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易县香菇种植基地(易县南款村的“庄稼把式”们)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07|点击次数:

□本报记者 丁咏静 李慧英 李卡

南款村有许多“庄稼把式”。村党支部书记陈宝强说:“我们村这庄稼把式可不是指会种庄稼,是说这批人鼓捣这片香菇大棚,像种庄稼一样得心应手。”

紫荆关镇南款村地处易县深山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清水秀,昼夜温差大,是种植绿色环保无公害香菇的绝佳场地。2012年,南款村被县里规划为“低温食用菌片区”,村里200多个香菇大棚是村民发家致富的基础,更成了贫困户的依靠。

“好的地方人家是好,咱们也不能被外地落下。国家要富强,咱们不能拖后腿!”陈宝强说。每天,陆续脱了贫的邱会、郑双林、王学东、王伦等人都会在香菇种植基地忙得不亦乐乎,培育菌棒的、修理大棚的、烧锅炉做饭的……组成火热的劳动场面。

7月中旬,虽已入伏,南款村还有些许清凉。温暖湿润的大棚里,一个个香菇菌棒摆放得整整齐齐,菌棒上冒出朵朵“小伞”,鲜嫩肥厚,散发着菌菇特有的香味。51岁的技术员邱会一边查看香菇长势,一边念叨起他的种菇经:“养菇就像养娃娃一样,别看它静悄悄的,却凉不得热不得,要一步一小心。灭菌不彻底、接种接不好都会导致全‘菌’覆没。看这成色,这茬儿准能出好菇。”

易县南款村的“庄稼把式”们

图为技术员在讲解种菇经

“一个棚一共3万个菌棒,半年能集中出5茬儿香菇。如果出的品相好,能卖7块钱一斤,一棚赚3万多块钱。”种菇7年,邱会已然成为村里种植香菇的“好手”,养菌、接种、转色、催蕾、出菇,样样精通。“早先日子不好过,家里连一袋白面都买不起,还拿过县民政局发放的10元钱临时救助款。”回想当初,他不断叹气,“越穷越琢磨怎么挣钱,可是有劲儿没处使,想干没资金。”2012年,村里开始种香菇,邱会先是自己承包大棚,小赚了一笔,后来又成为基地技术员,月工资3600元。加上妻子在大棚里打工的工资,俩人一年收入六七万不成问题。如今,家里已有两套房子,买了车,在县城还买了楼房。

“这小香菇给我们全家送来了救命钱!”因病致贫的郑双林评价道。2011年,老伴儿患脑瘤去世,看着尚未成年的一双儿女,53岁的郑双林一蹶不振:“这日子没法过了。”知道他做饭拿手,2013年,陈宝强安排他到香菇种植基地当厨师。每月3000元的固定收入,不仅解决了这个贫困家庭的温饱问题,还重新燃起郑双林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人也看着年轻了。“这几年舒心了,脸也舒展了。”每每谈起,他总是满怀感激:“有时候我们坐下来就念叨,你说党和国家怎么这么能?‘两不愁三保障’,犄角旮旯的事儿都替咱们想到了。如今,孩子们有学上,我也拿上了固定工资。”

2012年至今,南款村香菇种植基地以土地资源、劳务输出等方式入股,示范带动贫困户发展香菇产业,实行统一下种、统一管护、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实现抱团发展、共同发力。

种植技术的村民便在大棚里培育香菇,像邱会这样的技术员,光走出去给别人培训的就有六七个。他们不仅把村里的大棚搞得红红火火,还经常到阜平县、望都县等地进行香菇种植技术培训,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典型代表。“这批人拿起什么像什么,掌握技术后他们自己就是财富,不用担心返贫的问题。”紫荆关镇镇长张建军很有信心。

不懂种植技术的,村里也会依靠基地发挥他的特长:63岁的王学东要照顾卧病在床的老伴儿,空闲了便到基地维修大棚;71岁的王伦年老体迈,却把基地的锅炉房管理得井井有条……只要有一技之长,在这里便有用武之地。

如今,整个村都在围绕香菇产业转,村民不仅走上了致富路,村风也发生了变化。每天早上5时左右,家家户户都行动起来,村民陆陆续续走出家门去干活。王学东打工之余还会赶紧去放放自家的两头牛,他很自豪:“家家有活干,人人有钱挣,现在咱村根本没闲人!”

有了香菇这个“脱贫伞”,南款村的“庄稼把式”们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