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芦笋大量死株的原因及防治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6|点击次数:
芦笋大量死株的原因及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芦笋大量死株的原因及防治芦笋大量死株的原因及防治芦笋死株的原因如下:  1.芦笋性喜光照,2007年9-10月份,正值芦笋地上部旺盛生长、积累营养,为翌年丰产奠定基础之际,突遇多年不遇的连续阴雨天气,光照严重不足,致使芦笋生长停滞,营养积累减少,抗逆能力大大降低。  2.芦笋原产地中海东岸及小亚细亚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加上芦笋的根系发达,地上部叶片退化,变态的枝——拟叶细小,呈针状,蒸腾量很小,因此很耐旱,极不耐涝。数天的田间积水,就会导致根腐而死亡。芦笋种植后,连续生长多年,土地不能进行耕翻,人工采收,经常踩压,加上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土壤板结非常严重。特别是20厘米下的土壤透水、透气性极差。这不仅影响了根系的生长发育,减弱了吸收性能,降低了植株的抗逆性,而且在下雨和浇水后,水分不能渗到地下,在地表较长时间积水,很易因涝害而发生根腐死株。由于水分不能大量渗到地下,地表的水分很快蒸发,必须多次灌溉,不但增加了浇水用工,也增加了涝害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2007年9-10月份连续的阴雨是芦笋大量死株的主要原因。  3.芦笋在春季和初夏是收获季节,人们的管理较精细。到了秋季地上部生长旺盛,管理较疏忽,加上施用大量的氮肥,地上部的密度较大,影响了通风透光,这不仅降低了植株的抗逆性,也为病害的大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4.连续的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很大,使叶片的蒸腾作用近似停滞,严重地降低了根系的吸水作用,通过水分带到叶片的氮、磷、钾及锌、硼、钙等中微量元素也大大减少,因而枝叶变黄、焦枯、失绿等缺素症状明显发生,致使植株的抗逆性降低,为病害发生创造了条件。  5.在空气潮湿的环境中,褐斑病、锈病、茎枯病、枯萎病等病害严重发生,广大群众因为经常下雨,不能喷药,放松了病害的防治,加剧了病害的危害。  在上述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芦笋大面积干枯、发黄,最后整株死亡。  预防芦笋死株的措施如下:  1.早春结合浇水,施用土壤调理剂——免深耕,每亩200-400克,促使30-50厘米深的土壤疏松通透。这样不仅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加强吸收能力,还能提高土壤的蓄水力,下雨或浇水后水分迅速渗到土壤下层,地表面不存水,减少涝害的发生;干旱时,土壤下层有蓄水,不会发生旱害,减少了浇水次数,避免了在连续阴雨天中必须浇水带来的弊端。  2.连续阴雨天根系不能正常地吸收钾、钙、镁、铁、锌等金属元素,所以不能用土壤追肥的措施,而应每5-10天根外追施一次上述肥料元素,浓度为0.3%左右。通过叶面施肥,解决肥料元素缺乏问题。  3.阴雨天应每10-20天喷施一次植物生长调节剂——天然芸薹素硕丰481,促进光合作用进行,改善芦笋的营养生产状况,提高抗逆能力。  4.夏季追肥,应氮磷钾搭配施用,不可偏施氮肥,避免生长过旺。生长过旺的植株,应适当剪除部分细弱、病残的枝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  5.雨季注意及时排水,避免涝害。  6.阴雨天还应及时喷药,防止病害的发生。对于芦笋锈病、茎枯病、褐斑病、立枯病(枯萎病)、冠腐病、炭疽病、茎腐病、根腐病等病害应适当增施磷钾肥;收获时沿土表割除,将枯老病残体深埋或烧毁,并注意清除杂草;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发病初可用20.67%万兴乳油2000-30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8.75%杜邦易保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或杜邦抑快净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BO-10水剂1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3-4次。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