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太子参种植(威海地区太子参高产栽培管理要点)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08|点击次数:

威海地区太子参高产栽培管理要点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双批七、四叶参、米参,是石竹科孩儿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以块根入药,味甘微苦,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其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症,具有抗疲劳、抗缺氧、抗应激、抗炎、抗衰老、增强免疫力及镇咳、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是常用滋补类中药。

太子参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江苏、山东、安徽和福建等省,山东境内昆嵛山上太子参野生资源丰富,而胶东地区是太子参人工栽培传统产区。威海、烟台产地的太子参外观较粗大,多糖和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高,威海产太子参的硒含量最高,药材品质得到业界一致好评。本文根据太子参的生态学特性,分析威海地区太子参农田栽培技术和管理要点,以期进一步探索山东地区太子参的科学栽培模式,科学指导太子参农田栽培取得优质、高产、高效的效果。

1 生物学特性

1.1 温度

太子参喜温和湿润气候,适宜气温为15℃,地温在10℃时缓慢发芽、发根,在10~20℃的气温下生长旺盛,当气温达30℃以上时,植株生长停滞。6月下旬植株开始枯萎,进入休眠越夏。太子参耐寒性强,在17℃的气温下可安全越冬。

1.2 光照

太子参喜温和、湿润、凉爽的气候,忌高温和强光曝晒。在山东地区可以和春玉米间作,玉米秆可起到遮阳作用。

1.3 土壤

宜选土壤理化性状好、疏松、透气、透水及保肥保水性能好、有良好团粒结构的壤土、沙质壤土地块种植。不宜选择低洼积水、盐碱地、过分黏重或过分贫瘠的土壤地块种植。

1.4 矿物质营养

土壤是太子参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中铵态氮、有效钾、速效磷及铅、铬、铜、锌及硼元素分布水平及配比情况对太子参植物地下块根的生长尤为重要。据调查,福建、山东等地太子参种植区域有效硼含量较低,在施肥管理中应适当增加硼元素的比例。硼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其能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在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成和开花结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5 水分

土壤水分不足可导致太子参产量减少或生长不良,易遭病害;但水分太大,畦面积水对生长也不利。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低于40%需喷水抗旱,高于80%要排涝。

2 栽培

2.1 育苗繁殖

2.1.1 种子采集与处理太子参是蒴果种子,成熟期不一致,蒴果开裂,种子自然脱落,人工不易采收。生产上一般可利用散落在地面的种子进行育苗繁殖,方法是在晴天把散落在地里的种子人工收集起来,用湿沙贮藏,湿度以手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宜。种子采后宜即时播种,或用湿沙贮藏当年秋播。秋播土壤要保持阴凉湿润,种子干燥久放不利出苗。

2.1.2 播种育苗山东地区在10月中下旬,将太子参种子1 份拌3 份细土,采用均匀撒播或条播的方式播种,每亩用种量4kg。条播是横向或纵向开沟,深度2cm,行距5~10cm,将种子均匀地撒于沟内,从旁边的畦面上客土覆土,以此类推,然后整平,覆土厚度为0.5cm~1cm。撒播是把拌土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畦面上,然后覆土1cm左右,以不见种子为宜,再耙平畦面,播种后必须马上覆盖麦草,厚度以2~3cm为宜,喷1次透水。为防止麦草被大风吹走,可以用尼龙网或玉米秸秆盖住,主要作用是保温、保湿,防止土壤板结。翌年早春种子发芽出苗,去除覆盖物,畦两边的作业道上套种春玉米,给太子参遮阳,使太子参安全度夏,秋季收挖作种参栽种。

2.2 种植技术

2.2.1 选地选择交通运输便利,有配套的水、电设施,排水条件好,远离污染源的地块;土壤以沙质壤土为佳,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pH5~6,前茬以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或蔬菜为宜。

2.2.2 整地将选好的地块施足底肥后深翻、旋耕2~3次,深度20cm,然后耙细整平,做高畦或平畦,南北向为宜,畦面宽1.4~1.5m,作业道宽50cm,整平畦面后待播。

2.2.3 移栽定植商品太子参大面积生产多采用块根繁殖,山东地区一般在10 月下旬到11 月上中旬定植。在留种田内边起参,边选种,边移栽。选择芽头完整、参体肥大、整齐无伤、无病虫危害的块根作种用。太子参的栽种方法有平栽和斜栽两种。要特别注意栽种深度,太子参有“茎节生根”的特性,栽种过浅时根多集中在表土层内,形成的块根小,侧根多而且密集,对生长不利,商品性差;而栽种过深则块根大,但发根少,产量低。

2.2.3.1 平栽作成1.5m宽的高畦或平畦,在畦面上开设横条沟,沟深5~7cm,然后将太子参种根头尾相接平放入沟内,株距5~7cm,芽头向上,一次放2 个种根,继续按沟距13~17cm再开一条沟,用开沟的泥土覆盖前一沟,覆土厚度为3cm,再摆种,以此类推。栽后将表土压实,不用覆盖麦草,将畦面整成弓背形。每亩用种根量60~75kg。

2.2.3.2 斜栽作成1.5m宽的高畦或平畦,在畦面上开设横条沟,沟深13cm。开沟后将种参斜摆于沟的外侧,株距5~7cm,种参芽头朝上,离畦面7cm,要求芽头基本位于一条直线上,也称“上齐下不齐”,然后按沟距13~17cm再开一条沟,将开沟的泥土覆盖前一沟,再摆种,以此类推。栽后将表土压实,不用覆盖麦草,将畦面整成弓背形。每亩用种根量40~50kg。

2.2.4 间作遮阳春季在每个畦的向阳侧作业道种1 行玉米,在夏季高温时玉米秆可为太子参遮阳,株距为15cm,一般每亩玉米产量500kg左右。

3 田间管理

威海地区的太子参3月份出苗,随之现蕾开花,4~5月地下茎逐节发根、伸长、膨大,6月份种子成熟,7月上中旬收获,每亩鲜参产量达500kg左右。

3.1 除草

威海地区太子参幼苗期杂草较少,一般用小锄头浅锄除草,封行后的大草可以人工拔除。种植面积大的可以在春天太子参出苗之前每亩使用除草剂异丙甲草胺100mL兑水喷施进行防除。

3.2 抗旱防涝

太子参喜温润,根系浅,怕旱,如遇气候干燥,土壤太干,则应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根部迅速生长。太子参怕涝,在雨季,田间有积水要及时开沟排水,防止烂根。

3.3 培土

在降雨过多的情况下,太子参畦面上的土层会因雨水的冲刷而变浅,影响太子参的生长及块根的质量,可以将畦沟内的积土铲起培到参根上,这样既可满足参苗生长发育的需要,又有利于排水。

3.4 追肥

追肥于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完成,以速效肥为主。可叶面喷施0.5%的尿素和微量元素或喷施25%的沼液。开花前后用0.2%~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叶面喷施,可以提高太子参的产量和品质。为减少肥料在喷施过程中的损失,有利于叶片吸收,应选择阴天或晴天的早晨和傍晚喷施。

4 病虫害防治

太子参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提高防治效果,禁止使用国家禁用农药。

4.1 病害

4.1.1 叶斑病叶斑病是太子参主要的叶部病害,4~5 月份发生。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将病株残叶集中田外烧毁;发病初期用1: 1: 200的波尔多液喷施防治,每隔15~20 天喷施1次,或用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500~600倍液喷雾防治。

4.1.2 根腐病根腐病是太子参主要的根部病害,4~6 月份发生。防治方法:注意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1000 倍液浇灌病株[吉山花瑶]。

4.1.3 病毒病病毒病即太子参花叶病。防治方法:选择无病植株留种,增施磷钾肥,防治传播病毒的蚜虫;最好是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取得脱毒种苗进行栽培。

4.2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采用毒饵诱杀,将90%的敌百虫或40%的甲基异柳磷拌入麦麸(麦麸炒香但不要炒糊),麸、水与药的比例为100: 10: 1,混合后均匀撒于太子参的畦面和作业道上;地上害虫(蚜虫、菜青虫等)采用吡虫啉700倍液或1%的苦参素1 000~1 200倍液叶面喷施,叶片的背面要着重喷施。

5 总结

太子参高产高效栽培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选地、整地、选择优质种子、培育健壮种苗、适时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入手进行科学栽培管理,才能实现太子参的优质高产。

威海地区太子参高产栽培管理要点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