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有机蚕豆 种植技术(小蚕豆,助力我省产业扶贫)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09|点击次数:
小蚕豆,助力我省产业扶贫

蚕豆种植基地。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凭借着土壤适种、阳光充足的优势,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乡珠玉村种植的蚕豆远近闻名。特别是用沙子炒出来的蚕豆,是很多人难忘的当地美食。

不过,长期以来,当地一直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种植蚕豆,产量不高,如果遇到价格起伏较大的年份,种植蚕豆便赚不到钱,许多村民失去了种植的信心。

村两委班子调查发现,要依托蚕豆走上致富路,就要增加蚕豆的附加值,形成蚕豆深加工的特色产业。

2017年,在省农科院和州农科所的帮助下,蚕豆种子基地在沙珠玉乡珠玉等村建立了起来,以种业推进区域产业扶贫。2018年沙珠玉乡建立“青海13号”种子基地500亩(一亩≈0.067公顷,下同),配套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与当地老品种相比,每亩增加效益30%以上;2019年珠玉村“青海13号”蚕豆种植面积达1100亩,其它新品种种子繁殖近200亩。

“为了让我们掌握种植蚕豆的新技术,这两年,省上蚕豆产业平台的专家,还有州上县上农牧部门的专家和老师们,到我们村子里来帮助建立蚕豆繁种田,面对面地对种植户进行蚕豆种植技术培训。”村党支部书记韦强告诉记者。在蚕豆繁种基地建设中,珠玉村推行“科研院所+种子企业+贫困农户+种子基地”模式,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把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极大提高了村民种植蚕豆的积极性。

小蚕豆,助力我省产业扶贫

蚕豆联合收割机。

新品种新技术,让农民增收致富

蚕豆作为最重要的食用豆类之一,是粮、饲、菜、肥兼用作物,在粮食、饲草(料)、蔬菜和绿肥(固氮)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蚕豆是高原藏区的重要作物之一,种植蚕豆也是增加农牧民种植业收入的途径之一,种植1亩蚕豆的收入在1500-2500元之间,3亩地的秸秆可以饲养1个羊单位,每亩还可节省15-20元的氮肥。”青海蚕豆产业首席专家、研究员刘玉皎介绍。

2019年,刘玉皎带领团队在海拔3000米的共和县塘格木镇东格村,成功实现以早熟蚕豆“青海13号”以及全程机械化综合配套技术为核心的“蚕豆+青稞”轮作模式,建立示范基地2000亩,平均亩产量达300公斤以上,蚕豆秸秆产量每亩约100公斤,产值达1500元左右,较传统产业种植效益亩增收近500元。实施全程机械化使生产效率提高了20倍以上。

“去年,四川来的商人直接到我们家门口来收蚕豆,一亩的收入有1500元,比较种青稞等作物,每亩增收500元以上。而且蚕豆秸秆为我们的养殖提供了饲草,每亩饲草的产值在150元以上。我们村的种植面积会逐步扩大,今年我们村种植蚕豆至少5000亩以上。”东格村村主任、蚕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贾寿禄开心地说。

“去年,在省上蚕豆产业平台的帮助支持下,我们共和县铁盖乡和沙珠玉乡、兴海县曲什安乡、同德县沙沟乡、贵南县沙沟乡等藏区四个贫困县五个贫困乡,以‘青海13号’、‘青蚕14号’等蚕豆品种为重点,建立种子生产基地,以种业助力区域产业扶贫,建立蚕豆种子基地5000亩,实现经济收入500万元以上,带动农牧民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海南州农牧局局长宁发贵介绍。

作为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蚕豆岗位科学家,刘玉皎认为,全国蚕豆种植面积在1300-1500万亩,其中鲜食蚕豆占1000万亩以上,且全国“干改鲜”有增加之势,干蚕豆的产量与市场需求已呈现出“供不应求”局面,也给蚕豆产业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

刘玉皎表示,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优两高”战略和推进省部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的总体目标要求下,只要按“粮、菜、饲、肥”的功能实现蚕豆区域化布局,构建合理的轮作体系,调整优化区域种植业结构,促进蚕豆助力产业扶贫是可行的。

小蚕豆,助力我省产业扶贫

蚕豆机械化覆膜。

调结构,保障绿色发展

“海南州塘格木地区没有种植蚕豆的历史,也没有适宜种植的蚕豆品种,长期以来,轮作体系单一,土壤质量不断下降,‘青海13号’蚕豆试种成功,与青稞等区域优势作物轮作倒茬后,优化了种植业结构,相当于上了一茬农家肥,为后茬青稞稳产打下了良好基础。”海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许建业告诉记者。

据了解,青海省蚕豆产业平台首席专家、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育种岗位科学家,联合青海省蚕豆产业海南转化基地,于2016年开始试种早熟蚕豆‘青海13号’,并逐年扩大。该区域种植面积从2018年的60亩发展到2019年的2000亩,2020年有望发展到10000亩以上。

“可以说,蚕豆在海南州的种植,可以让本地的种植业结构得到全面优化,不仅种植效益显著增加,化肥用量还可以减少50%直到零使用;蚕豆秸秆还能做为保障秋冬季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优质饲草。蚕豆+青稞轮作模式已成为海南州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蚕豆种植为打造青稞品牌提供了物质保障,更契合国家绿色发展,减肥增效政策。”许建业表示。

尝到甜头的贾寿禄告诉记者,“我们这里一直种植青稞、油菜等作物,结构比较单一,为了保证产量,化肥施用量比较大,土壤肥力下降明显,连年种植青稞产量逐步下降。蚕豆在我们这里种植成功后,和青稞油菜倒茬,可以让庄稼的收成一直稳定。”

“为了较好地掌握饲草种植的方法及生长规律与特点,依托本地资源,建立高产优质人工草地,我们可以选择种植青贮玉米、燕麦和豌豆混播、饲用蚕豆(‘青海13号’)和藜麦等品质优良饲草种植,一方面保养土壤,另一方面也为畜牧业发展‘粮’草先行,提供在枯草期补饲用的青贮和青干牧草,保证家畜安全越冬、维持正常的畜牧业生产。”在省级蚕豆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互助县蚕豆种植基地,产业平台的专家们向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做着详细的讲解。

经过6年的发展,我省蚕豆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基地达13个,对接服务8个蚕豆示范县,逐步解决了蚕豆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并将技术展示在省级转化基地。

在刘玉皎看来,我省湟中、互助、乐都、循化等蚕豆主产区域实施“蚕豆+”轮作模式,以蚕豆机械化地膜覆盖播种一体化技术和“干改鲜”模式发展传统蚕豆产业,并进行技术升级和培育蚕豆蔬菜产业新业态;在海南州中低海拔地区,以培育和发展蚕豆种业为重点,并在高海拔地区或农牧交错构建“蚕豆+青稞”轮作体系,以品种和机械化为核心,以蚕豆生产改良和培肥土壤地力,推动区域优势产业和蚕豆产业“两高”发展,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兼高,助力产业扶贫。

“蚕豆+”轮作模式的成功,进一步促进了农田用养结合,在减少化肥使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程机械化,提升生产效率

“以前我们互助好多农民都不愿意种蚕豆,主要是劳动强度大,再就是没有太多时间操心,因为蚕豆种植是一个细活累活。现在机械化种植、收割,省心又省力,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种上几亩蚕豆。而且还能化学除草,不用趴在地里拔草,解放了劳动力。种出的豆子可以卖上好价钱,自家也能留着吃,还可以和别的农作物倒茬,收成都变好了。”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贵全告诉记者。

长期以来,因蚕豆的生长特性和缺少适于生产的机械,从种子加工、播种、管理至收获等各个生产环节,均为人工操作,机械化问题是制约我省蚕豆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蚕豆在全省现代农业体系中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蚕豆在现代农业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无论是养地、养畜、健康人类还是加工转化增效,均有较大的潜力。而农机农艺综合配套,全面实施蚕豆全程机械化生产,可以重新将蚕豆整合到现代农业生产系统中,构建科学合理的轮作体系,对切实有效落实‘减肥增效到有机肥替代’非常有利。”刘玉皎说。

从提高生产效率入手,我省农牧业科技创新蚕豆产业平台,积极致力于蚕豆生产的机械化,整合全省农机企业技术力量,研究改装适应于我省蚕豆生产的机械,实现了机械施肥、点播、覆膜一次性播种关键技术的突破。尤其是蚕豆生产实现机械化联合收割,成为国内蚕豆生产的一大亮点。此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将蚕豆生产成本每亩降低200-300元,生产效率提高20倍以上,对全省旱作农业区发展蚕豆产业、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作用。

据了解,我省蚕豆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经多年试验示范,选育了适于机械化生产的“青海13号”“青蚕16号”“青蚕19号”等籽粒均匀、结荚集中、成熟一致的蚕豆新品种。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获悉,蚕豆机械化生产被列为青海省蚕豆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十三五”重点研发攻关任务,蚕豆机械化种植和化学除草技术的成功,是蚕豆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最关键技术的突破,对全省蚕豆生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019年,我省在湟中、共和、兴海、互助、湟源等蚕豆主产区实施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收割和机械化加工,累计示范面积超过万亩。同时,制定了蚕豆机械化播种、机械化联合收割等技术标准。

据了解,“蚕豆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增效技术”、“化学除草节本增效技术”等三大主推技术以及蚕豆与饲草、蔬菜产业融合技术应用,已取得喜人效果。

目前,我省蚕豆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出3个适于机械化收割的专用或特用品种、8个专用品系;成功改制蚕豆联合收割机,并投入使用。研发出蚕豆蛋白肉、蚕豆青稞营养工程米、蚕豆青稞酱、蚕豆青稞挂面、蚕豆纳豆等5个蚕豆产品。蚕豆产业链不断延长,研发了休闲食品、罐头食品、蛋白食品等多个蚕豆食品,并在加工转化基地完成中试和扩大规模。

依托蚕豆产业,一个个曾经不起眼的小村庄迈开了产业振兴的步伐。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