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大棚藕带种植技术(今天,他们让你刮目相看)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07|点击次数:

明天(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我国,农业人口众多是基本国情,而让广大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是党中央最关心的事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他关心新农村发展、新农民培养,并提出:“要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到现在,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规模已经超过1400万人,其中有农民自身成功转型的,也有从其他行业转行当农民的,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加速涌现,为新农村建设和自己的幸福奋斗着——

今天,他们让你刮目相看


他们勤劳作、懂技术,让农民这个古老的职业焕发新春。

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

——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

丹丹,北大荒上的年轻女飞手。

今天,他们让你刮目相看

和父辈一样,丹丹成长在北大荒这片黑土地,因为飞防作业,她辞掉了城里酒店管理的工作回到了这里,用科技改变着古老的农业,塑造着新一代的农民。

从打药、除草到杀菌,一块需要打药的水稻田,少则打3遍药,多则需要打6遍。丹丹配药、换药、换电池、飞行、检修、测地都不在话下。喷洒作业高峰期,她每天早上3点多忙到晚上9点多,平均每天完成700亩地的作业量。

今天,他们让你刮目相看

丹丹说,她很喜欢这份农民的职业,虽然比在城里更累,但她觉得生活充实了很多,收入也多了。她还计划去读一读农业类的成人教育,学习农业技术,做一个跟父辈不一样的农民。

韩高科,湖北仙桃新“菜农”。

今天,他们让你刮目相看

2007年,考研失败的韩高科返乡创业,他捧着东拼西凑的10万元资金,在老家湖北仙桃郭河镇盘下80亩农田,开启了自己的“菜农生涯”。

带动农户成立合作社,搞订单农业,拉通产业链上深加工生产线,做自己的品牌。如今,他的藕带、藕片、四季豆等深加工产品,已经销往美国、以色列、日本和韩国,而新鲜的蔬菜则销往中国香港等地,年产值数千万元。


他们会经营、善管理,闯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生产之路。

将来还要引进职业农民,让大学生甚至是海归人才主动回乡务农,使得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在参加2018年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钟亮生,福建武平养蜂能手。

今天,他们让你刮目相看

钟亮生是一名退伍军人,2006年,他从父亲的手中接过养蜂的接力棒,走出了一条与父辈完全不同的养蜂之路。

他敢想也敢于实践,仅仅两年,养蜂规模就从20箱发展到200多箱。2011年,他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 + 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管理模式,向蜂农无偿提供技术支持,带动了更多的乡亲致富。

今天,他们让你刮目相看

2013年,钟亮生看到有人通过互联网认养菜地备受启发,他开始在基地用共享摄像头试水互联网蜜蜂认养计划。由于经营有方,钟亮生的蜂蜜靠着武平好生态、好资源,远销北京、香港等地,赢得较好的口碑。

许诗文,实验室里走出来的渔民。

今天,他们让你刮目相看

生长在江苏南通的临海小镇,大学毕业后的许诗文回到家乡,却做了和父辈不一样的渔民。

2016年,他引进水循环室内恒温养殖设备,进行“一蟹一盒”养殖,一期占地60多个平方米的“省地蟹楼”,相当于室外10-15亩蟹塘的养殖量,还让一年四季生产成为可能。2017年,许诗文与大连海洋大学等院校合作,新上棚架式工厂化鱼苗培育项目,6000平方米的温室孵化出的银鲫鱼苗,适应性强、品质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

科技帮他节约了成本,也解放了双手,在实验室里,他就能一览培育基地的概况。


他们勇奋斗、敢创新,让农民这个称呼更加有尊严。

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014年6月23至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

武花蕊,河南洛阳农民画师。

今天,他们让你刮目相看

平乐人自古就有种牡丹、画牡丹的传统。近年来,在河南省、市、县三级政府的扶持下,平乐村建设了牡丹画创意产业园区,把农民画家请到园区集中创作、交流,将他们的产品进行集中展示、经营,按照“公司+画家+基地”模式,打造了“中国牡丹画第一村”。

80后武花蕊原本是一名种地的农民,如今,画牡丹画不仅是她的爱好,更是她的职业和重要收入来源。她将锄头换成了画笔,将耕作地点,从田间移到了桌头。

如今,武花蕊还常常把自己的作品发微博、朋友圈,晒论坛,她还开了网店,加入到了“互联网+”创业大潮中。既打开了牡丹画的销路,也能让更多的人可以欣赏到自己的作品。

罗娜,河南信阳90后农场主。

今天,他们让你刮目相看

她是一位90后女孩,各种农用机械——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农用无人机等她都驾轻就熟。

六年前,她还对农业一无所知,在父亲的支持下办起农场。从此以后,经营农场就成了她最重要的事业,起早贪黑,在农场上倾注大量精力,土地的机械化操作,基本上都是她一人在做。

今天,他们让你刮目相看

经过几年打拼,罗娜的农场已从最初的两三百亩土地扩大到现在的1700多亩。她也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对农业有了更深的感情。她说,扎根农村奋斗,让她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感。

今天,他们让你刮目相看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农民也是新时代的奋斗者。

新型农民早就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精耕农业,繁荣农村,同时也让自己的青春在奋斗中出彩。他们的故事也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农业是大有奔头的行业,农民可以是一份体面的职业,农村实现振兴前景可期。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