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广西芦笋种植基地(调优结构 科学管理)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08|点击次数:

本报记者 蒙进煌 通讯员 徐柳彬

合山市启动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交通、土地、水源等优势,以龙头企业、能人经济带动,培育壮大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丰富产业扶贫发展模式,充分调动农户积极性,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增添新活力。

农业产业前期投入大、风险高,有的贫困户瞄准产业却不敢投入。2017年起,合山市出台以奖代补政策,实施“产业+就业”扶贫政策,不断强化产业科技支撑,启动龙头合作社、家庭农场提升工程,鼓励贫困户发展多样化产业,让产业产生联动效益,实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助力贫困户增收。

养殖肉兔是合山市的特色产业之一,位于该市岭南镇石村的合山市桂盛养兔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2016年,该市实施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完善政策举措,出台“万才返乡 共建小康”等一系列扶贫政策,为合作社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为发展模式,吸引岭南镇石村、古樟村共356户贫困户,每户以上级划拨扶贫资金1万元入股。

目前,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由成立之初的一个养兔大棚、年存栏肉兔2000多只,逐步发展成为年存栏肉兔2万多只、年销售肉兔6万余只、年产值达300多万元的广西大型肉兔养殖基地,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进行肉兔养殖,给贫困户提供种兔和技术指导并回购产品,让贫困户找到增收的门路。2016年至2019年底,贫困户共获得分红80多万元。

芋檬酸是合山市传统小食品,由于芋檬种植户缺乏种植技术,传统品种退化,品质参差不齐。截至2015年底,合山种植芋檬数量不足40亩。合山市爱美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广西农科院的技术,推广标准化种植,打造种植示范基地,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实现种植到加工一体化,给予种植芋檬的贫困户技术与管理上的指导,并保价回收贫困户的产品。2018年以来,该公司带动北泗镇300多名贫困户共同发展芋檬种植。

2019年11月,该公司芋檬种植基地由按天聘请工人改为分片包工管理,公司做好前期种苗工作后,将基地化整为零,分片给当地农户承包,公司按每公斤1.8元保价回收,贫困户中途只要自己支出肥料钱,就可获全部收益。分片包干后,不少贫困户承包了芋檬田,平时还能兼顾家里的田地。

生态养殖、科学管理、技术支撑,环环相扣,推动了芋檬酸产业的良性发展,也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渠道。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农户打消到外地务工的计划,纷纷在本地寻找就业机会。

“我们种植柑橘后,后续的施肥、除草、杀虫、修剪枝等工作都请周边的群众完成,其中大部分是贫困户,一个月大概请工20天,每天100元。”在合山市北泗镇灵台村,合山市北恒泉农业开发部股东之一莫万新说。

合山市北恒泉农业开发部租了村民300多亩荒地用来种植柑橘,每年每亩给村民700元;果园的管理用工,有效解决灵台村20多个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两项收入成为贫困户的主要家庭收入,助推贫困户脱贫摘帽。

合山阳光充足,常年温度在15℃以上,土地富含硒、氮、磷等元素,自然灾害少,有种植芦笋的先天优势。福建人刘万生看准这一点,成立绿丰种植合作社率先种植芦笋。绿丰的芦笋除了在本地直销,还运往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每天的订单多至600公斤,年利润达45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合作社吸纳49户贫困户务工,一个月工资1500元左右,入股合作社一年可以分红1000元,同时贫困户利用自己的土地种植,合作社免费教技术,回收芦笋,帮助贫困户摘掉了贫困帽,开辟产业扶贫新路子。合作社也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无公害芦笋生产基地”“广西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如今,柑橘、莲藕、火龙果、澳洲坚果种植,以及肉兔、黑山羊养殖成为合山市优势种养产业。全市在深入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中,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扶持当地专业种植大户、销售大户和致富能人;同时还以镇为单位,持续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