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葛根种植一亩利润(葛根·富根——会同县葛根产业调研随笔)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08|点击次数:

编者按:产业及产业园区的发展,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风向和标志,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实力的展现,更是一个地方为人民谋福祉的希望所在。产业的兴起和产业园区的壮大,对地处山区但交通优势日益显现的怀化来说,既是机遇,也面临挑战。如何发展符合怀化实际的产业,如何建设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园区,不仅事关一个地方的财税收入,更牵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福祉。2018年,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产业项目建设年”,摸清家底是为了更好地盘点现状、展望未来,《怀化人大》杂志2018年第二期《关注》栏目从多角度解读怀化产业和产业园区发展的现状,提出解决的对策与建议,目的是为了激发更多的人关注怀化产业和产业园区的发展,为怀化奋力实施“一极两带”和“一个中心,四个怀化”发展战略提供前行的能量和力量。

葛根·富根

——会同县葛根产业调研随笔

◇赵顺涛

葛:豆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块根肥厚圆柱状,叶互生,项生叶片菱状卵圆形,总状花序,腋生,蝶形花冠,紫红色。荚果长条形,扁平,密被黄褐色硬毛。是传统的中药材之一,主产于广东北部,湖北、江苏、江西、河南、湖南等地。9至10月开花结果,葛根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均可入药。葛根是中国卫生部批准的药食同源植物,既有药用价值,又有营养保健之功效。茎皮纤维供织布和造纸用。古代应用甚广,葛衣、葛巾均为平民服饰,葛纸、葛绳应用亦久。葛粉和葛花用于解酒。茎皮纤维可柠成绳索,块根含淀粉可制葛粉或酿酒。中国新石器时代使用这种植物的纤维作纺织原料。葛也是一种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被时光遗忘又被人记起的葛根

我对葛根的认识源于童年的饥饿,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父母将新鲜的葛根通过蒸煮抑或榨葛粉烙葛粑来填补我们兄弟姊妹饥肠辘辘的胃。漫山遍野,长在茅草丛中的葛,成了我们记忆中最美好的食物来源。嚼着蒸熟的葛根,不仅可以填饱肚子,也让满嘴生津,母亲用新鲜的葛粉煎烙出的金黄葛粑给我们兄弟姊妹的成长提供了足够的能量。那时候每到秋冬,放学后或者假期,我们兄弟姊妹都会扛着锄头,去山上挖葛根,改善粮食严重不足带来的窘迫生活。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在山上寻葛,乡亲们像土拨鼠一样,兴奋地在黄土地里寻找那些长得丰满的葛根,满头大汗,却不知疲倦,因为,希望与幸福,就在眼皮底下。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改善,当今的家乡,已经没有人挖葛,在不缺食物的今天,葛,已经慢慢被乡亲们遗忘。况且,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留守的老人已经担负不起挖葛的劳动重任,没有传承的手艺终会消失,家乡的孩子,大部分都不知道生长在他们房前屋后的藤草下,有曾经养育了他们祖辈父辈的葛根。而薯条、面包、辣鸡翅鸡腿等洋垃圾已代替当季的食物并成了他们的最爱。

时光在轮回中前行,人们对食物的追求也在发生改变,洗尽铅华之后就是返璞归真,当玉米、粟米、小麦等粗粮渐渐成为城市居民饮食的新宠,在乡下被当作猪草的鱼腥草渐渐成了人们嘴里的美味,无人问津的葛根,也日渐被捧上了“南葛北参”的仙位。由葛而衍生出的一系列产品开始成为人民津津乐道的美味佳肴。现在,无论你身处繁华的城市,还是荒凉的乡野,要想吃到葛根和葛粑,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你有钱,你也很难买到那些沾满泥土气息的真正葛根葛粉。因为葛根,深埋在沃土里,需要付出汗水和辛劳才能收获到。

从会同大山里走出来的湖南省张葛老葛根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崇华对葛根的认识经历与我一样,只是,在我与绝大多数人渐渐遗忘葛根的时光里,他却静下心来,用十多年的时间去潜心研究、精心种植葛,并将它作为余生奋斗追求的事业。在会同广袤的乡野,他用脚步和勤奋,用汗水与智慧,让更多的人开始重新认识葛根葛粉和用鲜葛酝酿出的葛根美酒。让400多户家庭不仅走出了贫困,走向了小康,也让他自己走出了人生的低谷,走出了一片灿烂的天地。

“葛老大”的人生

葛根·富根——会同县葛根产业调研随笔

张崇华的人生经历,是一个艰难前行却从不向命运折腰的奋斗者缩影。年轻时去湖南农业大学自费学习进修。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第二年头的1993年,张崇华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珠海景田农业务工,1999年返回怀化做区域经理,成功种植了怀化当时风靡一时的黑美人西瓜,并在会同县成立了西瓜协会,在怀化和珠海之间建立了西瓜产供销的渠道,成功将怀化西瓜出售到沿海城市,给怀化瓜农带来了稳定可靠的收益,而张崇华也由此积累数百万元的财富。

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冠军,有高潮就有低谷。2006年,一场席卷广东东莞的暴雨让张崇华从怀化运过去的西瓜都浸泡在水里,他此前积累的财富也化为乌有。面对人生的巨大挫折,张崇华没有向命运低头,他放下身段,再当打工者,在多家蔬菜公司担任技术高管。2010年,他进入湘虹葛业,与葛结缘。他没有想到,此后的人生之路,与在饥饿年代中救过他与无数乡亲生命的葛根“深度纠缠”,并由此成就自己的梦想与追求。

葛根·富根——会同县葛根产业调研随笔

2015年,湘虹葛业因为各种原因停产,此时的张崇华,已经处于“技多不压身”人生阶段。他回到家乡会同,延续曾经的东家丢掉的产业,深耕葛根产业的种植和深加工,成为会同葛根产业的领军人物。张崇华经营的湖南省张葛老葛根产业有限公司自营葛根种植760亩,年生产鲜葛250万斤,深加工葛根片、葛根丁100吨左右,年生产葛根酒2万斤。在他葛根种植基地长期务工就业的员工有49人,季节性务工的村民年均在5000人次以上。在带头种植并对葛根进行深加工的同时,张崇华根据大中型城市居民对鲜葛根的旺盛需求,积极构建销售网络,每年向会靖通三县种植户收购鲜葛500万斤,直接销往广州深圳等沿海一线城市,带动400多户村民种植葛根,按照每斤鲜葛1.5元至2元计算,可为当地村民增加近1000万元的收入。

为了壮大葛产业的队伍,在张崇华的带领下,会同、靖州、通道三县接边的葛根种植大户成立了松散型的张葛老集团和葛根种植协会,而在葛产业的舞台上,张崇华是坚定的舞者和不变的主角。一个产业就是一条道路,而这条路总要有人走在前面带路,推广、宣传、沟通、执行的重任都落在他的肩上,张崇华说自己愿意在葛根产业的前行路上做一个领头人,在达成乡亲致富愿望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在南方葛根产业领域,他成了名副其实的“葛老大”。

葛根·“富根”

“种一亩葛的成本种苗要650元,肥料600元,工钱需要1500元,总计一亩葛的成本在2700元至3000元之间。按照每亩均产葛根2000至3000斤,每斤1.5元至2元计算,按照这个价格进行浮动,每亩的毛收入为最少有3000元至4500元,最多可以达到4000元至6000元。在我的种植基地,最多一亩的产葛根8000斤,就算按照1.5元计算,也可达到12000元的收入。当然,能达到这个产量的很少,但我的葛根种植基地亩产都在3000斤以上。”

2018年4月16日,站在会同县林城镇岩头村自营的葛根种植基地里,享有“葛老大”美誉的湖南省张葛老葛根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崇华向我细算他种植葛根的经济账,如果单从种植的角度讲,受市场价格和产量的波动影响,每亩的纯利润在300元至2700元之间。张崇华说,对他自己来说,种葛有时候还会因人工成本的增加而产生一定的亏损,但是对农户自己来说,应该是一项只赚不亏的好项目,因为人工费用占据了种植成本的50%,一个家庭如果按种植5亩计算,一年仅劳务收入就可达7500元,加上种植的利润,纯收入可达9000元至20000元左右,如果这个家庭是贫困家庭,那么当年就可以脱贫,葛根实际上就是山区农民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富根”。

葛根·富根——会同县葛根产业调研随笔

张崇华研发的葛根系列产品

“销售不成问题,现在沿海城市居民对生态康养很重视,大家都希望能吃的健康,而葛根既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也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我们一运过去就马上销售一空。”张崇华说,自己的公司每年都向散种的农户收购鲜葛500多万斤,鲜葛处于供不应求的供销状态,而且自己的公司已与沿海城市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且自己经营的张葛老葛根产业有限公司已向深加工发展,公司已建立鲜葛加工生产线,可深加工葛根片、葛根丁、葛粉、葛根茶等十多种产品,特别是自己根据古法酿制的葛根花酒,上市后深受客户欢迎,其生产工艺已获得国家专利证书。公司已获得商标证、检验合格证、生产流通证,但因未建立标准化厂房而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春华秋实,天道酬勤。张崇华深耕葛根产业取得的业绩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目前,一家公司正在与其洽谈合作事宜,张崇华计划在会同县工业园集中区建立标准化生产线,建设标准化和智能程度较高的自动化生产加工线,改进传统古法酿制葛根花酒的生产工艺,实现向标准化生产工艺转变,争取尽快解决因为未达到标准化生产而未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问题。葛根深加工不仅将极大地解决葛根种植的销售问题,而且将数十倍提升葛根的附加值。

葛根·富根——会同县葛根产业调研随笔

根据古法酿制的葛根花酒

“现在我们有些种植户将鲜葛蒸熟到市场销售,一斤熟葛可卖7元,价格在鲜葛的基础上提升了四倍多,深加工后,价格远不止四倍多,就拿葛根花酒来说,我们二十多斤鲜葛可以酿制一斤酒,成本就是三十元至四十元,但是包装好的精品上等葛根花酒一斤的价格至少在500元以上。”对葛根产业的未来,张崇华充满信心,在农业领域摸爬滚打的几十年,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而这些经验又成为他洞察市场、判断市场提供了保障。在他看来,在生态环境优美的五溪大地,发展葛根种植,前景非常广阔,青山绿水,生态环保,让这里的每一个农产品都烙印上了“有机”两个字,如何擦亮和做强做大怀化生态农产品这块金字招牌,却值得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思考与探索。

葛根·富根——会同县葛根产业调研随笔

葛根·富根——会同县葛根产业调研随笔

葛根·富根——会同县葛根产业调研随笔

葛根·富根——会同县葛根产业调研随笔

制约葛产业发展的因素

张崇华一直致力于推广葛根种植,成立了葛根种植协会,他的公司向种植户先期提供葛根苗,但种种努力并没有掀起一股种植的热潮,在会同靖州通道三县,葛根种植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钳制葛根产业发展的难题非张崇华的一己之力就可以破解。

一是人的因素。没有青壮年的乡村,不仅让葛根种植无法落地,也严重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们请一个工一天的工资最少的要120元,有点技术的一天的工钱是200元,我们有时候拿着钱也找不到人做事,村里的青壮年都出去了,他们宁愿每月在城里拿着2000多元的固定工资,也不愿意回来打零工。加上有些乡亲小富即安,有吃有穿,也不想把自己搞得很累,有时候他宁愿呆在家里玩,也不愿意干重活苦活,而种植葛根是一项力气活。实际上,在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山区,农业生产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成本占去生产成本的50%以上。”张崇华在林城镇岩头村种植的葛根本应在秋冬之际开挖,但因请不到人做事,直到4月16日,才从会同县晒溪乡民主村找到6位老乡前来收葛,为了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还专门调来一台挖土机挖葛。“现在农村的年轻人既不会种,也不愿意学种田地,十年,二十年过后,我估计农村已没有人种田种地。”望着在田里做事的6位年龄在52岁至69岁的乡亲,张崇华一脸的茫然和惆怅。十年,二十年后,谁来种田地,不是这位现代农民杞人忧天的思考,而是一个严肃的社会命题。没有人的乡村,别说振兴,就连维持现状也许都难以为继。

二是资金的因素。种植葛根必须投入的硬成本仅种苗和肥料两项,就达1200元,如果一个贫困家庭要种植5亩,前期的投入就要6000元,如果没有外力的支援,这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就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文数字,即便有很多贫困乡亲想发展葛根种植,但不得不在“无米之炊”的现实面前选择放弃。张崇华认为,发展葛根产业,一方面既要依靠市场调动群众种植的积极性,因为发展任何农产业,都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没有市场出路,就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适度介入,通过建立产业引导资金和激励机制,为贫困家庭发展葛根种植提供必要的帮助,形成良性的家庭经济发展链条。建议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将葛根产业种植列入精准扶贫主打产业项目。“如果有需要,我们愿意在技术和种苗上提供帮助。”张崇华希望葛根种植产业能够发展壮大,因为自己的生产线一旦生产,就需要源源不断的葛根来“喂养”。而不稳定的种植现状,也是他不敢轻易上马生产线的原因之一。维持目前的现状,他至少每年有上百万元的纯利润,如果一旦启动生产线却没有葛根原料,那么亏损将成定局。

年过半百的张崇华依然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在劳作之余,笔耕不辍,每天都坚持写作,他撰写的《张葛老酒经》,从现实和科学的角度讲述神话故事,在张葛老花酒的粉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张崇华又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务实者,在现实面前,他选择行稳致远。

(本文刊发于2018年5月31日出版的《怀化人大》杂志第二期“【关注】产业及产业园区发展”栏目,作者:赵顺涛)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