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长沙无公害蔬菜种植(日子红|浏阳古港:壮大蔬菜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08|点击次数: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日子红|浏阳古港:壮大蔬菜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人民网长沙9月26日电 作为农业大镇,依托地域优势,浏阳市古港镇农业已形成蔬菜、水稻、花卉苗木、小水果四大支柱产业。作为长沙市重要蔬菜生产基地,该镇蔬菜年复种面积达2万余亩,产品在长株潭地区享有盛誉。

近年来,古港镇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产品流通合作社、蔬菜产业合作社等农产品种植、销售、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日趋健全,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强大动力。

智能水肥一体化助力农户增收

走进浏阳市古港镇三口村诚恳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道路两旁是成片的蔬菜大棚。棚内,丝瓜、苦瓜挂满了枝头,农民朋友们正在打开水肥一体化设备对200多亩蔬菜进行补水、增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今年合作社引进了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技术,一方面节约了大量人工,另一方面蔬菜还能提早上市,产量也比普通前些的提高了20%,价格自然也就提上去了,打破了以往原来靠天吃饭传统。

“过去200多亩蔬菜施肥,十几个人要一周才能完成,现在有了这个智能水肥一体系统,开关轻轻一拧,一天任务就完成了,又省事、又省劲。”合作社负责人汤继忠介绍,今年创新引进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不仅能高效的达到肥效,还能降低用工成本。“我们正着手打造无公害蔬菜基地,预计每亩效益可以提高了20%。”

水流带着肥料从几条主管道通往农田,像一根根“毛细血管”,为农作物输送“养分”。在古港镇三口村诚恳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准备为作物再次补充水分和营养的农户徐绩红,随手打开滴灌设施的阀门,10多亩的苦瓜再次汲取“能量”,让其再生第二春。

“我们今年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让养分、水分跟不上的农作物再次供肥、供水,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农户杨徐绩红说。

古港镇三口村新引进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将灌溉和施肥融为一体,把“浇地”变为“浇苗”,让农作物养分不断供,实现了水、人力资源的节约,为土地“增肥”,让农民“减负”,打造出“节本增效”的农业新模式。

合作社产销一体化带领农民致富

诚恳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种植面积达320余亩,是一家集育苗、种植、销售于一体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立足本地谋发展的同时,不忘带动当地百姓就业,为乡村振兴助力,古港镇三口村采取“公司 农户 市场”的经营模式,实现产销一体化,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蔬菜种植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路。村干部领办合作社,通过直接帮扶、技能培训、产业引领等帮扶措施,共吸纳村里12户困难家庭以农动力入社,吸收老年人劳动力就近务工100多人。靠着大棚里的“振兴蔬菜”,10多户困难家庭基本都实现了户均年增收3万余元。

今年48岁的卢义清是合作社的受益者之一。去年加入诚恳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了12亩蔬菜。2019年,他靠着种植蔬菜奔上了小康生活。今年,这些蔬菜能给他带来近8万元的收入。

“合作社给我们提供大棚,统一发放种子、肥料,还会提供技术指导。”卢义清说,采摘的蔬菜也由合作社统一装车,送往长沙销售。

卢义清对在家门口种菜养家感到幸福,不仅对在合作社里上班有了更多的归属感,更是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了希望。在这里上班,卢义清家走上了一条持续增收致富路。

“前一季的菜收上来,马上种植其它蔬菜,还能让我们村的菜提前上市、延迟下市,价钱也卖得更好了。”该合作社相关负责人汤继忠表示,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增产增收,诚恳种植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户实行轮作,依托多品种种植,不仅打开了外销渠道,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惠,让参与的村民一年四季都有收入。

接下来,合作社还将扩大规模,种植更多品种的蔬菜,在拓宽销路的同时,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在家门口富起来。

大力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描绘产业振兴画卷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古港镇仙洲村历来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也是浏阳市的老牌蔬菜基地,有着长沙市“菜篮子”的美誉。近年来,古港镇仙洲村支村“两委”始终把带领群众实现增收致富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作为群众致富的渠道之一。通过大力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搭建销售一体化平台,描绘产业振兴画卷。随着产业的落地见效,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

走进古港镇仙洲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宽敞的道路两旁一排排蔬菜大棚格外显眼,大棚上挂满了翠绿的苦瓜,长势喜人。1000多亩的蔬菜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新鲜蔬菜,并将最新鲜的蔬菜运往合作社,打包、装箱,搬运到货车上,一车车蔬菜在合作社前坪排着队等待装菜,发往销售市场,满足长株潭地区蔬菜供应需求。

古港镇虽然有着悠久的种菜历史,但随着社会发展,产业扩散,传统的种植方法,容易导致蔬菜质量不高,价格提不上,在市场上难以保持稳固的地位。

近年来,古港镇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将支部建在地基上,把专家请进来组织菜农培训,把菜农送出去到外地观摩取经。通过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培训和观摩,把大棚蔬菜种植新技术向全镇的菜农推广,推广之后,使得菜农们的蔬菜的产量、蔬菜的质量、种菜的效益得到提升,产业得到振兴。

仙洲村的蔬菜种植户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建起了1000多亩蔬菜大棚基地,不少村民从大棚种植中尝到了甜头。有着20多年蔬菜种植经验的熊定文就是其中之一。他家种植了10亩蔬菜,还负责收购附近种植户的蔬菜。统一销往长株潭地区,收入也随之翻倍增长。

“因为大棚种植可以提前上市,这个价钱好。以前,没大棚的露天种植,只能靠天吃饭,收入也就三四千块钱一亩,现在可以达到一两万,种植大棚蔬菜的队伍也越来越大。”熊定文感叹道。

大棚蔬菜种植的推广,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更增加了集体收益,壮大了集体经济。这让仙洲村这个经济薄弱村每年至少增加10万元集体收入。(张立)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