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稗子种植(水稻田里的青稗比较多,是如何形成的?能不能根除?)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07|点击次数:

提起青稗,不少水稻种植户都会感到头疼,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它很难防除,其实,青稗并不是一个官方名词,或者说它不是指的具体某一种杂草,而是一类杂草,这类杂草都是稗草,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很难防除,常规的药剂对其不起作用,刚开始,大家发现这类稗草比较青,所以称为青稗,随着近些年难防除的稗草种类增多,外形基本类似的,都归到了青稗,所以,只要一说地里长了青稗,并且面积很多的话,就“麻烦”了,青稗已然称为了打不死的稗草总称。

水稻田里的青稗比较多,是如何形成的?能不能根除?

有朋友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青稗以前发生的比较少,就是近些年来才开始慢慢增多,不禁让人有疑问,到底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小帮手个人认为有4种情况:

1、随着使用除草剂剂量加大,一些稗草的抗性逐渐增强,久而久之,常用的除草剂对于稗草的防效越来越差劲,而新型的除草剂还没有研发出来,就导致了“青稗”的发生,其实,稗草还是那个稗草,当防治不住后,大家把其归到了青稗的行列。

2、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水稻种植,按照气候以及生长环境等因素,南方和北方的稗草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两者属于不同的稗,但是,随着现在水稻收割机的普及,南方的水稻收割后,开往北方,接着收割北方的水稻,而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上面会携带一些稗草种子(稗草会随着水稻成熟,一起被收割),导致南方的稗草种类带到了北方,北方的稗草种类带到了南方,按照正常情况下,这两种稗草在当地的区域都好防除,但是,北方的稗草到了南方或者南方的稗草到了北方后,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就会有很大可能出现新型的稗草,而这些新型的稗草,常规的除草剂对其不起作用,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青稗,我们所说的难防除的稗草。

水稻田里的青稗比较多,是如何形成的?能不能根除?

3、种子流通也是一个原因,比如,某个地方本来没有青稗,但是从另一个地方引进过来的一种品种,携带的有青稗(有些种子除杂性做的不好,里面会携带),随后,青稗在该地方进行繁殖。

4、大自然的形成,有人说,任何事物都是大自然形成的,所以青稗也是如此,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大自然也会导致一些新物种的出现,而青稗就包含在其中,这个原因,可能我们看不到,因为需要很长的时间,不过也不能排除,但以上面两个原因为主。

了解了稗草形成的原因,很多朋友会关心用什么药剂防治效果较好,有没有能除根的除草剂?说到这,小帮手个人的观点,目前还没有哪些除草剂或者哪些配方,能100%保证除根,我们要做的,尽量抑制住其生长,如果真能防治住更好,防治不住,抑制它不影响水稻的生长也是可以的(由于每个地区或者说每块田地的情况都不一样,相同的配方所起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水稻田里的青稗比较多,是如何形成的?能不能根除?

氰氟草酯、双草醚、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应该是目前打稗草(包括青稗)常用的几个配方,放在以前来看,以上药剂单独某一个药剂,对于稗草的效果都不错,比如氰氟草酯单剂,防除稗草效果就可以,一亩地的除草成本也不贵;而近些年来,随着青稗越来越难防住,大家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二元复配(氰氟草酯+双草醚、氰氟草酯+双草醚、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等等)、三元复配(氰氟草酯+双草醚+二氯喹啉酸、氰氟草酯+双草醚+五氟磺草胺等等),甚至还有四元复配(氰氟草酯+双草醚+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等于把能用的除草剂全部复配到一块,就这样,田里的青稗防除效果还是一般,成本增加了不少(一亩地能20-30元),效果不尽人意,让人感到头疼。

水稻田里的青稗比较多,是如何形成的?能不能根除?

那该怎么办?这里小帮手给大家说一种办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步骤比较繁琐,是一系列,首先在播种时,进行清田,把田间剩余的杂草或者是稻株清理出去,减少一部分杂草种子,随后播种后,进行封闭处理(有朋友会封闭二次,这种办法建议还是要谨慎),接着进行苗后除草,在杂草(包括青稗)2-3叶时,喷打上面所说的苗后除草剂(氰氟草酯、双草醚、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根据情况具体选择复配药剂,这3个步骤下来,基本上对于青稗有一个好的抑制,也有可能会除掉,如果今年没机会试验的话, 明年可以试试。

水稻田里的青稗比较多,是如何形成的?能不能根除?

关于水稻田青稗形成的原因以及防治办法,小帮手就说这么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同时,也希望针对青稗,一些新型的药剂尽早研发出来,这样的话,就不用再为此“头疼”了。

看完后,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在下面评论处留言,大家一起来探讨学习。

我是农民的小帮手,了解更多水稻种植相关内容,可点击关注查看。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