓜靶斑病容易被误诊为霜霉病或细菌性角斑病。鉴别时能够堤防以下特征: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的病斑边缘都呈现水浸状,早晨尤为显著。而典型的靶斑病病斑边界清楚;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的病斑扩展受到叶脉的制约,会呈现多角形,而靶斑病的病斑略呈现圆形(特别是发病初期期);湿度大时霜霉病斑在叶反面长出灰黑色霉层,比较稀疏,细菌性角斑病则在叶背溢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有白痕,靶斑病病斑正反面产生灰褐色霉层。另外,黄瓜上还可能产生由链格孢属或假尾孢属真菌引起的叶斑病或立枯病,由于防治技术相似,不必严格分辨。

黄瓜靶斑病能够随种子,包括嫁接南瓜种子传播,但更多的是病菌以分生孢子、厚垣孢子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滴飞溅传播。该病害为高温高湿型气传病害。昼夜温差大,结露时间长,植株衰弱,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靶斑病要采取以下措施:用55摄氏度温水浸泡黄瓜种子和嫁接用的黑籽南瓜种子30分钟;与芹菜、水萝卜、烟草、苦瓜或非瓜类作物轮作两年以上并堤防彻底清除田间病残株并随之深翻土壤;防止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量施用硼肥。浇水后堤防放风排湿,发病初期摘除发病叶片;发病初期及时进行化学防治。防治靶斑病的药剂不同于防治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能够选择的种类较多,包括广谱杀菌剂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百菌清,三唑类药剂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氟硅唑、戊唑醇,咪唑类杀菌剂咪鲜胺、氟菌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二甲酰亚胺类药剂异菌脲以及喹啉铜、阿米西达等。由于病菌很容易产生抗药性,所以要尽可能减少用药次数,轮换应用不同类型的药剂和应用复配药剂。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